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

一、概述

法国西北,科唐坦半岛东南,法国芒什省正中央,坐落着被称为“废墟之都”的圣·洛城,该城号称为芒什省的十字路口,是进出法国科唐坦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由此向西仅仅57公里,即可到达法国西北地区重要城市卡昂,而其南部78公里处,则是科唐坦半岛核心港口城市瑟堡。地处要冲的圣·洛城,也由此成为法国西北地区战略重心之一,在历史上历经兵戈。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1)

圣·洛城的地理位置

一般而言,枢纽性的交通要道在平年代,很容易因为货运和商业活动繁荣起来,形成大规模的城市,但在战争年代,这些城市又会成为交战各方优先争夺的焦点,成为战争之神最首要的侵害对象。为了能够更好地占据这些地点,防止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盘踞在这些要冲的古代统治者们,一般都会在这些地方建设较为坚固的城池。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2)

圣·洛、卡昂和瑟堡

也正因如此,历史悠久的咽喉城市圣·洛,其最早的统治者在城市选址的时候,就依托于维尔河流经此地的转弯处和附近的两条河流,修建了易守难攻的城池。

二、罗马时代至中世纪

公元前56年,罗马的统治者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大部分地区,而他的副将昆图斯·提图里乌斯·萨比努斯,也在同一年,击败了该地区的部落。为了巩固在这一地区的统治,罗马人开始在圣·洛地区修建城池,而此时该地区还未被称作圣·洛,而是被命名为布里奥韦雷,也就是威尔河上的桥梁的意思。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3)

古日耳曼部落的分布和迁徙

公元3世纪,强盛的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地处边陲的圣·洛地区逐渐被古日耳曼人的一支,萨克逊人所占领。占领该地区的萨克逊人,最早分布于北欧日的兰半岛南部地区,公元三世纪至五世纪,开始沿着北海沿岸向西南方向迁徙,占据了今天德国西北部的下萨克森地区,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上半叶,部分萨克森人与另外两支日耳曼部落开始向大不列颠岛迁居,并在8世纪左右,融合为了今天英国的主体民族盎格鲁-萨克逊人,而留在欧洲大陆的部分,则和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一起,成为了今天德意志民族的重要先祖之一。而这段民族的融合史,在二战期间,则成为了纳粹德国种族主义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4)

圣·洛城坚固的城墙

回到文章正题,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这片被称为布里奥韦雷的土地上,定居在此处的萨克逊人慢慢的接受了新的信仰,日渐荒芜的古罗马神庙,逐渐被基督教的教堂所取代。511年,一位名叫圣·罗德的主教定居在了布里奥韦雷,这位成绩卓著的主教在这里获得了极大地尊重,在其死后,为了纪念这位圣人,该地区的名称被改为圣·洛。在经历了古罗马帝国崩溃后漫长的恢复期之后,地处交通要冲的圣·洛逐渐的繁荣起来。但是好景不长,899年,圣·洛地区遭遇了一次大的浩劫,一队声势浩大的维京人来到了圣·洛城外,打算将圣·洛城丰富的物资和财富尽数收入囊中,此前依托坚固城池数次击退维京海盗侵扰的圣·洛城,这次显然没有那么幸运,早就垂涎于该城丰厚财富的维京人,采用切断水源的战术,最终攻破圣·洛城的城池。野蛮的维京人在将圣·洛城的财富劫掠一空之后,还将未来得及逃走的居民屠戮殆尽,并彻底捣毁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为了躲避维京人的侵害,这一地区的统治者不得不废弃这块土地,迁往更为深远的内陆地区,一直到1025年,才有另一位主教决心重新在地区重建教区,并开始了圣·洛城的重建工作。重建后的圣·洛城,再一次发挥了其交通枢纽的优势,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再一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5)

诺曼底公国疆域和主要城市

至1290年,圣·洛城已经发展成为该地区继雷恩和卡昂之后的诺曼底公国第三大城市。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圣·洛地区难逃厄运,成为了双方反复拉锯和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屋漏偏逢连夜雨,圣·洛城不仅经历了数轮战火摧残,还爆发了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战火和瘟疫的冲击之下,圣·洛地区再一次的衰落下去。1469年,圣·洛地区被取得百年战争胜利的法兰西王国并入到自己的版图之内,但圣·洛城并未享受到和平所带来的红利,反而在十六世纪后半叶,又被卷入到长达三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之中,社会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至17世纪中叶,疏于维护的圣·洛城城墙,在三十余年的战乱之中之中开始崩塌,圣·洛城开始处于被彻底废弃的边缘。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6)

十九世纪中叶,圣·洛城的风景画

十五世纪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日渐强盛的法兰西帝国也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海洋探索之中,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城市逐渐的繁荣起来,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圣·洛城作为连接科唐坦半岛最北端重要港口城市瑟堡与巴黎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才又一次迎来了重生的转机,但由于法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圣·洛城却再也没能恢复自己作为该地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的地位。

三、二战时期至战后重建

19世纪之后,法国所要面对的主要威胁,已经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自己东部边境,法国人最终未能遏制普鲁士人的崛起,兴盛起来的普鲁士以及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将战火燃烧到法国东北部的大片地区,而法国西北部的圣·洛地区,反而由于距离主要战场较远,并未遭受大规模的破坏。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7)

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是德国1940年攻占圣·洛地区的主力部队

1940年5月,法国战役爆发,看似强大的法国和英国,面对着德国忽然亮出的利爪,居然毫无招架之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两个国家的主力部队,就德国被包围在法国东北部地区。甚至是取得如此炫目成就的纳粹高层,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成功,谨慎的纳粹战争决策者,为了防止自己宝贵的装甲部队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强令这些装机部队停止在敦刻尔克包围圈的外围。6月5日,在敦刻尔克外围区域,目送着大批英国和法国士兵登上返回英国渡轮的德国第7装甲师,接到了新的作战指示,要求其向西挺近,夺取法国西北部的中心城市雷恩,接到命令的第7装甲师,在憋了一肚子闷气的隆美尔的指挥之下全速推进,仅用了2天时间就推进了100余公里,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作战目标,随后该部队转而向西北方向进取,直接包围并俘虏了法国第9军第51高地师的1万余名官兵。6月17日,第7装甲师接到了夺取科唐坦半岛最北端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瑟堡的作战命令,该部队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夜间,就迅速占领了通往瑟堡的必经之地圣·洛城。圣·洛城的人民由此开始了悲惨的亡国奴生涯。骄横的德国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狠狠的羞辱了圣·洛城的居民,在一片反对声中,将城内的两座著名的雕像,推倒运走,作为战略物资铸成了大炮。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8)

二战期间,德国人在圣·洛地区修建的地下工事入口

1943年,面对着进一步胶着的战事,德国不得不在战略上考虑来自大西洋方向的威胁,3月,心神不宁的纳粹高层最终决定在圣·洛地区修建地下工事,然而此时德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已经到了一个十分紧张的地步,根本无力在圣·洛地区承建如此庞大的工程,拖沓的工程进度一直到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仍然没有完工。而建设军事工程的劳工和圣·洛地区的居民也对纳粹的统治早已心存不满。1944年1月,一名德国士兵在这一地区被射杀,作为报复,德国人不仅逮捕了数名当地居民,还没收了居民手中的照相机和收音机。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开始在圣·洛地区实行宵禁,并关闭了该地区的剧场和酒吧等人员易于聚集的场所。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9)

盟军的轰炸,毁灭了圣·洛城大部分的城区

1944年6月6日,盟军展开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为了限制德军在这一地区的机动能力,作为芒什省交通枢纽的圣·洛城首当其冲,成为了盟军战略轰炸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在1944年6月6日当天夜间,大批盟军轰炸机就展开了对圣·洛地区的密集轰炸,持续的轰炸一直持续了一周时间,彻底瘫痪了圣·洛地区的电厂和交通。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10)

圣·洛战役期间,医疗兵正在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圣·洛地区的地面战斗于1944年7月7日打响,作为德国在科唐坦半岛最为重要的军事调动中心,不甘将此处战略要地拱手相让的的国守军,为了击退盟军的进攻,将盟军牢牢锁在诺曼底地区,于7月17日,也呼叫了自己的空军,对圣·洛地区展开了轰炸,德国人的困兽犹斗并不能挽救自己在战场上失败的命运,7月19日,美国第一集团军第19军,最终击溃德国第352步兵师和第2空降军第3师的防守,占领了圣·洛城。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11)

被夷为平地的圣·洛火车站

当盟军最终在圣·洛地区巩固了战线的时候,90%的圣·洛地区已经被夷为平地,1100余名普通市民也丧生于战斗过程中的轰炸和炮火之中,一名进入到圣·洛城美军士兵,甚至说道到:“我们一定是刚把这个地方从地狱里解放出来”,圣·洛城此时已经成为法国作家口中名副其实的“废墟之都”。清理废墟和尸体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44年10月份,面对着已经被彻底毁掉的的家园,圣·洛地区的官员和部分居民甚至萌生了彻底废弃该城另谋新地的想法。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12)

法国作家将圣·洛城成为“废墟之都”的文章原文

故土难离的圣·洛居民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自己满目疮痍的家园,1945年4月,圣·洛城的重建工作开始了,在大量捐献物资的支撑之下,大量的临时住宅被建立了起来,1948年,法国总统朱尔-樊尚·奥里奥尔参加了重建圣·洛城的奠基典礼,并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而作为对圣·洛城实施毁灭性轰炸的补偿,美国方面也决定在该地区援建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二战地图硫磺岛(二战历史地理资料汇编)(13)

重建圣·洛城的第一块奠基石

同年6月2日,为了表彰圣·洛城在二战期间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圣·洛城被授予了法国荣誉勋章之城的称号,1953年,圣·洛城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并逐渐发展成为芒什省的第二大城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