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父母辛苦养孩子,除了指望他们养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盼望子女成器,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特别一些名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那是非常上心,从小悉心栽培。奈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子女未来并非以父母意志力决定。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1)

晚清末年的四大名臣张之洞。一辈子清正廉洁,对国家有重要贡献。不想子孙不孝,63岁生的宝贝儿子,日后竟然成为汉奸,让张之洞背上一个“教子无方”骂名。

张之洞赫赫有名

张之洞在清朝末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齐名。那时祖国大好河山被洋人侵略,百姓日子很苦,让他看着心痛。想要通过努力,拯救这个“国家”,哪怕没有完成预期目的,最起码人生无愧。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2)

当然他有这个资本,从小被家族精心教育,天赋挺高。13岁就已经读完四书五经,14岁就参加乡试拿下第1名,获得秀才,让当代人称赞。虽然他学问挺好,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入仕挺晚的。27岁才去参加会试,正式进入官场。

虽然参加考试时间有些晚,但是成绩相当高,是慈禧太后亲点的探花郎。相对于曾国藩,李鸿章,他早期主要在教育部门当官。1880年被提升为翰林院,随后跳槽到其他部门,成为一名干吏。后山西发生混乱,张之洞被委任为山西巡抚,负责平定当地。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3)

那时山西贪官挺霸道,大肆掠夺百姓民脂民膏,官场一片混乱。随着他的来到,山西很快迎来改变,大力选拔贤才、训练军队,清除不法之气。面对外边侵略者,主张坚决反击。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以两广总督的身份来到广州,负责击退来犯之敌。虽然没有保住广州,但是这份爱国精神值得肯定。

晚年生下一个老来子

事实上晚清政府官员,大多数都是不作为,抱着得过且过心态。这些人心中,张之洞算一股“清流”,一心想要报效国家。还参与洋务活动,筹建铁厂、织布局,算得上是难得一见好官!这人一辈子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奈何子孙不孝,难免污了他名声。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4)

3岁那年张之洞生下一个儿子,本该当爷爷年纪,突然间再度当爹。内心自然很高兴,还给他取了一个好听名字-张仁蠡,希望他日后有成就。对于小儿子他给予厚望,花费很大的精力栽培,希望能够成为国家栋梁。张仁蠡小的时候十分聪明,学习速度很快,如果老头子继续辅助,没准未来会成为一代清官。

不过还是抵不住人生沧桑,1909年张之洞去世,张仁蠡失去很大“靠山”。当时的他只有9岁,犹如天塌了一般。父亲去世意味着张家的败落,在没有父亲庇佑下,张仁蠡人生注定坎坷。幸好哥哥们对他还不错,养一个9岁弟弟不算难事,把他抚养长大。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5)

哥哥把他“引起”汉奸

虽然哥哥们在物质上帮助小弟弟,但是在事业上,没有太大帮助。毕竟他们不像父亲那样“能量大”,哥哥们只能保让他生活无忧,帮他谋到一个小的差事。想要取到他们那样成就,几乎很难做到,未来想要出人头地还得靠自己。

张仁蠡有一个劣势,他父亲去世的早,无法像哥哥那样出国留学,影响事业的发展。在他没有形成价值观情况下,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颇大,哥哥张仁乐对他有不小影响力。张仁蠡最后走上歪路,此君“功不可没”,自己是一个汉奸,还把弟弟“领进来”。这位年轻曾经去日本出国留学,那时日本经济十分发达,对日本产生很大兴趣。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6)

等到留学归来之后,对日本盲目的崇拜,骨子里“变成”日本人。没有老头子张之洞的严格管教,张仁乐不务正业,做官期间经常搜刮“民脂民膏”。华北事变后正式投靠日本人,出任“伪满洲国”外交大臣,觉得无限的风光。还把弟弟推荐给日本人,让他负责日本人管辖下武汉。

为了不辜负日本人“信任”,张仁蠡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短短几年时间内,“对华功绩”那是相当高。短短几年之内在哥哥帮助,还有日本人提拔下,官职那是一升再升,算是彻底“坐稳”汉奸。为了讨好日本人,还将武汉的时间设置为东京时间,让人十分不齿。对于张仁蠡来讲,虽然世人都骂他,自己并不觉得丢人,反而很享受当汉奸带来的特权。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7)

东窗事发被判死刑

在武汉还设立亲日学校,试图想要“奴役”华人,日本人对他表现很满意。借助于日本人“势力”,张仁蠡混的越来越好,做出好多损害国家利益事情,丝毫任何愧疚之感。这让不少人更想起他父亲,一辈子努力经营,只为让国家摆脱被列强“欺负”命运。没有想到子孙后代辜负理想,两个儿子去当日本汉奸走狗。

如果张之洞在天有灵,恐怕非要气晕过去,恨不能手刃两个不孝子。为了继续向上爬,他投靠了汪精卫下,继续做着卖国勾当。继续利用手中权力,做着“损害中国”行为,明明自己吸食大烟却严禁别人吸着大烟,周边人都以为张仁蠡本人痛恨鸦片,却不知道他是为了迷惑假象。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8)

当官期间张仁蠡积攒大量的资产,想着退休之后,靠这些钱过生活,却不知道他“后路”早就没了。日本人投降之后,他哥哥前往日本躲过一死,对于弟弟就不管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汉奸,进行公开的审理,张仁蠡难逃惩罚,1951年被执行枪决。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晚清名臣张之洞)(9)

小结

世人总说老来子有福气,这么大岁数有孩子,难免会多疼一会。但是要考虑,除了给予充分物质条件,还要注意他的教育。但是考虑到父母年龄,难免有些现实,出现问题那是常有的事。张之洞那么爱国,小儿子如此行为,真是丢尽父亲脸。对于后人来讲,相信会有很大启发,教育孩子真的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