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1)

在“战国七雄”中,楚国原来可以说是个巨无霸,连齐、秦这两个大国都惧怕它三分,只是由于后来历代楚王和大臣的神操作,才使楚国变得越来越弱小。那么,历史上的楚国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呢?有的!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当是时,楚复强”。这段记载明摆着就是要告诉我们,楚国翻盘的机会来了!然而,事实却是复强后的楚国在春申君黄歇死后十五年就被秦国给灭了,翻盘的梦想也就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得从春申君相楚说起。

春申君黄歇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虽然以养士闻名,但他真正的本事却是自己的辩才。

楚顷襄王当政时,楚国已完全处于被秦国吊打的状态,史书的记载是,“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也就是说,在秦国的打击下,楚国不得不靠迁都来避祸。可就这样秦国还不算完,又计划派白起带兵联合韩、魏两国一起攻打楚国。

一个秦国,楚国都招呼不过来,更别说再加上韩、魏两国了。就在这事关楚国存亡的紧要关头,楚顷襄王派黄歇出使秦国。黄歇也不辱使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一番游说,不仅使秦国放弃了攻楚的念头,而且还与楚国结为盟国。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2)

在那个时代,要想结为盟国可不是仅凭一张嘴说说而已,而必须得实实在在地派出自己国家的重要人物去别国做人质才行。楚国往秦国派出的人质就是太子熊完,而陪伴太子熊完的正是黄歇。

黄歇和太子熊完在楚国一呆就是好几年。他们虽然身在秦国,心却时时惦记着母国楚国所发生的一切。当他们听说楚顷襄王病重的消息后,便打算赶快回去——熊完虽是太子,可当老爹归西时,如果自己不在楚国,楚王的宝座难保不会被老爹的其他儿子所霸占。可问题是熊完现在是人质,想回楚国,得秦国同意才行。怎么办?黄歇决定找太子的好朋友、秦国的相国范雎求求情。

黄歇对范雎说道:“现在楚王病重了,由谁来继承王位已到了关键时候。熊完虽是太子,可如果秦国不让他回楚国,楚王的宝座就会被别人给抢了去。到那时,太子在咸阳就是个无用之人。现在如果秦国让太子回去了,将来他当了楚王,对秦国一定会感恩戴德的!”

范雎听黄歇说得有理,就去给秦王汇报。秦王却认为应该让黄歇先回楚国探听一下消息再说。

眼看着太子熊完通过正常途径回不去楚国,黄歇便决定让太子化妆成车夫,先偷偷跑回楚国,而自己拼得性命不要继续留在秦国来为太子打掩护。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3)

就这样,太子熊完偷跑回楚国后,顺利继承了王位,史称楚考烈王。而黄歇在秦相范雎的帮助下,也死里逃生回到了楚国。继位后的考烈王不仅让与自己患难与共的黄歇为相主持国政,而且还封他为春申君。

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执政者,上台后都想把自己国家给治理好,只是个人能力有大小,有的人治理着治理着,就把国家给治理得衰败了。考烈王和黄歇这一对患难君臣,执掌楚国大权后,当然也想把楚国给治理好,因此上,是有时机就跟秦国开战,有机会就扩大地盘。

楚考烈王四年,秦赵长平之战结束,虽然赵国大败,40多万士兵战死,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秦国的国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因此上,当第二年秦国围困邯郸,赵国到楚国求救时,考烈王把握时机果断派春申君黄歇率兵救赵,解了邯郸之围。楚考烈王八年,楚国看看在西边打不过秦国,便派春申君黄歇率兵向北进攻灭了鲁国,把楚国的地盘扩展到淮北泗水流域,来了个西边的损失北边补,使楚国又一次扩大了地盘增强了实力。也正是因为楚考烈王和春申君黄歇的这一系列振兴楚国之举,才让司马迁在《史记》中作出了“楚复强”的判断。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4)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秦国最后灭韩、魏、赵、燕、齐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可在灭楚时,却费了很多周折,单单是李信伐楚,20万大军就近乎全军覆灭。楚国之所以如此难被秦国扫平,人们都认为这与楚国在考烈王时期的励精图治有很大关系,而楚国励精图治的功臣当然要属楚相,也就是令尹春申君黄歇了。

那么,楚考烈王如此重用春申君,春申君也相楚二十五年,为什么却不能最终使楚国强大到彻底逃脱被秦国所灭的程度呢?其实,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楚考烈王与春申君,君弱、臣强的君臣关系上。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有这样的君臣关系,就注定这个国家强盛不起来。这可是楚考烈王的好朋友、秦国的国相范雎的论断。

范雎也是个多灾多难之人,他从魏国逃到秦国后,虽然得到了秦昭王的重用。但此时秦国的大权却并不在秦昭王的手里,而是分别由秦昭王的母亲和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把控着,属于典型的君弱、臣强的君臣关系。这些大臣从表面上看,好似都是在为秦国的富强而打拼,可实际上他们却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所有的决策都是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出发。在这样的形势下,范雎敏锐地意识到,这样的政治格局,秦国要想强大是不可能的,因此上,他偷偷向秦昭王进谏,要他收回权力,彻底改变秦国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

他说:“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范雎劝秦昭王说,您母亲独断专行、穰侯出使不向您汇报、华阳君、泾阳君等断罪处罚无所顾忌,高陵君办事不向您请示,国家存在这样的权贵,不发生危险是不可能的。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5)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范雎继续以穰侯为例子向秦昭王进谏道:“现在穰侯魏冉权力大得很,可以随意发兵攻打别的国家。他打赢了,就把所攻得的地方归到自己的封地陶,来增加自己的实力。如果打了败仗,则由国家来承担所有损失。古书里说:‘树上的果实多了,树枝就会被压弯;树枝压弯了,就会伤到树干。大臣的都邑大了,就会危及国家;臣下尊贵了,君主就会卑弱。’”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秦昭王,这些权贵虽然有本事,但当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私欲膨胀,所作所为是先自己、后国家,长久下去,国家没有不受损害的。

最后,范雎劝道:“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也就是最后范雎语重心长地对秦昭王说道,现在所有官员都是相国穰侯任命的,我真的担心,长此下去你的子孙也不可能拥有秦国了。言外之意就是说,秦昭王也很可能会被弑杀。

秦昭王经过这次劝谏后,是果断出手,废除了太后的权力,把穰侯这些权贵赶出了朝廷,确保了自己权力的运行,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依范雎的论断,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楚考烈王与春申君的君臣关系。

楚考烈王是在黄歇的帮助下才得以坐上楚王的宝座的,为了报答黄歇,不仅封他为春申君,而且还赐给他“淮北地十二县”。过了十五年,因为淮北地区和齐国接壤,春申君便上书楚王说:“楚齐经常交战,我的封地情势吃紧,请把那里划为郡进行治理、防务,更为合适。”这话说得虽然客气,但却要求楚王将江东吴国的故都划给自己作为封地。楚王照办后,春申君便在那里大修城堡,作为自己的都邑。以至于多少年后司马迁游历到此时,看着其遗迹还不得不发出“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的感慨!这便是范雎所担心的“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战国时期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6)

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为了在楚考烈王死后自己能继续执掌楚国的大权,春申君来了个移花接木,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女人送给楚考烈王。结果这个女子进宫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并在楚考烈王死后,被立为楚王,史称楚幽王。这便是范雎所说的楚国版的“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由这两个典型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虽名相国,实楚王也”,权力不可谓不大,但却由于他的私心作祟,将自己的利益排在首位,将楚国的利益放在其次,其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即得利益来展开的,而非是楚国的长远,所以才造成了战国末期楚国复强后又很快被秦灭了国的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倡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