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

系列报道⑥:走进梅江区西阳镇

梅州市委组织部、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联合出品

总 策 划:练学华 罗海涛 邓文庆 柯鸿海

策划执行:张峥奇 唐林珍 辜昀玥 李永强

采写统筹:唐林珍

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1)

从223省道旁的丙村水电桥拐入曲折的村道,行至大山深处的西阳镇北联村,万里尘清,日暖峰峦,山脚下一排排双堂屋前果树成荫,鸡鸭成群,一幅静谧祥和的客家山居图徐徐展开,让人难以将其和烽火岁月联想在一起。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只有环绕着村庄静静流动的溪流成为那段红色历史的见证。

西阳镇东接大埔,南邻丰顺,山多地少,是著名侨乡,也是梅州新学开展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24年,西阳成立了梅州地区最早的农会——三溪农会。解放战争时期,潮塘武工队、平原武工队、闽粤赣边纵队等长期战斗在西阳,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和政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林一青、古大存、龚楷、刘永生、叶明章、林诗源等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

如今,九十多年过去,烽火不再,而革命火种仍在这里生生不息,也激励这块土地的人们继续前行。

点燃火种

成立梅州最早区级苏维埃政权

沿着明山嶂崎岖的山路,徒步攀爬茂密的丛林,来到海拔800多米处,一片小山村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崇山峻岭之中。这片小山村叫板盖坑村,就是在这隐秘之地,建立了梅州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三年,1923年8月,农民运动先驱彭湃带领骨干到五华、梅县、丰顺等地宣传开展农民运动活动,途中经过三突村(今西阳镇溪田村),并在此地停留了几天,宣传组织农民运动和妇女解放协会的重要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当时三突村仅有的17户贫苦农民全部报名加入农会,这股风潮又发展至泥溪、杞树坪、上下中坑、银窟等。1924年冬,西阳镇成立了梅州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三溪农民协会。会长黄惠云(女),会员有一百多人,为后来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斗争起到了先导作用。

革命火种在梅县地区熊熊燃烧,新式学校出现,涌现了林一青等一批梅县早期中共党员,并在学校成立了一批中共基层党组织。

1927年5月12日,梅县武装暴动委员会进行武装暴动,成立了红色政权——梅县人民政府。13日,西阳工人、农民、学生在党支部领导下,得到梅城工人纠察队配合,举行了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当时的中共梅县支部书记林一青安排林诗源回北联村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会,办民众夜校和新青年学习所,同时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入伍,使北联一带群众革命热潮高涨。

“林诗源就是北联村人,当时他回到村子后,与林超淼、蔡婉贞等共产党员在北联村中心屋(诚怡公祠)组织农会,举办夜校和新青年学习所,鼓动年轻人加入革命队伍中,为解放梅县出力。”林挺生是北联村上一任村支书,林诗源是其伯父。林挺生从小听父亲讲述发生在北联村的革命历史,这一段光辉岁月铭记在他心上。“林诗源是北联村第一位中共党员,他在中心屋传播革命思想的过程中,发展了林标兴、林超淮等人入党,为后来的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西阳、白宫圩镇发动武装暴动失败后,西阳的工农武装力量转移到明山等山区,依托莲花山脉的险峻地势,与九龙嶂、铜鼓嶂等地革命武装相连的条件,1928年10月,梅县、大埔、丰顺三县四区(丙村区、西阳区、埔西区、丰五区)在板盖坑村建立了梅州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铜山区革命委员会,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使这里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6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苏区,当时明山村15个自然村中有13个遭遇烧杀抢掠,烧毁房屋28座313间。其中上下卢肚最严重,被烧毁房屋7座42间,被杀害18人,死绝户3户。嶂下村烧毁房屋15座143间,被杀害15人。

《西阳乡志采访册》记载: 民国三十二年西阳内乡中心学校,在雅瑶冈建筑新校舍,平基清出骸骨数百具,盖该地原为丛葬之所,民十七八年匪敌乱事在宫市枪决匪犯……至1930年底,西阳白宫丙村范围各乡苏区党团和苏维埃、赤卫队武装组织机构遭受重大损失。1931年春,中共西丙区委重新组建,但在次年停止工作。革命斗争跌入低潮。

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2)

铭记历史

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背靠大山,位于北联村海拔最高的位置,站在中心屋往下眺望,北联村风光一览无遗。走进中心屋,经过重新粉饰的房屋,革命思想字迹依旧清晰可见。在一间杂物房里,革命时期武装部队用过的碗筷、煤油灯等安静地陈列在橱柜上,灰尘覆盖,锈迹斑斑。林挺生说,目前政府部门正在对中心屋进行修葺,重修开放后将对这些革命历史的见证之物进行展示。

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心屋都是革命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革命烈士林照生、林超炬、林超桂的祖屋,因此这里被视为梅州地区的革命火种点燃和传播地。

1937年秋,中共梅城支部派共产党员林俊超到西阳中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整个西阳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工作,进一步健全扩大了读书会、救国会的组织活动。

1935年5月,林诗源的弟弟、中共党员林镜源任战时工作队第二队副队长,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抗敌会,举办民众夜校。今年89岁高龄的林耐冬便是这一时期在心中埋下了“红色”种子。

历经沧桑的双手拿着已泛黄的游击队员合照,林耐东抚摸着照片,讲述着80年前的故事。林镜源在村里宣传革命思想时,他年纪很小,跟随着父辈参加夜校、集会,并承担着后勤工作。“当时北联村才十二三户人家,中共党员不仅在村子里传播思想,还不断帮助村民干农活,与国民党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说着,林耐冬的手微微颤抖,声量略有增大。“我当时被共产党的思想吸引,年轻的心早已澎湃。村里的农民们十分信赖共产党,也纷纷加入共产党的队伍。当时,我们村里已经有9位青年加入革命队伍了。”

林照生、林超桂、林超炬是那9名参加革命队伍中的其中3名,3人都于1947年11月参加梅埔人民游击队。1947年12月,梅埔边县委决定开展丙村平原一带的游击战争,成立了平原武工队,张忠平任队长,陈杏秋任指导员。随后,他俩率黄辉、廖振等人由河前的车溪湖、岗子上到北联的乐潭坑、蓼子坝、马和等地宣传反“三征”,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斗争,并在乐潭坑中心屋成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

农会和民兵组织成立后,积极配合游击队开展活动,开展了减租减息筹粮支援前线,动员参军参战,配合武工队收缴枪支弹药等。1948年2月初,游击队长张忠平带领农会和当地农民100多人,用煤油烧了金盘桥,剪掉了由蓼子坝到梅城的电话线,断绝了敌人的通讯联系,保证了春节期间部队在三乡顺利整编。

乐潭坑的革命活动声势越来越大,反动派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1948年冬,寒风凛冽,林照生、林超桂、林超矩回到中心屋,被反动派发现,即派重兵包围了中心屋,逮捕了他们,并在丙村上头坝(今丙村中学)将他们残忍杀害。

如今,战火不再,但革命的火种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而林诗源、林镜源、林照生、林超炬、林超桂等革命烈士的精神在北联村得到传承。据北联村现村支书丘勇平介绍,北联村共有638名村民,有36位党员。“北联村是省定贫困村,人们生活比较困难,但邻里之间互助友爱,且北联村人都有开拓精神,村里很多人都在外工作。而北联村的党员也始终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在村建设中尽心尽力,为北联村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丘勇平说,红色精神在北联村得到代代传承。

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3)

传承基因

把北联村打造成弘扬红色精神教材宝库

“在革命战争中,西阳镇留下了众多红色遗迹和资源。”西阳镇党委书记廖乾金介绍,为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西阳镇在梅江区的统一部署下,以北联村的建设为核心,带动整个西阳镇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传承和发展红色资源的过程中,西阳镇以打造品牌为关键抓手。“目前,西阳镇的红色资源开发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但因为各种因素,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总体合力,游客参与体验较少。”廖乾金说,为了整合现有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西阳镇将红色传承建设与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并与周边村落发展串珠成链,连片带动发展。

廖乾金介绍,目前西阳镇聘请了广州专业规划研究院的专家,与北联村党员群众和专家学者组成规划设计团体,完成了北联村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西阳镇将充分利用北联村地处梅江河畔、城区边缘的有利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双黄村-塘青村-北联“夜宿梅江,红色古村”项目,以红色资源,带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规划将北联村寥子坝至潮塘村的古道进行修整,在红色通道遗址建设宣传革命历史人物及事迹雕塑墙,作为村庄红色文化旅游“游击队员一天”、开展摄影采风等红色旅游活动项目的主要承载地。

西阳镇还将整合北联村周边资源优势,串珠成链连片发展,将北联村寥子坝-茅坪-马和-寥子坝的环村道路进行修缮提升,使之成为与塘青、黄坑、百岁山相通的健身绿道,打造成梅州城郊革命传统体验与生态休闲健身结合的重要目的地。“为把北联村丰富的史迹资料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我们还将在北联村规划设立村情党史馆和新时代梅江北联讲习所,记载丰富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让北联村成为弘扬红色精神的教材宝库和教育基地。”廖乾金说。

目前,作为梅江区红色历史展示之地的北联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基本完工,待装修完成后,便可布展开放。一个个“红色记忆”经过挖掘、传承,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很开心,看到安静了许久的小山村又热闹了起来,进村、出村的道路宽了,渡口之战遗址、茅坪‘三战’遗址这些旧址经过修复,也一点点‘鲜活’起来,可以作为红色教育的地方。”林耐冬笑着说,他期待着北联村越来越好,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为了发挥老党员的积极作用,西阳镇组织北联村老党员、老干部、专家学者、热心人士等组成文史收集团队,通过走访老游击队员、烈士后裔、老党员等人员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广泛收集、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到兄弟县、镇、村参观学习红色村和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并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全面激发北联村党员建设热情。

“我们希望持续把西阳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联合起来打造,让北联村成为弘扬红色精神的教材宝库,让西阳镇成为党员干部精神教育之地。”廖乾金说。

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4)

延伸

梅江区:

串珠成链 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作为梅州市城区中心所在,梅江区是中共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传播革命火种、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也是梅州地区最早成立中共党支部所在地,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革命家先后多次在此留下活动足迹。据统计,梅江区共有重要革命史迹58处,算是在梅州地区系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火种最早的区域之一。

每一个红色遗址,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梅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危永新介绍,梅江区将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承。据了解,为全面收集整理红色文史资料,梅江区相关部门正对全区红色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搜集整理相关史料50多篇,并将其编写成书。梅江区共有重要革命史迹58处,主要包括东教场——周恩来东征时主要活动地、东山书院——叶剑英早期革命活动地、梅州学宫——朱德带领红四军攻占梅城演讲地、八角亭——中共梅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红四军参谋长朱云卿故居、中共早期旅欧支部成员熊锐故居、潮梅特委特派员叶浩秀烈士故居,杨广存、杨雪如、林一青、唐润元等烈士故居等。

“目前,已经完成东山书院、梅州学宫、八角亭和朱云卿故居的修缮保护工作,长沙革命烈士纪念碑场地扩建、熊锐故居提请保护等工作正在规划启动阶段。”危永新介绍,接下来,梅江区还将把这些旧址建成红色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同时,动工修缮红四军攻打梅城撤退路线沿线的唐润元故居和朱德指挥部临时驻地旧址——富版堂,结合古驿道修复打造一条红色古道旅游线。

挖掘保护开发红色资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基因,让当代人和后来人铭记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危永新表示,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梅江区将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设立新时代红色讲习所,加大宣传,开展党史、军史、国史和革命先烈人物故事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基层、进工厂等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柳青 黄思华

【通讯员】梁辉 郑文珊

码头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梅江区西阳镇)(5)

【作者】 张柳青;黄思华

【来源】 南方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