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

当下由于特殊的网络环境形成了一股“文艺风”,动不动就硬文艺,哪怕自己没文化也要随便摘抄两句古风诗句,配张图发个朋友圈。你搞文艺不要紧,但是动不动就引用古语和消费古人,这就有点不对了。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人爆料朋友圈有姑娘发自拍的时候配文:“我愿做扬州瘦马,与你浪迹天涯。”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1)

看到这件事我一点也不稀奇,因为现代网友很多人都对历史文化缺乏认识,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冷门诗人李商隐、狗屁不通李清照。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2)

只不过把自己比作“扬州瘦马”,这件事着实让笔者大开眼界,原来无知还可以这样。我想问问这位姑娘,你知道明朝时期的“扬州瘦马”是什么吗?当然了,可能有一些网友也不知道“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地位不被重视,因此缺少保护女性的法律条文。三国时期的曹彰用自己的小妾换了一匹宝马,自此以妾易马(物)就成了常事,女性成了上流社会交易的筹码。无论是三国、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都不乏有妾马交易的行为,大诗人白居易见此情形有感而发,他在《有感三首》中写道: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3)

··明朝时期,两淮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盐商。这群人非常富裕,你要问富裕到什么地步,那我还真不好讲,只能说他们富裕到丧失人性的地步了。商人为了迎合这群有钱人的怪癖,于是就催生了养“瘦马”的行当,并且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主要出现在扬州附近,因此得名为“扬州瘦马”。

根据张岱著的《陶庵梦忆》和丁耀亢的记载,我们大致能还原一下“扬州瘦马”的产业链。

第一步:挑选“瘦马”

商人会去贫困家庭中挑选女孩,古代农民是非常贫困的,经历天灾后根本无力抚养儿女,所以卖儿卖女是常事,男娃被卖之后可能就入赘到其他家庭,也有可能成为有钱人家的奴仆;女娃被卖之后可能成为童养媳、“瘦马”。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4)

第二步:训练“瘦马”

商人会根据女娃的资质来划分三六九等,第一等女娃需要学习琴棋书画,胭脂水粉、形体训练、同房之术;第二等女娃需要学习简单的字、曲,主要学习记账;第三等女娃不得习字,只能学习裁剪、女工、厨艺等手艺。这三等女娃对应的就是三种阶层,第一等女娃基本上都会进入豪门,成为有钱人的妾;第二等女娃基本上会成为中小商人的秘书或帐房先生;第三等女娃就是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一个合格的主妇。

第三步:出售“瘦马”

商人会向买家陈列出“瘦马”,然后就会按照规矩说一下年纪,走个秀让买家看看身材。如果买家看上了,那就出钱购买。如果大商人看不上,那就找中小商人,以此类推。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买家,那就需要送进烟花柳巷,秦淮歌姬十之八九都是“瘦马”出身。第一等“瘦马”价值1500两白银,第二、三等的价格没有记载。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5)

商人用几两银子购买一个女娃,然后通过训练,对外出售成百上千两,如此暴利让“瘦马”贩子赚得是盆满钵满,同时影响了大量女娃的命运。“扬州瘦马”其实并不是什么马匹历史,而是封建社会中女子的血泪史。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叫“瘦马”,这其实是和社会审美有关系,明清时期盐商普遍以瘦为美,所以商人会控制女娃的饭量,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女娃身体极其瘦弱,甚至有的女娃都不能独立行走,需要有人搀扶才能站立行走。盐商异常扭曲的心理需求导致“扬州瘦马”的出现,更是影响无数女性命运。

扬州瘦马长什么样(明清的扬州瘦马)(6)

当然了,这种行为搁在当今就是买卖人口罪,只不过时隔几百年,还有人自甘比作“扬州瘦马”,我是万万想不到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