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桃花源记》理解背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桃花源记》理解背诵

1、 A. 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 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

A.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B.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3. A、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4 A.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 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豁然开朗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渔人甚异之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14、 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15、 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 最能表现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句子是:林尽水源,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

17、 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9、 写渔人发现桃林的语句是: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0、 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1 、写渔人辞行,村中人叮嘱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22、 描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停数日,辞去 。

23 、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

24、 "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 后遂无问津者

25、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别"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6 、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7、 作者在对桃源的描写中,从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民生活的恬适来写,请分别指出其内容。

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社会环境: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民生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渔人初见桃花林的感受是:渔人甚异之,渔人出到桃花源的感受是:豁然开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