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1)

2月2日,

是壬寅新年的第二天,年初二!

按照传统习俗,

这一天是女儿“回娘家”、

姑爷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

大年初二这天,

出嫁的女儿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带着准备好的礼物去拜见父母和家人。

那么,

这些张掖的这些特产,

你都带上了吗?

张掖牛肉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2)

张掖牛肉是甘肃省张掖山丹县的特产。张掖牛肉是主产于甘肃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等县区的肉牛品种。张掖肉牛生长的区域具备水草丰富、疫病隔绝、祁连山雪水牧草无公害无污染、气候凉爽干燥适宜牛生长等天然地理优势;肉牛活体壮硕、生长期短、成活率高、紫外线天然消毒疫病少;屠宰肉牛所获净肉率高,肉质细腻厚实、味道鲜美,无腥膻异味。

临泽小枣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3)

临泽小枣是甘肃张掖的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魏晋时期,临泽就开始栽植小枣,临泽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季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小枣的生长,所产出的小枣果面平整光亮,深红色,果肉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

高台面筋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4)

高台面筋,是高台县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小吃。高台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纵贯全境,自明代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域,盛产小麦、水稻等作物,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与临泽、甘州等县区共同成就了“金张掖”的美誉。发达的农业基础,为饮食文化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可能。正因如此,“金张掖”孕育了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高台面筋。其工艺独特、味美爽口,为待客佳品,可热吃,可冷吃,也可晾干储存,食用时再投入配好的肉汤中成为快餐。加工方法为本县农村少数中老年妇女所掌握,深受四方宾客喜爱。

山丹羊肉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5)

山丹羊肉是甘肃山丹的特色美食之一,因山丹地理位置独特,所产的羊羔肉质鲜美、口感绝佳,且没有膻味,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每逢年过节,餐桌上都少不了羊肉的味道。

山丹羊肉历史悠久,据考证,隋炀帝曾在山丹焉支山以山丹羊肉大宴西域二十七国使节,食之鲜美无比,众口称赞,之后,山丹羊肉就成为历代皇家御用贡品。

丰富的草料是羊羔茁壮成长的基本保障,而山丹军马场是亚洲第一大军马场,这里的大草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终年有祁连山雪水滋润,生长驴驴蒿、珍珠草、沙葱、针茅及多种中草药,而羊群都是在草场中放养长大,因此山丹羊有着“百药之库”的美誉。同时,羊羔每天都奔跑在草原上,吃最有营养的碱草,喝最甘甜的山泉水,所以没有太多的肥肉,肉质紧实有嚼劲、细嫩爽滑,不腥无膻,可以说是羊肉中的佳品。

乌江大米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6)

张掖的农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黑河水的灌溉,由于张掖绿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直到现在张掖还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还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里种植的小麦、玉米、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使张掖成为甘肃少有的粮仓。然而你能想到吗?张掖其实最有名的是这里的“乌江大米”,乌江是张掖市区北面不远的一个小地名,历史上这里层叫做“乌江堡”,因有座300多年的“魁星楼”古堡,是两层结构,下方夯土为基,青砖围砌,上层木构四檐高挑,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四周悬挂名人题写的“鱼米之乡”“古阁重光”等匾额。

“乌江稻浪”曾是甘州八景之一,从唐时期的“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到宋朝时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说:“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阖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出陇右。”再到明代甘州行太仆寺卿郭绅《观刈稻》诗云:“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始勤东作同千耦,终庆西成满万箱。怪得田家频鼓腹,年丰又遇世平康。”这都说明了“金张掖”的水稻种植的景象。然而到了近代,张掖的水稻种植却出现了面积减少的情况,尤其是乌江贡米的老品种几乎绝迹,这是因为老品种种植费事而且单产量很低,而且乌江镇作为玉米育种基地,将大片的水稻田用作了育种试验田。最近几年,农业科技工作者才将白、黑芒稻种子在老农家找到少许培育,才使其没有绝种。


来源:微游甘肃

编辑:陆泊涵

审核:屈正新

甘肃张掖便于携带特产(张掖的这些特产你都带上了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