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

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端着个大碗递给总司令,这是一碗米粥。粥可真稀,人影子都照得出来。总司令瞧了瞧,皱着眉头问:“这是哪里来的?”

警卫员回答说:“先头部队送牦牛来时,顺便捎来一点点大米给您熬粥喝。”

总司令温和地说:“给病号送去吧,我吃牛骨头煮野菜,营养好得很。”

说罢,夹把野菜往嘴里送。他吃得那么香甜,看不出有丝毫难咽的样子。

——上面的文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不错,这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草地晚餐》一文中的一段。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1)

《草地晚餐》

本文来介绍一下文章的作者刘坚的故事:她曾三救康克清,两怼张国焘,被朱德总司令介绍对象,被周恩来总理称“嫂子”。

(一)苦命女搭救苦命女

刘坚本名肖成英,1919年7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的广纳镇铁山村。肖家不是一般的贫穷,以至于刘坚9岁时就不得不出去“打工”了,也就是到大地主家当丫鬟,可谓受尽了磨难。一直到她12岁时,命运才有了转机。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解放了通江,广纳镇也迎来了曙光。红军在农村招兵时,机灵而有个性的刘坚得知消息后,便从地主家逃走,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

别看才12岁,这个女娃娃可不简单。当然这个年龄的女孩也不可能上战场打仗,刘坚到部队是在宣传队,做宣传工作。因为刘坚从小就出来做活养活自己,自是能吃苦耐劳;又因她受尽地主的欺凌,因此革命意志坚决,工作十分积极;加上她嘴巴利索,作风泼辣,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会唱莲花落,会打快板等,宣传做得十分出色,于是第二年她便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又在不满14岁时就破格入党。

那年代的刘坚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14岁的她便风风火火,被任命为川陕省委妇女部部长,前途不可限量。

刘坚的妇女部长当得尽职尽责。有一次她到下面检查工作时,红11师的政治部主任让她解决一个难题。说是他们师有个小号兵叫周苦娃,他有不少怪癖,很不合群。别的娃娃兵都喜欢玩,他从来不参与;娃娃兵们有时候会玩扒裤子游戏,可周苦娃非常讨厌这个,若被扒裤子就十分生气;周苦娃甚至睡觉都不脱衣服,穿着长裤子睡觉……

政治部主任怀疑周苦娃是个女孩子,但对方不承认,于是他便让刘坚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刘坚便找周苦娃谈心。两人同是苦命人,她便设身处地,耐心地用真情打动对方,最终周苦娃承认了自己的女儿身。

原来周苦娃的命更苦,自小就给人当了童养媳,因受不了公婆的虐待,就偷偷跑出来当兵。因为她年龄小,怕红军不要,就剪掉头发,女扮男装了。

“嗬,现代花木兰嘛!”刘坚还表扬了周苦娃一番。但她又开导周苦娃,如今男女平等,没必要再这样下去了,就让她显出本来面目,把她调到了妇女独立营。

可以说是刘坚救了周苦娃一次,因为这不是古代,大家都穿宽大的衣服,女人那么容易伪装;再说,周苦娃毕竟不是花木兰,武艺超群,当了将军,有不少独处的机会。周苦娃若继续伪装下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二)三救康克清

刘坚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在长征路上,她曾三次救过朱德总司令的夫人康克清同志。

1935年3月,不满16岁的刘坚义无反顾地随军踏上漫漫长征路。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2)

女红军图片

征途上,刘坚所在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抬伤员、背物资和做宣传工作。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抬担架,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山谷,可刘坚带着一群年龄相仿的小姐妹,用自己尚未发育成熟的单薄的身体,硬是把一座座即便空手都很难爬的大山甩在身后,没有丢掉一个伤病员。

后来朱老总表扬她们:“四川的女娃子真是一支强队伍!”

那时的刘坚,小小的身板时常澎湃出青春的激情,经常带领宣传队为红军鼓舞士气。在最难走的路段上,战士们总能听到女孩们乐观向上的歌声,这使漫长、艰险而枯燥的长征路变得富有生气和色彩。

每次行军前,刘坚都要带领宣传队先来到队伍将要经过的地方,待红军大部队过来时,她们就起劲地唱歌、打快板:“山再高,高不过我们的脚背;路难走,难不倒我们两条腿……”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3)

艰难的长征

那时,女兵们还担负着为队伍筹粮的任务,身为妇女部长的刘坚,在筹粮筹款中,总是一马当先,带着同志们到处跑,从不叫累叫苦。

1935年6月,红军第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中央军委将两个方面军重编为左、右两路军。其中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负责指挥。刘坚便分到了这支队伍里。

有一次,刘坚带领担架队在收容伤病员时,突然看到路边躺倒着一个女战士。刘坚赶快跑过去,她推了推地下的女战士,可对方一动不动;又用手探了探对方的鼻息,还有呼吸;再用手摸摸对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于是刘坚大叫:“她发高烧昏迷了,赶快送去抢救!”

路上,担架上的女战士醒来了。刘坚问她叫什么,是哪个团队、哪个部门的,对方只勉强说了一句:“我、我姓康……”然后就又昏迷了过去。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4)

女红军长征雕塑像

事后,刘坚才知道昏迷的女战士是康克清。多亏这次她重病后被刘坚发现并抢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36年2月,红军翻越大雪山。这天康克清骑马去看望女战士们。因为她骑的马是刚从藏民手里换来的,性子比较烈,康克清还没有把马驯服。此时见到女兵们时,因为人多,马受了惊,仰天长啸一声,撒开四蹄乱窜开来。众女兵见到这个阵势也是吓得乱叫,无计可施。

眼看那马要向一个山崖冲去了,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女兵一个箭步冲了过来,一把便抓住了马缰绳!她使出全身力气,硬是把烈马拽了回来。

悬崖勒马!

康克清终于得救。而奋不顾身拉住烈马的正是我们的女英雄刘坚。不过她为此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被马扬起的前蹄踢掉了两颗门牙!长征路上没有牙医,刘坚只有如此狼狈地面对战士们了,这对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但她在所不惜。

连着两次救康克清于危难之中,刘坚引起了朱德司令的重视和赞赏。他曾对大家说:“这女娃娃工作泼辣,办事勇敢有主见,真的不错!”

那时候,在红四方面军,朱德虽然是总司令,但张国焘非常霸道,他独断专行,总想着打压他,以分裂红军。因此,康克清同志也受到牵连,她也一直受到张国焘的刁难和伤害。

当时张国焘免了康克清的职务,并找借口把她从朱德身边调离,还派一个女战士监视她的一举一动。而监视康克清的正是刘坚。

刘坚知道康克清的为人,而且她们早已有了交情,但她不能违背命令,只能照办。这也是康克清的幸运,如果换成别人来监视她,恐怕会出问题。刘坚当然对康克清很好,决不为难她。当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刘坚得到张国焘等人的暗中指示,让她寻找机会缴了康克清的枪

刘坚也很犹豫,到底服从不服从这个命令?最终,她决定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能做这件事!

后来康克清和刘坚二人回忆起这段往事,也是感慨不已。刘坚曾如此问康克清:“假如当初我动手缴你的枪,你会怎么办?”

康克清立即严肃地说:“我是个革命军人,枪是上级交给我防身自卫、同敌人作战用的,是我的第二生命。没有上级的正式命令,谁也休想从我手里把枪拿走!”

刘坚又开玩笑似地说:“如果我一定要缴你的枪呢?”

康克清把腰里的短枪一啪的一拍,认真地说:“那我这支枪可就不客气了,嘿嘿!”

于是刘坚张大了嘴吧:“妈呀,幸亏我当时多了个心眼,没那么做。要是我傻里傻气听了他们的话,缴你的枪,说不定会挨你一枪哩,嘻嘻!”

不过当时,刘坚也是实实在在又救了康克清一命。

当红军第三次翻越大雪山时,康克清又得了重感冒,发高烧40摄氏度,简直寸步难行了。张国焘想摆脱这个累赘,当然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击朱老总,居然决定把康克清留下不管了,或者是把她直接送给当地的老百姓算了。

危难之时,又是刘坚果断出手相救,她偷偷地跑去告诉了朱总司令。朱老总闻知大怒,亲自去找康克清了。

最终在朱老总的命令下,看管康克清的人才不得不放手。朱德命令他们,就是用担架抬也要把康克清抬着走!但他们还是仗着有张国焘撑腰,态度很蛮横,说人手太紧张了,哪有人抬担架?

这时刘坚再次站了出来:“没人抬担架,我们抬!”

结果,刘坚带着几个女兵把康克清抬上了担架。康克清能在重病时翻越大雪山,真的离不开刘坚的照顾。这可以说是刘坚第三次救康克清的命了。

后来的康克清一直记着刘坚的救命之恩,即便到1992年4月,康克清在最后的日子里。当时她病重住院,刘坚特意去医院探望她,病榻上的康克清还拉着刘坚的手深情地说:“成英,没有你,我就活不到今天,我的命是你救的啊……”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5)

康克清

(三)两怼张国焘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后,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全歼国民党109师,大快人心。12月初,消息传到红四方面军那里,军中的张宗逊、郭天民(他们曾经都是红一方面军的师团级干部,当时在红四方面军任职)等人私下里悄悄议论:还是中央的北上路线胜利了!

张国焘听到后,非常不爽,便以泄露军事机密为由,要整治这几个人。在一次“活动分子”会上,刘坚根据康克清事先的授意,带头发言说:“这几个同志不是别有用意,扰乱军心,而是对红军作战胜利消息感到高兴,受到鼓舞。有些消息也许传得不很准确,但这与泄露军事机密是两回事,不应该开除他们的党籍!”

会上,还有人拿出刊载有中央红军作战胜利消息的《红色战场》,对刘坚的发言内容加以印证,这才使得张宗逊等人免受张国焘的打击。刘坚的侠义之举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1936年9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攻占临潭、渭源、通渭等县后,张国焘仍不想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公然调集部队从永靖渡黄河西进。在一次骨干分子会上,张国焘为他的“西进”计划作思想动员,欲争取他们的赞同和支持。

面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刘坚和康克清再次进行了反击。在康克清的支持下,刘坚又对张国焘怒怼了一次。她说:

“是北上还是西进,这关系到几万红军的命运!从部队思想情绪来看,大家都要求赶快北上,早日与中央红军会合,不愿过黄河西进;如果再要西进,恐怕会引起思想混乱。从物资条件上讲,现在的防寒衣物和粮食都很缺乏,如果坚持西进,即使不会被敌人消灭,我们自己也会冻死、饿死!我们认为,坚决不能西进!”

张国焘听了勃然大怒,拍着桌子问:“是谁教你这样发言的?”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6)

张国焘剧照

刘坚说:“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少人都是这样看的、说的。不信,你们可以去了解调查。”

接下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等人,也表示支持刘坚的看法。最终,几经周折之后,张国焘才被迫放弃了“西进”行动计划,使红四方面军在会宁实现了与红一方面军的胜利会师。

事后,康克清对刘坚大加表扬了一顿:“你这个‘小钢炮’不简单,这一炮打到点子上了,把张国焘都给打哑了!”

刘坚却说:“这都是朱老总、康大姐教的,是你们教导得好啊!”

为了坚定革命信念,自此,刘坚才把自己的本名“肖成英”改为刘坚。

(四)朱德:你有对象没有?

刘坚在长征途中的优秀表现,受到朱德司令的激赏。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刘坚随康克清被调到红军党校工作。在此期间,朱老总和康克清还成就了她的婚事。

一天晚饭后,朱老总到党校去找妻子康克清时,刘坚也在场。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7)

朱德

朱老总细细打量了刘坚一番,突然问道:

“小肖,有对象没有?”

那时,17岁的刘坚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甚至还没有听说过“对象”这个时髦的词汇,于是她一懵,没头没脑地回答:

“什么叫对象?”

“哈哈哈哈!”朱老总爽朗地笑道:“对象就是爱人,就是丈夫的意思。”

刘坚脸羞得通红,连忙摇摇头。

朱老总亲切地说:“那我给你介绍一个吧!”

刘坚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时康克清来解围了,她说:

“有个人啊,他人很好,很会打仗,负了很多伤,需要人照顾。但他话太多,什么都敢说。你很聪明,可以帮助他,管住他的嘴巴子。”

原来,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夫妇事先已有“预谋”啦!

朱老总夫妻相中的人叫杨梅生。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8)

杨梅生

杨梅生1905年生于湖南湘潭县,也是位传奇将军,他曾当过毛泽东同志的警卫员,参加过秋收起义,曾在井冈山上立过不少战功,在长征途中担任中央领导的保卫工作,曾打下敌人的一架飞机。杨梅生曾担任过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3师师长等职(杨梅生一生的详情见“说历史的女人”9月18日文章)。

刘坚对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十分敬重,他们二人当月老,自然是为自己好,她当然不会反对,于是就答应见面。结果同杨梅生相见后,双方都很满意。不久,只见过一次面的二人便喜结连理了。

那时部队还在过草地,刘坚的婚礼便就地举行了。没有新房,大家就把新娘、新郎领进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喇嘛庙里,把破庙当洞房了。没有食材做婚宴,朱老总说:“今天就请你们吃顿大米饭吧!”

长征途中缺衣少食,一顿大米饭就非常奢侈了。就这样,17岁的刘坚嫁给了31岁的杨梅生。自此这对革命伉俪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那么比杨梅生大7岁,更比刘坚大21岁的周恩来同志,为何叫刘坚嫂子呢?

(五)梅嫂

1931年12月,周恩来同志从上海到中央根据地,迎接他的这个重要任务是杨梅生执行的。当时杨梅生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来到闽赣边游击区,那里山高林密,国民党军队封锁得很严。

果然,杨梅生遇到了敌人一个保安团的阻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杨梅生丝毫不惧,他灵活地运用了游击战术,声东击西,巧妙地用两个连牵制敌人,将敌人引开,而用另一个连护送周恩来。

周恩来安全到达苏区后,对杨梅生十分感激。一直到建国后,周恩来还对这事念念不忘,他曾夸赞杨梅生:“杨梅生很会用脑筋,很会打仗,我那次通过封锁线时,他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把敌人引开,不然过封锁线是很危险的。”

对于杨梅生的夫人刘坚,周恩来也很尊重,见到她时,还亲切地称其为“梅嫂”。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9)

周恩来总理

让比自己大21岁的周总理称自己“嫂子”,也可以说是刘坚的莫大的荣誉了!

刘坚跟着杨梅生南征北战,吃了不少苦,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一直很恩爱。建国后,刘坚曾任湖南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他们夫妻都被授衔,杨梅生被授中将,而刘坚则是上校军衔。

刘坚后来还读了不少书,从事了文学创作,著有《“强盗”的女儿》一书。她发表的作品著名的有《草地晚餐》、《南瓜请客》、《奇怪的小号兵》等。

为革命工作了一生的刘坚也比较长寿,她于2005年8月31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好人善终。

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朱德仔细地打量了她)(10)

左为杨梅生,右为刘坚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