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革”部的两个汉字:“靶、韅(上顯下革)”。这两个字中,“韅”是生僻字,“靶”属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靶”。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靶。读音有两个:

(一)bà。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靶,辔革也。从革,巴声。”形声字。本义是革制的马缰绳。关于“辔革”的具体准确含义,历代人有不同争议。徐锴《说文系传》说:“御人所把处。”就是驾马的人把握的部位,再清楚点就是缰绳末端人手把握的部位,并不是指整根的马缰绳。《尔雅·释器》:“辔首谓之革。”郝懿行《尔雅义疏》:“辔首垂即靶也。《韩奕》笺:‘鞗(tiáo,马缰绳)革谓辔也,以金为小环,入往缠搤之。’”这说的是辔首垂,就是缰绳的首端系于勒的铜环而下垂那个部分,这其实是缰绳的另一头,系紧马勒处的革。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1)

(不同解释的部位)

我们可以把这个具体精准问题的疑问忽略掉,所谓的“靶”,就是革制的马缰绳。《汉书·王褒传》:“王良执靶,韩哀附舆。”这里的执靶,就是手把缰绳。就是让王良手把缰绳,韩哀作附御。

因为“靶”的字义源于“把”,因此,靶又有很多用法:

(1)拉着上车的皮带。《广雅·释器》:“靶谓之绥。”王念孙《广雅疏证》:“靶之言把也,所把以登车也。《说文》:‘绥,车中靶也。’”就是古时的车,为了上车方便,会安置一个皮带以方便用手拉着登车。

(2)器物的把儿。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二引《字书》:“靶,柄也。”《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个小丫鬟捧着脸盆巾帕,靶镜等物来。”这里的靶镜,即带把儿的镜子。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2)

(带靶的镜子)

又引申为把柄。元代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是朵娇滴滴的洛阳花呀,险些露出风流话靶。”话靶,就是俗话说的“话把儿”。

(3)弓身正中,张弓时所握处。《天工开物·佳兵·弧矢》:“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必用。”王维《出塞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3)

(箭靶)

(4)用同“耙”。元佚名《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一折:“您则待压靶扶篓。”

(二)bǎ。用法有两个:

(1)射击的目标。比如:箭靶。元五实甫《高宴丽春堂》第一折:“伸猿臂揽银鬃,靶内先知箭有功。”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4)

(箭靶)

(2)供加速器、原子核反应堆、放射性源等所发出的粒子流轰击的物体。用以研究核反应,获得放射性同位素或产生X射线等。例如在X射线管内,阴极发出的高速电子流打在钨做的阳极靶上,即产生X射线。

“靶”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5)

(靶的小篆写法)

2、韅(上顯下革)。读xiǎ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韅,著掖鞥也。从革,顯声。”形声字。本义是附着在马的两腋的皮革腹带。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6)

(马腹带)

《集韵·铣韵》:“韅,《说文》:‘箸腋鞥也。’一曰在背曰韅。或从顯。”

“韅”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之刺字(说文解字523课细说)(7)

(韅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2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