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面临的瓶颈和对策:频繁被提及的分布式光伏是什么

又是一年冬至到,然而,今年的冬至对光伏人们来说有点儿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今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0.75元(含税)。同时,对于1月1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度电补贴降为每千瓦时0.37元(含税),只有带扶贫作用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和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补贴保持不变。

又是十分熟悉的关键词,标杆上网电价下降、补贴下降、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提到分布式光伏这一热点词,能够准确说出分布式光伏定义的大有人在,也有部分还不熟悉。那么,分布式光伏有什么优点呢?为何会被“特殊对待”?

分布式光伏面临的瓶颈和对策:频繁被提及的分布式光伏是什么(1)

分布式光伏的定义

在《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中对分布式光伏有最初的定义: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在此基础上,国网《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则的通知》补充了2个条件:1)10kV以下接入;2)单点规模低于6MW。

之后,在《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406号)中对分布式光伏定义进行了扩展,指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在地面或利用农业大棚等无电力消费设施建设、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东北地区66千伏及以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

分布式光伏有什么优点?

1、系统相互独立,可以自行控制,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安全性较高;

2、可以对区域电力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非常适合向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的居民供电,大大减小环保压力;

3、输配电损耗低,甚至没有,无需建配电站,降低或避免附加的输配电成本,土建和安装成本低;

4、调峰性能好,操作简单;

5、由于参与运行的系统少,启停快速,便于实现全自动。

6、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方便居民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

7、国家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国家均给予补贴,用不完的电也可以直接卖给电网,国家按脱硫煤价格收购。

对于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且有着这么多优点的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了,这有没有影响呢?对此,根据索比光伏网与经销商交流的结果,大家普遍认为,如果国家补贴降低5-7分钱,对户用光伏的推广影响很小,对成本回收年限的影响也不算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