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

2月24号晚,吉利控股集团发布通告称,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宣布达成合并方案。此消息一出,沃尔沃与吉利瞬间成为关键词,热度堪比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大事件。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1)

有人照本宣科猜想双方合并后的新公司会叫沃吉,还是吉沃?有人一脸雾水,吉利11年前不久收购了沃尔沃吗?

确认,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取消合并

但是,结果并未如之前的预告那般。我们需要澄清的是,这一次,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在公司法人层面并未合并。尽管此前双方确实进行过合并的谈判,但可以确认的是,合并最终取消了。

这从吉利控股集团发布的通告内容就可以得出结论,通告称,双方将保持现有独立公司架构。而在法律上,公司合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另外,11年前收购沃尔沃的是吉利控股集团,而非吉利汽车。目前,在吉利控股集团的架构中,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是平行的,均属吉利控股集团这个母公司的子公司。由于母公司与吉利汽车这一子公司同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2)

借此机会,我们也要澄清的是,领克汽车是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合资的,极星汽车是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控股集团合资的,领克与极星的身份估计许多朋友也并不明确。

此前谈判的合并指的是,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合并为一家新公司,如果成真,新公司同样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

那么,有人可能还要追问,既然如此,何来达成合并方案?

此次的“合并方案”确实有一定的合并成分,双方将以股权合并形式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发动机;这家新公司计划在年底之前投入运营,届时,其除了会为双方供货外,还会向第三方汽车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

除了此项合并内容外,“合并方案”的其他内容均为双方加强合作的部分;沃尔沃汽车与吉利的“合并方案”用合而不并来形容更适合。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3)

有意思的是,在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合并方案的通告后,沃尔沃汽车在国内也发布了一份公告,但标题为“Volvo cars and Geely Auto to Deepen Collaboration”(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深化合作),且全文为英文。

吉利的收购之道,放长线钓大鱼

简要了解完此次的“合并方案”后,我们再来捋一捋吉利与沃尔沃的10年缠绵。

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金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后的践行的策略主要是“放虎归山”,让沃尔沃增强造血能力,恢复元气。

那时,吉利汽车以及国内整体的造车技术水平均不尽如人意。但是,吉利汽车并未急切地利用沃尔沃汽车已有的技术反哺自己,原因除了当时的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定位差异较大外,更多有照顾沃尔沃汽车心理上、文化上的考虑,前面也有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翻车的前车之鉴。

2011年,吉利控股集团调任沃尔沃汽车时任设计掌门人彼得·霍布里为吉利汽车设计副总裁,随后,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后,霍布里主导的沃尔沃天地概念车的设计语言也被他带到了吉利汽车,并落地到吉利博瑞,吉利汽车的水波涟漪前脸设计语言便来源于此。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4)

霍布里调任后,沃尔沃汽车从大众集团挖来了托马斯·英格拉特为新的设计掌门,其打造了沃尔沃汽车新一代的车型家族面孔,运用至今。

吉利汽车尝到收购沃尔沃汽车的第一口甜头,是在不涉及核心技术的设计领域。

到2013年前,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技术上尽管有些互动,但只是小打小闹。

2013年,吉利中欧技术中心(CEVT)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开启双方技术合作的大幕。

CEVT在架构上属于吉利控股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平行,这种架构上的安排毫无疑问更利于双方更平等的技术共享。

CEVT最重要的成果在于CMA架构。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5)

2016年,领克品牌在德国柏林首秀。在资本股权方面,领克汽车由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共同出资成立,领克01成为首款使用CMA架构的车型。

2017年,沃尔沃发布XC40,为沃尔沃汽车首次运用CMA架构。

2019年,吉利汽车开始引入CMA架构,陆续推出星越、星瑞。

共同参与研发CMA架构、合资成立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合作在这一阶段全面加深。

回顾过往历史,我们看到吉利控股集团的收购之道可谓高深,既非印度塔塔集团收购捷豹路虎后的无功无为,也非上汽收购双龙后的用力过猛,既让沃尔沃汽车在10年中销量翻倍、获得非常可观的资本收益,也帮助了吉利汽车自身的造车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同时逐渐让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在文化上进行了交融,真正实现了双赢。

缠绵了10年左右,是时候把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了。

2019年10月,吉利汽车称正就发动机业务合并的可能性与沃尔沃汽车进行探讨,以共同研发、生产清洁高效动力总成,应对未来行业竞争。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6)

2020年初,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均透露,双方正进行合并重组的谈判,计划打造一个更强大、更具竞争力的全球汽车公司;并称合并后的新公司计划在中国香港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两地上市。

随后,吉利汽车由于意欲在中国科创板上市,其与沃尔沃汽车的合并谈判终止。

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新年贺词中有一段“2021年,我们将在吉利汽车成功登陆科创板后,重启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并重组的讨论,或谋求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方式。”

然后,就是这次“合并方案”的出炉了。

重点不是合并,合作才是重点

估计许多人还是比较好奇,尽管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是平行的,但均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这样不也挺好吗?之前的合并意图为何呢?

表面看上,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如能合并为一家新公司,新公司的规模将更大,话题性更强,合并后的公司上市之时可能更具有价值;从长远利益上考虑,合并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在于合作,毕竟一个公司、一套人马办起事来还是比两个公司、两套人马更利索。

不过,虽然最终并未全面合并,但吉利控股集团的“合并方案”确实也把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的合作推向了更深水区。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在核心技术上将全面合研、共享。

除了上文提到的双方将以股权合并形式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外,双方还将共享即将正式落地的SEA浩瀚架构和SPA2电动车架构;并启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的联合研发,未来,沃尔沃、吉利、领克、极星都将共享该架构。

在自动驾驶前沿技术领域,双方将基于各自已有的研发成果和经验,由沃尔沃汽车旗下自动驾驶软件技术开发公司Zenseact牵头,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吉利与沃尔沃的未来(吉利与沃尔沃的基本关系你可能搞错了)(7)

双方还将持续深化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领域的协同,实现资源互补。领克汽车已于去年底正式宣布进入欧洲,领克将充分利用沃尔沃汽车的海外渠道资源。

另外,新的动力总成公司成立后,对于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共同拥有的领克汽车来说,动力总成的使用上也有了更自由的空间。

10年之后,吉利汽车已今非昔比。以后双方的合作不仅在于提升吉利汽车的能力,吉利汽车同样能贡献自己的智慧、资源、经验,双方的合作成果值得期待。当然,合作还有降低研发、采购成本的内涵。

合并又为何取消呢?

最后,我们再来猜测一下合并取消的原因。除了当前的“合并方案”同样能深化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合作外,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是吉利汽车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与沃尔沃汽车进行合并,监管机构或许会因为复杂的资本架构慎重推进吉利汽车上市的进程。

另外,选择不合并,沃尔沃汽车也有了独立上市的空间,再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行业标的的热捧,未来两家公司分别上市未必比合并上市的效果差。

这样看来,目前的“合并方案”仿佛确实是最佳方案。当然,我们预计在更远的未来不排除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会真正的合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