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

谢谢大家的观看。原创不易,请勿搬运。

《肆式青春》,中日联合出品,2018年8月4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同步上映。由中国导演李豪凌、易小星与一位日本导演竹内良贵联合执导。影片由《一碗乡愁》、《霓裳浮光》、《纤语初晴》三段独立的青春怀旧故事组成,不过这三部小故事之间并无情节上的关联,片名中的“肆”指、衣、食、住、行,分别是这三段故事的主线。影片在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进行实地取景,尽可能地增加中国元素以达到故事最大程度的还原。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1)

《肆式青春》——图中心为上海东方明珠

从《肆式青春》的演职员表来看,该片除了电影的原创故事,企划和出品方的不到 20 个中国工作人员之外,90%以上全是日本人。影片运用日系画风,就画风来讲,确实达到了“新海诚”高度。但是,影片重点聚焦的还是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感情羁绊,缺少对中国社会更深入的思考。情节方面,一部影片三段故事,虽然这三段故事一起可以构成一代人的青春,但三个故事情节上毫无关联,这不可避免出现时长争夺问题,每个故事的情节铺展时间有限,以至于情节单薄无力、甚至是重复以往故事情节,没能真正融合中国文化以及社会真实情况,难以让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甚至在豆瓣22484人评分下仅获5.6分。画风堪称新海诚、评分却比新海诚动漫低2-3分。

《一碗乡愁》:精美与花哨的美食制作掩盖背后的精神内涵,散文旁白强拉情感

第一个故事《一碗乡愁》以衣、食、住、行中的“食”进行铺展。由叫兽易小星执导,顾名思义一碗指一种美食、乡愁则代表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出门在外漂泊的孤单无助,同时也透露着对时光不再的感叹。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2)

三鲜米粉

滥用特写镜头,中日动漫对特写的理解误差导致《一碗乡愁》中特写镜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一碗乡愁》以湖南三鲜米粉为切入点,用主人公小明童年、少年、青年吃的三碗米粉技艺的变化,暗喻了时代的变迁,讲述了亲情与乡愁的交互。米粉无疑承担着第一个故事的主要意象。故事的开始便是米粉的制作过程,这是小明童年时吃到的故乡米粉、最原始、纯真。煮水、下米粉、打捞、配菜,这一部分的镜头完全出自于日漫之手,在日本动漫作品中美食特写、升格镜头极为常见。美食制作过程节奏缓慢轻和,注重情绪的表达。但是,《一碗乡愁》中对于升格、特写的运用反而有些华而不实。配上深沉的旁白不免让人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也经常运用特写镜头展现食物的精美,让观众食欲大增。但是,最终能够很好的回归内容,华丽的美食特写丝毫不会掌控美食背后的文化。而《一碗乡愁》在运用日式美食展示方法时,并没有将中国美食的烟火气息,美食背后的精神内涵进行强烈突出,反倒是让制作过程喧宾夺主。没有精神内涵作支撑,那便不再独属于中国,完全可以将三鲜米粉换做任何一个国家的美食之中。总体来讲没有摆脱传统日漫的模式。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3)

《一碗乡愁》——祖母给小明端来三鲜米粉

中学生作文一般的独白,照葫芦画瓢失败之作。贯穿了第一故事的散文旁白属实略有不当,或许是想学习宫崎骏般,运用旁白渲染感情,但《一碗乡愁》略有强拉硬扯之感。虽然画面已经将地域与回忆进行了合理运用,让诸多在外漂流的人们能够回想起自己中学的故事,校园门口难忘的特色美食与那个难忘的她(他),但情感浓度确实不足,这时也只能强加旁白进行感情渲染。最后以祖母重病的电话作情感结尾,这反倒令乡愁更“愁”,超越了乡愁的范围,甚至表达出了世事无常的观念。结尾的一首民谣再次体现中国元素。整体来讲如影片中所说“米粉是机器做出来的,十分整齐,高汤加了鸡精,所以格外鲜美,价钱变得更高,但浇头却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正是第一个故事给人的感受,动画形式大于影片内容。虽然是中国故事,但方方面面体现的仍是日漫的影子。

《霓裳浮光》:日本导演终究无法抓住中国广州社会核心

第二个故事以衣、食、住、行中“衣”为道具进行展开。由日本导演竹内良贵执导,较第一个故事略有进步的是,这个故事以广州为背景,以粤语为配音。日本导演虽然抓住了广州纺织业与服装业这一个点,但并没有进行深挖,没能将电商与服装进行结合。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放置任何一个国家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城市之中。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4)

璐璐让依琳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

在广州的好姐妹,时尚模特依琳和专修学校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璐璐。自小失去双亲的两人,相互依靠地一起生活着。人物设定较为简单,较好驾驭的姐妹亲情为故事主线。依琳虽然在作为模特的事业上大放异彩,但是因其性格而遭遇了新人的排挤,低谷期的依琳想要退出模特行业,妹妹通过自己设计的衣服让姐姐找回勇气。故事简单,典型的都市女性成长故事 “小时代”姐妹情,其中依琳男友与后辈新人也形成了另一条故事线,两条线索同时开展扩大了信息量,建立了较强的故事冲突。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5)

依琳最后的出场镜头

竹内良贵为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多次去广州进行实地考察,竹内良贵最终选择了发展较快、服装业发达的广州,以广州的服装业打造“衣”这一主题。虽然取材广州、同时运用了粤语,但是故事本身并无广州特色。转念想一想,这样的故事放在福建、广东甚至是国外的一些服装纺织较为发达的城市,是否也是合理?同时,剧情方面也存在较大缺陷,看得出来,导演是想要交代出模特行业的弱肉强食,但是整体故事只是通过依琳落入低谷、以及依琳与谢仁的几句交流为线索,细节方面无从展现。同时,影片上映于2018年,其实在那个时间段内,广州的服装行业已经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线上,如果把依琳放置在电商服装行业,那是否能体现广州特色?试问哪个城市的电商服装业能比得上广州?同时姐妹的吵架也是比较突兀,姐妹情深与工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纤雨初晴》:故事完成度最高,中国式大团圆VS日本物衰之美。

《纤雨初晴》以“住”为线索,同时增添了磁带、铁皮盒边干、石库门等独具特色的上海元素。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青涩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李墨与夏小雨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通过磁带进行着彼此的交谈,中考之时,李默为小雨考上重点,小雨却为李默降低志愿,两人自此错开,整个影片呈现出了一种物哀之美。“物哀是日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审美传统,它显示的是一种在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形式。”物哀审美是根植于日本文化之中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纤雨初晴》中刮风下雨的天气、夏小雨被父母责备进入医院、空无一人的桥上奔跑、以及得知真相后的悔恨,无一不体现出物衰之美。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6)

深知错过彼此的两人

但是,日本的物衰审美与中国的大团圆结局完全不同。国漫的故事性较强、比较强调起承转合,没有含糊其辞的感觉,总体结局更加趋向于圆满与大气。例如《大圣归来》,大圣的封印被压在五行山下,由于长安城内遭山妖洗劫,大圣的封印无意中被名叫江流儿的小孩解封,自此展开了除妖、救人到成为真正的大圣的故事线。在《纤雨初晴》中,结局的遇见成为该故事的一大矛盾点。倘若两人没有相遇,那么这一故事便体现出了日本的物衰之美,达到了新海诚电影中爱而不得的无助,同时也赚足了观众泪点,相信这一结局更能够让人想起当年那个许诺报同一所学校,最后没能走到一起的女孩(男孩)。《肆式青春》三个故事各有优缺,虽然在极力的“去日本化”,但整部动漫还是被打上了“日漫”标签,只能说是国漫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不过这也为今后中日合作提供了诸多借鉴。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7)

日式书包

主题上三个故事取景于北京、广州、深圳。同时通过地铁站的煎饼摊、门上的大红福字、以及红灯笼、中国式祖孙关系等设计增添中式气息。但是如果挖细节便会发现诸多日漫特色。最大的细节莫过于人物的走路姿势。在日本,女生基本上人人都会走内八。内八代表着等级与地位,因此虽然很多外来女生不太习惯内八,但是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还是会倾向于走内八步。方方正正的书包是另一细节,小时候的书包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自己缝制的,或是上窄下宽,基本上很少是方方正正的模样。不过这也并不稀奇,毕竟企划和出品方90%以上都是日本人。

对我国动画影片的经验借鉴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8)

《肆式青春》海报

一、保持中国动漫作品的民族性,使动漫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肆式青春》没能抓住中国观众眼球的主要原因便是没能打造出中国内核。日本动漫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学习并不是模仿,邯郸学步终究会害了自己。中国动漫一定要立足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例如在最后的一个故事《纤雨初晴》之中,结局如果没有相遇,便是日式物衰之美,相遇了便是中国的“和”之美。但是就其整部故事来讲,以日式物衰为结尾更胜一筹。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9)

《肆式青春》——中国式建筑

虽然影片中大量体现了中国元素,但出现中国地名、中国实景也并不代表有中国内核。例如并不是画一条龙、打一手太极便是中国风,而是在于为什么会有龙的出现,龙在此有什么寓意同时又代表着什么,太极是一套功夫更是中国人刚柔并济的性格表现。中国文化讲究一个“和”字,万物相生相克、平衡协调,不会有大喜也不会有大悲。如何在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国家综合实力雄厚的文明大国中利用动漫打造文化阵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才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要国际接轨但决不能牺牲民族性。尽可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本土打造出优质动漫,与中国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二、选取优质原创故事、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肆式青春》中的三个故事被网友简单概括为以下内容,《一碗乡愁》=舌尖 北漂,《霓裳浮光》=小时代 广州女子图鉴,《纤雨初晴》故事更是过于普遍。这些都是看了开头便能够得知结尾的故事。反观日本动画,大多是以优秀的漫画作品进行制作。虽然最近推出的《斗罗大陆》很好地做到了漫画与动漫的结合,但毕竟是偏玄幻作品,能够反映当下社会更阶层现状的故事类动漫属实有所欠缺。

治愈画风的国漫:披着日系画风的国漫(10)

中国漫改成功作——《斗罗大陆》

中国动漫创作人才平均学历是大专,青少年是动漫创作主力,自身的文化和社会经验积淀较少,难以创作高质量的剧本,在教育方面,动漫长期以来占据不好印象。我不相信一个考580 高分的高考生会报动画相关专业。原创人才匮乏、师资紧缺,也是制约中国动漫发展的一个难题。同时,声优也相对缺乏,目前资历较老的配音员受其思想、声音限制已经无法跟上动漫发展的脚步,对于声优的培养,日本在这一方面远超中国。

结语

不为猎奇审美歪曲民族精神,不为与世界接轨取悦观众而背离中华民族精神,摒弃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中国动漫的日益发展,我相信,在未来中国动漫会带着中国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