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食物预防中风(现在开始常吃它)

高血压 6 0 年,因它远离中风

睡前来 5 片,活血化瘀六七年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深受心脑血管病的困扰,很多人必须终身服用西药,但是用药用得心不甘情不愿,总想找一些平时调理的中药、食疗方法。

调理方法千千万,但什么样的调理方法是合理的?是中医大家经常用的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东西,或许您已经在使用,或许您还没有使用过,都可以看一看。它就是 丹 参

国医:每次3~4克,因它从未发生中风

7种食物预防中风(现在开始常吃它)(1)

▲ 国医大师 伍炳彩

77 岁的新晋国医大师伍炳彩平日就用丹参来养血化瘀,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这样药材是伍炳彩老师每日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丹参粉。

伍老师指导具体做法是:取丹参研磨打粉,再冲水服下,每次 3~4 克,每天 1 次,也因此,至今从未发生中风。

名医:睡前5片,活血化瘀六七年

7种食物预防中风(现在开始常吃它)(2)

▲ 国家级名中医 连建伟

无独有偶,国家级名中医连建伟老师也习惯用丹参来养生,他的吃法更加简单:

平时,我会在临睡前吃 5 片丹参片,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六七年,目的是活血化瘀。我不吃复方丹参片,因为里面加了冰片等,吃了肠胃反而不舒服。

医师:降脂护心,丹楂茶

7种食物预防中风(现在开始常吃它)(3)

▲ 邓 聪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一般丹参可以内服、煎汤或者入丸、散,也可以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特别推荐丹楂茶作为日常保健所用,有活血、消脂的作用,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

【方法】准备山楂 10 克、丹参 10 克,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瓦锅内,煮 30 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反复冲泡。

丹参

补血胜当归,调血比芍药,化瘀倍川芎

7种食物预防中风(现在开始常吃它)(4)

的确,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非常好,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丹参一味,功同四物”的说法也是从古籍上而来:《妇人明理论》曾记载:

“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

补血生血,功过归(当归)、地(地黄);

调血敛血,力堪芍药;

逐瘀生新,性倍川芎,

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可以看出,丹参对于血液方面的助益是很大的。有一味药叫“复方丹参滴丸”,就是用来缓解冠心病症状的,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就是主要利用丹参既可活血又可凉血的功能,从而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代表性中成药。

古籍中关于丹参的记载很多,有《千金翼方》中的五参丸(丹参、人参、沙参、苦参、玄参组合,治疗人心经虚热饿、呕逆少食);《医宗金鉴》中的“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血瘀导致胃痛、心腹痛)等等。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对具有、潜在三高的人群或心血管症状人群具有保健作用,是一种物美价廉、效果确切的中药材。

选丹参的时候,注意选表面呈暗棕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的比较好。外表黄白的最好不要选。

全能丹参更护心

四个作用不可不知

指导专家邓 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来源:《老人报》

1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扩张作用强

丹参有扩张血管(尤以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强)、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缺氧、改善心脑缺血性损伤等作用,可改善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改善患者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丹参具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等的含量,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此外,丹参的钙通道阻滞作用还能有降压,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

2

抗衰老:清楚自由基

丹参具有强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对延缓衰老大有裨益。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 ⅡA、丹参素、维生素 E 等均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对作为衰老的活性物质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

3

改善身体功能

丹参还有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功用,日常使用能镇静催眠、保肾、保护胃黏膜、降血糖等。

4

保肝抗肿瘤

丹参能抗炎、抗肝细胞损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脏炎性反应、肝组织坏死及纤维化等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因此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然了,丹参性寒,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因此,也有一定的禁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药师 王竹鑫提醒大家:

丹参不宜与藜芦同时服用;另外,丹参活血功效较强,妇女月经过多者以及孕妇也不宜服(遵医嘱)。

大家都知道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却不了解一味丹参,功同四物,赶紧通知身边的朋友用好丹参啦!让自己的血管永远保持通通畅畅,永远跟中风风险说拜拜~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国医大师健康,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李小五

⊙运营编号:GYZX00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