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

荆轲提一匕首入于不测之秦,而功亏一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成绝响,千百年来,让人闻之动容,思之长叹。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1)

荆轲既以剑术闻名,且有备而去,图穷匕现之时,他已抓住秦王衣袖,却一击不中,反身被八创,腿也被秦王砍断,后人认为,这都是因为荆轲疏于剑术,学艺不精所致。

荆轲行刺失败之后,和他有过交往的剑客鲁句践叹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意思是荆轲要是剑术精通,何至于此!

陶渊明在《咏荆轲》诗中更是直言:“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也把失利的原因归结于荆轲的武功不济。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2)

不但武功不济,据《史记》记载,当初荆轲与鲁句践在邯郸相会,博棋时发生争执,鲁句践怒斥荆轲,差点儿就掀了桌子,作为一名剑客,荆轲竟嘿然逃走,当场认怂。

“昔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古来成功的刺客,皆有过人之勇力,惊天的豪气。而荆轲看起来不仅疏于剑术,还缺乏胆气,失败似乎是必然的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太史公说,荆轲为人“沈深好读书”。性格深沉又爱好读书,那么其心中的志向,哪里是常人所能测度的呢?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3)

《项羽本纪》中,项羽曾放豪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荆轲的平生之愿,难道仅仅是甘为一名剑客吗。《史记》记载,荆轲曾游说于卫元君,虽不获用,然足见其志甚大。而且他游历诸侯,结交的都是贤豪长者,安知他不是虬髯公一类人物,早有风云际会之意,成一番大事之谋?剑术只是他交游豪侠的手段,说理劝寓的工具而已。所谓“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他又岂肯蓬头短衣,逞匹夫之勇,伏尸二人,血流五步,与人作意气之争呢。鲁句践后来也叹道:我没有真正了解荆轲啊,我曾经骂他,他则认为我和他不是一类人,“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4)

荆轲既游说不成,又所交非人,正是:有志不获骋,功业类飘蓬。所以他才终日与屠狗者和高渐离等,在燕市酗酒狂歌,旁若无人,已而相泣,以舒胸中不平之气。这一切,都被燕国的一位高人田光看在眼里。这个老江湖识破了荆轲的行藏,认为荆轲是不可多得的神勇之人。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5)

所以当燕太子丹拜访田光,欲求勇士时,田光立即把荆轲推荐给了他。而荆轲慨然允诺的原因,是欲效仿曹沫劫齐桓公,逼秦王退还侵占燕国的土地,兵不血刃而退暴秦之师,并非仅仅是做一名刺客。所以在秦庭之上,他左手抓住秦王之袖,右手执毒刃,仍未起杀念,其意只在控制住秦王,威吓他签署盟约而已,杀他只是不得已的第二方案。若不然,以徐夫人匕首之利,又淬以巨毒,出缕血立死。荆轲根本不必擒住秦王,只须挺刃直刺,秦王根本来不及反应,一切就都结束了。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6)

即便秦王绝袖惊起,绕柱而走时,荆轲手博左右侍臣,仍想抓住秦王,逼其就范。故当逐其身后,仅一握之距,也不愿飞刀伤之,置其死地。直到中剑倒地,在最后的关头,才掷出了匕首。临死时,他还倚柱笑骂:“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

陶渊明有诗叹道:“其人虽以没,千载有余情。”荆轲虽刺秦失败,却能流芳千古,是因为他的行为不是报私怨,不是为杀人,而是为了反抗暴秦的侵略,还天下一个公理。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7)

现在看来,荆轲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缺少一个得力的帮手。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是要等一位客人一起出发,做到万无一失。而太子丹却疑他反悔,语出不敬,荆轲不得已,只得以秦舞阳为副,仓促上路。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8)

当初太子丹曾向田光介绍他身边的几位勇士,田光见了以后,认为无一人可用。夏扶乃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使人知之,怎干得大事。果其不然,秦舞阳到了关键时刻,脸色大变,引起秦臣疑心,不得上殿帮忙,使荆轲孤掌难鸣。秦王也因此心怀戒备,最终坏了荆轲的大事。倘若太子丹不焦躁催促,荆轲等来了他的帮手,那么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了。

荆轲剑术太差(却瞧不上太子丹的勇士)(9)

清人蔡元放在他的《东周列国志》中说,荆轲要等的帮手,其实就是著名的剑客盖聂,我认为绝无可能。

当初荆轲访盖聂于榆次,安知不是在对他进行考察。及至二人论剑,稍不合意,盖聂就要发飙。荆轲避席退出,乘车而去者,不是怕了盖聂,而是深感失望,因为他由此看出,盖聂也非合大用之人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