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

核保的本质是对可保风险的判断与选择,那么什么是核保呢?

从字面意思理解,"核保"是"审核承保条件"的意思。

笔者认为,车险核保是核保人(部门)为了达成公司整体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环境情况和公司中长期发展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竞品充分研究和充分市场调研后,结合车险市场变化趋势、准客户的结构变化以及投保需求的变化,对承保标的的可保风险加以审核、筛选、分类,以决定是否接受投保、承保的条件如何、采用何种费率,以使同风险类别的个体危险达到一致(同质化),从而维护保费的公平合理,最终实现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过程。

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1)

因此,核保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上述核保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核保的两个要素:选择和分类。

选择,是保险公司评估每件投保申请并确定准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的过程。

分类,是将准被保险人分配到期望损失概率与其最接近的被保险人一组。这里需注意是"最接近"三个字,不是完全匹配,所以风险状况的归类是概率论,而核保是承保条件与风险状况适应的过程,所以核保处理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

核保处理的是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核保存在哪些特性呢?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三个方面。


专业性

业内人士都知道,保险的经营是围绕风险开展的,甚至可以武断地说——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

那么围绕风险,应该设计怎样的产品,产品费率如何拟定,产品承保政策如何,产品保险责任怎样,需要设置哪些免赔……这一切都需要专业的人士运用专业的知识来解决,这就是核保专业性的体现,即合理评估风险,科学制定费率。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被保险标的的基本特性。

充分了解标的特性,是合理评估风险的前提。标的是什么品牌、什么车型、什么使用性质、车价几何、车龄几何、是否过户……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车因子;被保险人年龄、性别、取得驾驶资格时间、工作……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人因子。许许多多的因子,就是我们核保人充分了解被保险标的的一个个切入点,通过这些切入点,核保人就可以更全面、更完整、更合理地评估标的潜在风险,从而基于风险更科学地制定费率、承保政策。

随着科技发展,赋能保险业的运用越来越多,很多保险主体运用科技手段在执行核保人识别、了解风险的意思表达,数据化因子至保险公司研发的核保模型、设计的核保规则,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更高效、更便捷地完成了标的特性获取、风险评估、费率厘定等等。

其次,需要熟悉当地道路、法律、人文等各方面环境。

车险的保险标的虽然是汽车,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道路情况一定程度影响着其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发生后的事件处理,要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地方规章。以死亡事故精神抚慰金为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是按照最高5万执行,然安徽辖区需要按照最高8万执行,深圳辖区需要按照最高10万执行。

同时还会受到交警、法官、律师等事件关系人的影响,毕竟比如同一法条或存在不同人不一样的理解。以交强险为例,保险金额明确分为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但在实践中,全国就有很多地方法院、法官按照不分项处理。

甚至,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法理之下兼顾情理,等等。

综上,车险核保人需要熟悉上述情况,车险核保过程中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第三,准确利用各种核保分析工具。

车险核保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各种核保分析工具的准确使用和结果应用,进而事半功倍。如上,核保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子、因素纷繁复杂,充分考虑地去开发一个新产品,亦或是迭代一个老产品,如果像中国足球进球一样难产,公司是否等得了?市场是否等得了?竞争对手是否允许你等?

第四,还需充分考虑各类潜在影响因素。

为人处世都难免百密一疏,更何况在车险经营中还存在很多隐形的风险。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车险核保这里,难防也要提前有所考虑,也要未雨绸缪,也要设法防范。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2)

全面性

如前文所述,核保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所以仅仅做到专业不够,车险核保还得了解市场情况,准确把握市场,才能有效指导经营。

首先,要深入研究同业的产品特点、经营模式、市场策略。

除非绝对垄断的行业(事业),否则竞品分析不可或缺。车险经营自然也不例外。

核保人(部门)在制定本公司的核保政策之前,一定要深入地调研、分析、研究同业。在车险产品同质化的现今,主要应设法研究同业的产品特点、经营模式以及市场策略,进而在同质化中设计自家公司相对差异的特点、经营模式和市场策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客观评估自身整体市场定位、市场认同度。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同的保险主体,其品牌的公众知晓度、认可度不同,其准备金充足度、抗风险能力不同,其经营战略聚焦不同,其服务能力、运维能力不同,其机构铺设、销售渠道搭建完善度不同……核保要紧紧围绕公司整体战略,要做到支持公司战略目标达成,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核保人(部门)还需要充分地自我审视和自我定位,并结合同业研究,因时因地制宜。

第三,要精确把握市场脉搏,找准目标客户,利用优势资源把目标业务“拿来”。

客户买单是验证产品优劣的关键,市场认可是产品的试金石,目标业务颗粒归仓是产品的终极目标。

所以说,车险核保要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市场的风向标;要圈准目标客户,并坚持以目标客户为导向,以客为尊,最后集中优势“兵力”、优势资源,向目标业务发起冲锋,攻城拔寨,克敌制胜。

第四,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市场策略保证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一个分支机构的克敌制胜,一个区域的克敌制胜,一个时段的克敌制胜,虽一样可喜可贺,但一个企业更需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核保人(部门)考虑自身、研究同业,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制定切合市场、切实有效的市场策略,进而保障公司、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的稳步提升。

小胜靠机遇,大胜靠机制。

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3)

灵活性

让听得到炮声的可以呼唤炮火,是很多大型集团公司经常喊的口号。国内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除外)在机构设置上,多采用“总公司-分公司-中支公司-子公司”四级架构,甚至有些公司设置到了五级架构,而且一些公司要求不可越级汇报。市场瞬息万变,战机或稍纵即逝,这样的多层级架构设置,应该说较为不便于对此快速响应、快速应对。

但业务要健康、稳步发展,这一定程度上对核保人(部门)更为灵活,要贴近一线销售,支持业务发展。

首先,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对战局的预判,是核保人(部门)的一个日常。

每日业绩战报,分机构情况,分险别情况,分车种情况,分渠道情况……核保人(部门)都需要认真分析,进而通过数据认识市场。

数据很重要,但数据不是全部,而且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存在人为调控可能,所以很多保险公司要求核保人要适度走出办公室,亲自去市场上转一转、看一看、问一问。

无论是透过数据看市场,还是亲临市场调研,都是为了分析市场变化,进而不待下级机构上报问题,前置地、及时地调整市场策略。

其次,要换位思考,不要本位主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职场,常常“屁股”决定脑袋。

坚持职业原则,坚守岗位职责,坚定核保初心……都无可厚非,但凡是不可矫枉过正。核保人(部门)管控风险确保业务品质的同时,切不可过于本位,也要换位思考,这也是核保灵活性的体现。

第三,要适度灵活,不要墨守成规。

规则是死的,既定的政策是死的,既定的营销战略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时代在变,客户在变,对手在变,市场在变,核保人(部门)也要变,要与时俱进,切不可墨守成规。

第四,业务发展与品质提升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要规模还是要品质,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保险从业人员,包括核保人。

世间万物,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人,并不是仅仅非黑即白两面,或许还有灰度。灰度是代表了一种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灰度是妥协的过程,灰度也是一种和谐的生态系统,它是形而上的,是模糊的、没有边界的,它是中庸,是智慧。

核保人一定要改变观念,要有清醒地认识,业务发展与品质提升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二者之间,或是一种博弈,或是一种平衡,或是一种交融,或是一种相互促进,亦或是一种携手并进。核保很关键,战略很关键。

在车险市场竞争日趋白日化的今天,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做好风险的识别和管控,确保承保品质;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找准业务突破口,有力促进销售,确保公司盈利和业务发展。上述核保的专业性、全面性和灵活性至关重要。

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4)


车险核保流程及注意事项(车险核保的那些事)(5)

本文转自「翌日学堂」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保险理赔知识。

- End -

理赔先知:保险资讯 / 课程优惠 / 知识干货

私聊我即可轻松获取免费课程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