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17分钟入门(5分钟初识冥想)

冥想(Meditation)翻译过来是禅修的意思。一般来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但冥想在现代社会这么流行,并不是因为大家都想要开悟。而是希望,能有一个觉察自己的机会,让自己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在所有常见的冥想形式当中,正念冥想,可能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种了。正念冥想的核心要点是聚焦在当下。当下的所有反应,自己都有所觉察。不管当下这个时刻发生了什么,我只是一个观察者,观察这个发生就好了。因为只是观察,所以我不会对这个发生本身做出任何评判。这种观察者角度的正念冥想,是一种很开放的冥想,随着意识天马行空的游走,对每个发生保持觉察就够了。

既然是开放冥想,那么肯定就有聚焦类型的冥想,这种通常被称为专注冥想。最常见的专注冥想,就是在做冥想练习的时候,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一呼一吸之间,体会自己的头脑,身体,心灵的各种变化。

冥想这么受欢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可能就是给大脑一个休息的机会了。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跑道,各种想法就是跑道上面的运动员。他们争先恐后地奔跑在赛道上,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吸引我们这些场外观众的注意力。可是作为场外观众的注意力就很为难了。要给谁加油呢?支持谁,不支持谁?又要怎么支持呢?结果注意力就在不停地关注每位运动员的情况:谁是第一?谁落后了?那个怎么摔倒了?这个弯道超车了!冥想练习,对想法意味着,运动员请注意,场外新来了一位观察员。对注意力来说,就是这位观众,安静观看比赛就够了,不需要事无巨细各种关注。当运动员和观众互不打扰的时候,大脑终于找到一个时间,可以放松休息了。岁月静好,不外如是。

如果想经常灵感爆棚的小伙伴,也可以来试试冥想。冥想可以帮你把自己的节奏慢下来。随着自己的慢,我们的灵感就有机会来敲门,带给你属于她的礼物了。我们可能经常会觉得别人的灵感逆天,可自己却已经呈现枯竭状态。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每个人的灵感都可以迸发出来,唯一的要求就是请给这个灵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她能够有进来的机会和容身之处。我们现在通常的情况都是太快,太满了。越来越快,越来越满的环境里面,灵感这个习惯性慢半拍的家伙,已经没机会走到你身边,直接和你沟通她的意图了。但如果你愿意尝试冥想的话,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灵感爆发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于,你可能都可以学着如何与你的灵感一起工作。想想看,以后再有工作了,直接和灵感说一声,然后该干嘛干嘛去,过会灵感就提供给你一个绝世好点子,接着你负责落地这个想法,是不是棒呆了?

最常见最被大家熟悉的冥想练习程序是,坐下来,闭上眼睛,静心,冥想。然后问题就来了,大部分初次接触冥想的同学都会发现,坐下来,没问题;闭上眼睛,也没问题;问题是,静心是神马?闭上眼睛之后,各种想法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静心,臣妾做不到啊。那不能静心,又怎么做冥想呢?等我能静心的时候,我再做冥想吧。但这其实完全搞反了。事实的真相是,冥想是达到静心的方法;静心才是冥想的目的。就像你吃饭一样,目的是吃饱了,方法是吃什么。有人说我因为不知道吃什么,干脆不吃了么?饭还是要吃的,冥想也是要做的。

解决办法就是,坐下来,闭上眼睛,然后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奔流不息的想法要怎么办?回答是,什么都不干,随他去吧。这个并不是在说笑,而是说冥想本身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知道原来我们无时无刻会有这么多铺天盖地的想法在脑袋中飘过。当然,我们真正注意到的只是其中很小一个部分,而那些真正被实施了的想法,又是更小的一个部分。冥想的目的就是让你知道你有这么多想法,当你知道了,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并不需要去关注那些想法本身。

冥想17分钟入门(5分钟初识冥想)(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