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

文/紫依

(全文5742字,看完用时5分钟)

在2018年热播的清宫剧中,相信有一部永远是大家心头的意难平,那就是周迅和霍建华主演的《如懿传》。

《如懿传》是一部大型古装IP,当时受到很多人喜爱,现在也仍是大家想要回刷的剧,它的评分也达到了7.5。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

和同期的爽剧《延禧攻略》不同,《如懿传》绝对是个悲剧,虽然讲的都是乾隆时期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正反派刚好颠倒。

我是前后脚看的,中间一度有点串戏,因为佘诗曼的娴妃和周迅的娴妃,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3)

论演员配置,那绝对是豪华的。

男主角乾隆皇帝由霍建华饰演,女主角如懿由周迅饰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错的女演员,比如饰演富察皇后的董洁、饰演高晞月的童谣,还有胡可的苏绿筠,辛芷蕾的金玉妍,李沁的寒香见,张钧蜜的海兰,李纯的卫嬿婉,都各有特色。

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如懿(周迅饰)与乾隆皇帝(霍建华饰),少年时相知相许,而后一路扶持,但最终离心断情的故事。

故事很好看,但结局着实令人惋惜。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如懿去世的那一晚,她那种绝望到心如死灰的心痛感,我还是记忆犹新,眼泪吧嗒吧嗒地要流下来。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4)

如懿,真的是大家心中最大的意难平。

她本不该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梳理如懿的成长轨迹,分析帝后的感情线,看看她如何哀莫大于心死,最后又是如何陨落的吧。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5)

前期——“青樱格格”:有主见,俏皮活泼灵动,与少年郎相知相许

剧中青樱格格一出场,着一身青色衣裳,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6)

当然了,当时40岁的周迅,还演十几岁的少女,还非要穿这翠绿的衣裳,一度被人吐槽扮嫩。

但事实上,这部剧要是换人演少年时期的如懿,我会跳戏的。

因为青梅竹马的情分恰恰是她最看重的,没了这段情,没了彼时乾隆的承诺,她不会那么信他,也不至于后期那么潦倒。

她的姑母乌拉那拉氏.宜修(《甄嬛传》里蔡少芬饰演的皇后),是雍正皇帝的皇后。

青樱身为乌拉那拉氏的女子,又是皇后的亲侄女,和姑母颇为亲厚,姑母常对她进行教导。

“乌拉那拉氏没有前朝的重臣,只有后宫的女人,你我就是要延续乌拉那拉氏的荣耀,不然看你怎么面对列祖列宗。”这是姑母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但是青樱并没有因这句话,而被禁锢住思想,她无心竞争姑母所谓的皇后之位。

相反她俏皮灵动,但又不失大体与儒雅,也敢爱敢恨,追求自己心中所爱,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知相许的人是谁。

姑母让她去参加三阿哥弘时的选秀,希望她当选福晋。

但是她却故意出虚恭,让三阿哥拒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不喜欢三阿哥,仅此而已。

但是青樱与四阿哥弘历却是青梅竹马,二人心意相通、相知相许。

二人常常在城墙上谈心聊天,芳心暗许。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7)

正因如此,弘历的选秀上,青樱才会出现。他也很高兴,当即选定她为嫡福晋。

虽然这一举动遭到了他的额娘(甄嬛)和雍正皇帝的反对,但奈何弘历对青樱也是一片情深,只想要她一人,最终他冒险向雍正皇帝,为青樱许了侧福晋之位。

为什么皇帝和甄嬛反对呢?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8)

因为当时青樱的姑母乌拉那拉氏,已经失势,被皇帝所厌弃,而且说了永生不得相见的话;而甄嬛和她斗了一辈子,正等着靠儿子上位当皇太后。

弘历作为皇帝最看中的皇子,如果嫡福晋是乌拉那拉氏,那么未来会是什么局面,不可预知。

青樱也因为姑母的事情,对嫁入王府一事还存有疑虑。

她心中所爱之人是弘历,但是,如果婚嫁要跟权利地位扯到一起,她担心自己会和姑母一样,不得善终。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9)

而年轻时的弘历,与青樱相约来到了城墙之上,那是他们常常在一起的地方,青樱将心中所疑虑的事情说与弘历听,最终因为弘历的一句,“你放心有我在”,她放下所有戒备嫁入了王府,成为了弘历的侧福晋,并且在后来难过的时候,都始终相信他初心不变,会永远保护她。

在那个时期的女子,有这样敢爱敢恨,敢直面自己心思的怕是不多吧。

在大家眼里,或许这也是青樱吸引人的地方。她好似活在传统中,却又不囿于传统。

中期——“娴妃”稳重加持,却仍不失活泼

在青樱嫁入王府后不久,雍正皇帝驾崩,四阿哥弘历继承大统,青樱等人也应规矩入宫为妃。

可当时弘历刚刚登基,地位不稳,之前受制于皇帝,如今又受制于母后甄嬛,太后对乌拉那拉氏不满,忌惮青樱,于是故意不让她进宫。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0)

于是,弘历以修缮为名,故意不让太后入住寿康宫,而是和太妃们住在一起,以此作为无声的抗议。

而且还主动答应青樱,为她姑母争取以太后名义,住到河北行宫颐养天年。

青樱身为儿媳妇夹在中间,十分为难。

一来婆媳矛盾中,她虽然得到真心,弘历在替她出气,但他们母子离心,对弘历十分不利;

二来她本身的地位就比较尴尬,想维护姑母就等于和婆婆作对,可不管她,她又过不了良心这关。

还是甄嬛狠,为了永绝后患,她给出一个选择题,乌拉那拉氏和青樱之间,只能选一个人活。

她这是在故意对抗弘历的孝心,不想让情敌苟活,不愿意世上同时存在两个太后。

于是,心善的青樱原本想要自己死,因为她既不想让心爱之人为难,又不想让姑母因自己而死。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1)

只不过,姑母却受到甄嬛威胁后选择自杀,并且把生的机会留给青樱。

这时候青樱做了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到现在我还不太能理解。

她出来后,坚称姑母是喜极而死,与太后无关,而且对弘历也是如此说;甚至去求太后,自己愿意改名,不再与过去有关。

这是青樱为了弘历做的第一次妥协,之后青樱被封为娴妃,太后赐新名为如懿。

懿的意思就是一次一心人,代表她和皇帝感情日笃。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2)

如懿在宫中温良待人,从不害人,但奈何后宫嫔妃争宠已是常态,并无法改变,这个时候她的独宠就让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可她却从无防人之心。

皇后与贵妃因为当初选福晋一事,对如懿抱有戒备之心,并不友好,处处想着除之而后快;

太后因为她姑母的关系,也一心想置如懿死地;

但如懿也未曾对她们有过责备之心,她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宫里,她与皇上恩爱如初,如懿每天在被窝里对她的弘历撒娇。

她跑,他便追,她笑,他便陪她笑;

她不开心,他也会细细询问;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3)

在她为别人与贵妃等人有争执时,他也总是会偏向她。

她在郎世宁那里得知,国外都是一夫一妻制时,便很惊讶,却也十分向往地说与了乾隆听。

古时候说这种话可能会被罚,也有可能因为这句话没了性命, 但乾隆却只宠溺地说她,就是爱钻牛角尖。

可见这个时候的如懿与弘历多么相爱啊。

如懿走的时候,还故意拉开了乾隆的梯子,然后笑着离开了。

这个画面就像是夫妻小打小闹,一个敢说,一个宠溺。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4)

但是好景不长,如懿不久之后就遭到了皇后和太后等人的屡屡陷害。

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如懿,即便皇上再宠爱,也不得不顾六宫的非议,毕竟他才刚刚登基,于是如懿第一次被乾隆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但此时,二人仍相知相许,互相挂念。

就算进入冷宫,如懿也未曾有过绝望。

她种花草,做女红,希望在冷宫里也能过诗意的生活,因为她坚信,她总会走出去,总会再见光明,而皇上一定会为她洗刷冤屈,因为“有我在”。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5)

但如懿不知道的是,就算她身处冷宫,对外界仍是一种威胁。各宫嫔妃仍极力陷害她,想让她死于冷宫。

她那时候还不明白,原本她只是单纯想要一人一世一双人,不在乎权力地位,也无害人之心,一直规规矩矩地做事,为何大家都要置她于死地?

因为她的处境不好,也不采取自保措施,连累阿玛也遭到了陷害失去了性命。

直到这时,如懿这才终于爆发,收起了活泼的性子 ,变得稳重,选择了自救的法子,不惜自己服毒,这才得以出冷宫。

此时的她,明白了许多事,再没有从前那般活泼了。

三年的冷宫相隔,使她与皇上之间有了隔阂,但心中都有彼此的人,怎么可能会不和好呢?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6)

皇上给了她安置到了,除坤宁宫之外,最豪华的翊坤宫,还为她亲手研制了绿梅粉。如懿一知道,自己身处冷宫的时候,是皇上一直暗中派人保护自己。

她便放下隔阂,与她的少年郎重归于好。

如懿所希望的是一生一世心意动,与皇上能长长久久,能多长,就多长久,皇上也应允,两人的感情达到史上最好。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7)

二人此后一路扶持,哪怕如懿没有生育,也晋升到了贵妃之位。

后期——“皇后”不断隐忍,再无俏皮,只剩沉稳

在孝贤皇后去世后,如懿被封为皇贵妃,代理六宫事物。

你看,皇上多看重如懿啊。

这个时候,皇上对她说,“朕在在万人之巅上孤单的很哪,朕希望你能陪着朕。”

对于皇后这一位置,如懿是并不在意的,但是她想与弘历生同衾,死同穴,于是她便答应了皇上做了他的皇后。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8)

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幸福的,帝后新婚,大家都在祝福如懿,但是没有人会知道这将是如懿一生悲剧的开始。

刚做皇后时,二人仍恩爱有加,帝后同心。当弘历和如懿手牵手一起站在巅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喜悦,两个相爱的人,历经磨难,终于在一起互相陪伴。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19)

如懿与皇上一同出游江南,他们在那里做了一日的平凡夫妻。想必那个时候,谁也想不到,那将是如懿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在江南他们穿着私服,同平常夫妻一样上街吃小吃,他们一起看烟花,听书,听他们最爱的墙头马上,看百姓的杂技,一起为他们欢呼。

他称她为娘子,她就称他为夫君。

观看的时候,想必很多人会心想,如果这就是大结局该有多好啊。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0)

他们也一同入了画像,彼时,他们眼里全是彼此。

弘历拉着如懿的手对画师说,看他与皇后如何相看两不厌。

可是,他食言了。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1)

当弘历如愿把自己一直想得到的心爱之人推上皇后之位时,实际上他对如懿的执念也就结束了。

这也是为何,如懿的悲剧正在开始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从儿时起,就一直求而不得。

想当初,如果不是如懿(当时的青樱)忤逆姑母的意思,想方设法拒婚当时风头正盛的三阿哥,那么弘历早已失去所爱之人。

那时,他连跟哥哥抢女人的资格都没有。

而他明明按自己心意选了青樱做嫡福晋,可是却愣生生被母亲甄嬛指责,被父亲雍正撤回重选,于是他只能冒着放弃皇位继承的危险,为所爱之人求得侧福晋的位置。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2)

没办法啊,没有甄嬛,没有父亲的赏识和宠爱,就没有他的帝位,何谈自主选择?

哪怕后来他当了皇帝,皇后之位也是父亲当初钦定的人选。

而青樱,却被滞留在王府不得进宫,就连封号,他都必须顾忌别人的感受,只能让她住在偏远的殿宇,然后遵守规定,以嫔的身份入宫。

而他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甄嬛,甚至连自己许诺的乌拉那拉氏在行宫颐养天年一事,也要从中作梗。

而后,如懿被害打入冷宫多少次?

他能怎么办?

他连公开的袒护都不敢,甚至还必须做到雨露均沾,故意疏远如懿方能保她平安。

所以,与其说他是对如懿专情的帝王,不如说他只是对皇后之位的执念,他想拥有的正是这种掌控权。

他变了,而如懿还是一如既往的天真。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3)

皇上单纯因为令妃(李纯饰)的挑唆,就相信如懿与凌云彻之前并不单纯,对如懿心有疑虑,再也不似从前那般信任。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4)

都说帝王是多疑的,果不其然,五阿哥永琪的死,寒香见被如懿奉旨灌下红花汤,不能生育,包括如懿自己孩子的夭折等等,皇上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全都怪在了如懿头上。

而如懿连一声辩解都没,就被皇上冷眼相待,冷言相告。

最让人心碎的莫过于寒香见一事了。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5)

因为寒香见心有所属,他再次对求而不得的人,求之若渴,甚至他去要求如懿作为皇后,要替自己去做思想工作,因为“他有了爱情的感觉”。

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的,曾经的挚爱,如今在如懿面前说自己这么多年来又一次动心了;而且他还因此打了如懿一巴掌。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6)

这时候皇上称她为皇后,而非如懿。

这个冷冷的称呼,让她心凉了许多。

于是如懿也任性了一回,在有一次迈出宫门的时候,她故意先迈了左脚。

(古代以男子为尊,在宫里只有皇帝走路可以先迈左脚。不得不说,剧里这个细节很好。)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7)

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如懿是被陷害的,唯独皇上不知道。

宫里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地劝说帝后和好,但二人彼此都不领情,皇帝是因为猜疑,而如懿是因为她已经心寒了。

后来如懿又同皇上一起南巡,但皇上却与青楼女子共处一室,一起嬉戏歌舞,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对他名声影响很不好。

如懿秉承着最后的情分,与皇后的本分前去劝皇上,但换来的却是女子的不屑于顾,还有弘历的讽刺,居然他又一次打了如懿。

如懿这回是彻底心寒了,便在这里断了发,以此来祭奠,逝去的青樱与弘历的这份情。

皇上当时只觉得如懿疯了,不可理喻,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8)

青樱与弘历少年时的情深义重,但现在两两相望,唯余失望。

曾经的承诺还在,只是无法兑现了。

末期——被夺册宝,如同废后,帝后离心,终结一生

乾隆皇帝是多么爱面子的一个人啊,如懿当场断发后,他一怒之下便收走了皇后册宝,禁了她的足,还在她在位期间,封了卫氏为皇贵妃,这让如懿如同废后一般。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29)

后期的如懿,眼神哀伤,心如死灰。

当她得知自己身患痨症许久,只剩下几个月的时光,也丝毫不在意。

她只想,在最后的时光里做好最后一件事,让恶人卫嬿婉受到应有的惩罚。

可以说,如懿一旦狠起来搞事业,那是几乎是天下无敌手。

只不过这么久以来,她不屑于争,不愿意争辩,因为她只要自己在乎的人相信自己,心里有她就行。

在这几个月里,如懿看淡一切,并不想追究往事。

什么后位、恩宠、权势,如懿全都不在乎,唯将她的情分尽到了最后。

如懿几乎从未笑过,她早已经不是从前的青樱格格,身上也再无那俏皮的影子。

这个时候她才彻底明白,原来少年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两相厌的地步,一切都是会变的。

少年时她读“兰因絮果”只觉得惋惜,但现在她却明白了花开花落自有时,人来人往自由去。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30)

少年时的“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也化为了虚无。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31)

如懿沉冤得雪后,皇帝命人把皇后的册宝送回,她不收;

皇帝前来看望,她避而不见;

皇帝主动拉下脸来求和,她视若无睹。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32)

直到如懿死后,乾隆皇帝才发现,她竟然连一句话,一封信都没有留给自己,这才幡然醒悟,痛心疾首,明白是自己辜负了如懿。

他收拾遗物的时候,才发现只有一张被割裂的画作。如懿在临死前,特地把自己的画像部分,从两人唯一的合影中剪下来,烧掉。

如懿改变了想法,她再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少年郎同框,不愿意做他的皇后,不想和他葬在一起。

知道真相的皇帝,选择尊重她的意思。

既然破镜难圆,那就只能放手让她走,他并没有将如懿的丧仪按皇后制度办理,只是草草了结,塞到别的妃子墓穴。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讽刺。

如懿传好像始终牵挂的是如懿(如懿传帝后情成为我心中的意难平)(33)

结语

迟来的深情终究不能改变什么,如懿还是去了。

青樱和弘历也早已去了。

如懿留给皇帝的,只有那一缕乌黑的断发。

最是无情帝王家,如懿生在帝王家,也死于帝王家,终究是没有达成她的一生一次心意动。

如懿这一生,只一心一意对待过乾隆皇帝,从未有过谋求算计。

但最终换来的,却是与她的少年郎离心的下场。

即便她当了皇后,最终也没能与她的少年郎生同衾,死同穴。

她温暖了整个后宫,却没有温暖自己。

希望她的离去,是自己真的解脱了、自由了吧。

那么,读完这些,如懿是否也是你心中的意难平呢?

我是紫依,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