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什么现象(三个和尚有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什么现象(三个和尚有水喝)(1)

文/邵洪强(安然)

突然之间想到一个故事,小时候经常听,不管听多少遍,还是喜欢听。可能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可能是。。。。。。

还是来讲讲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从前那有座山,一座很高很荒凉的山,山上有座庙,一座很破的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一个胖和尚,一个瘦和尚,外加一个年纪相对大点的老和尚。这几个和尚呢,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比较懒。懒成什么样子呢?就是和尚的基本功,念经、撞钟他们都不好好的做,成天就睡觉,捉捉虱子,晒晒太阳。想来也是呀,这么一个荒山,怎么可能香火鼎盛呢。没了香客,那和尚就更没事情可做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靠着以前别人香客所供奉的香火钱来度日。

但这做了和尚,吃水还是必须的。早晨起来洗脸、烧饭、饮用,都需要水,可是水却在山下,离他们的庙宇很远很远,于是三个和尚就合计了,怎么才能喝到水呢?他们想出的主意是一个和尚下山挑水吃,一人分一天,一个礼拜每人两天,还有一天没谁挑水。施行一段时间后,他们觉得这个方式不怎么可行,于是推翻了,又想出了两个一双下山扛水,但是两个和尚扛水又出了问题,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都不能很好的协调好,于是大家又都罢工了,没了水,几个和尚都歇菜了。一只老鼠倒活跃了起来,爬上窜下,终于有一天,踢倒了敬菩萨敬神的蜡烛,烧了幔帐,引起了大火,烧了整个寺庙,于是他们一无所有了。

故事本该到这里结束了,可能这几个和尚就应该到其他的寺庙去修行,或者云游了,但是这几个和尚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使自己的寺庙被毁,于是他们重修了庙宇。在挑水这个问题上,他们在山上装了铁葫芦,一个和尚在山脚下舀水,一个和尚在山上把水桶用绳索拉上去,另外一个和尚把水桶从山边提到庙里。这个结尾讲的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团结就是力量。

而今天我要延续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话说是这几位和尚终日在庙里念经撞钟,便觉得太清净无为了。这日,庙里接到一纸任命,任命本庙的年纪大一些的和尚为本县的县令,只是县城就这么一座山,山脚下的农民寥寥无几,县民生产总值也少的可怜。但就是这样,这老和尚就卷着铺盖次日就上任了。在上任前一天的晚上,老和尚说:“我要到县城里去做官了,我这官一定要做好,我要让整个县城都是我们的信徒,我要让我们的县城壮大,最重要的是我要让我们的寺庙香火火起来,香客多起来,最终解决本寺庙的吃水问题,于是第二天,老和尚下山了。

山上只剩下一个胖和尚和一个瘦和尚。他们越发的感觉到孤独了,原来有老和尚的时候,老和尚晚上还经常给他们讲好多故事的,可现在只有这两个和尚孤灯念经了。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几天,突然有一天,寺庙收到一封来信,说是来自名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的,而在通知书上赫然的写着瘦和尚的名字,说这位瘦和尚被这所学校破格录取了了研究生,瘦和尚高兴了一夜没合眼,把准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准备上路了。

胖和尚自然是要送的,他把瘦和尚送到山边,瘦和尚一下抓住胖和尚的手,忙说:“胖和尚,今天我就要出去求学了,我们三个走了两位,只有你今天还驻守在庙里,希望你能把菩萨供好,把寺庙打理好。我学成一定回来的,回来运用我所学的知识,让我们有水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有水吃,等着我。”说完就一摸鼻子就下山去了,把胖和尚留在了山上。

是的,瘦和尚也走了,只有胖和尚还在这破庙里。晚上他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老和尚和瘦和尚都去谋求自己的发展了,而我胖和尚却还在这,我不能永远这样了,我也要出去谋生。

这胖和尚一刻都不能停留,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寺庙整理了下,然后锁上门,就下山了。胖和尚到了集镇,饿的发慌,看见有个包子铺,一连买了不少的包子,可能饿的时候什么都是好吃的,一连吃了8个大包子,花了他16个铜板,再看看自己所剩的钱也不多了,后来回忆起刚那包子也不怎么好吃,还没有他在寺庙做的素包好吃的,于是他就开了一家“和尚包子铺”。

没开张几日,生意好得不行,也赚了不少钱,于是他想扩大再经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一连在这个城市开了6家分号,每家的生意都好的不得了,于是想一起联盟的也来了,自己扩大连锁也越来越多了。“和尚包子铺”这个品牌也越来越有名气了,半年走出了本市,一年走出本省,二年走向全国,三年冲出世界。而这胖和尚也成了响当当的人物,于是报纸杂志都来采访他,连国家电视台都为他做专访,要了解他的创业全过程。

这日,胖和尚西装笔挺的往摄像机镜头前一坐,然后大谈他的创业经。

“饮水要思源,我今天的事业都得益于我以前的工作单位,某某山的寺庙,我们那个时候苦呀,常常半年都发不出工资,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这水却要到山脚下才能有,原先的好单位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我们单位破落了,寺庙领导走了,离开了本职,离开了本业,我很想他,老和尚,你现在还好吗?寺庙的瘦和尚见单位混的不怎么样,也出外充电了,我也很想他。

他们都说等到合适的时机会回来重建辉煌,我想这天应该到了,我要回去建设我们的单位,当然我们当时都商定过一件事情,常话讲“‘致富先修路,生活先有露”,是呀,我们要有甘露,我们要水来滋润养活我们。。。。。。”

胖和尚没有食言,做完当天采访,就乘车回到了他原先的单位——寺庙。在山边,他看见有两个人在等他,定睛一瞧,正是那老和尚和瘦和尚,他们三个和尚相拥在了一起,痛哭成涕,时而又狂笑不止。

是的,他们三个都受了苦,也都有了回报,看到了昔日的同事,又怎么能不激动而涕呢?

老和尚做了县令,依靠当地的优势,发展了旅游资源,使当地的财政收入翻了几番,现在当地成了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老和尚因势利导,将旅游定了主题——佛教文化游,开发了他原先单位的资源,于是香火鼎盛,后来他们在原来的小寺庙的边上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佛教大殿。

瘦和尚上学了,保送出了国,研究起经济,佛学,并有机的整合到了一起,于是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配合好老和尚做好佛教旅游的实施工作。

而这胖和尚回来之后,斥资三个亿,将老和尚和瘦和尚的设想成为了现实,这里的旅游更加的红火了,并使当地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当然他们的工作和运作一度成为别人效仿的依据,但是却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超过他们的成就。

当然这三个和尚分别得到了国家的表彰,老和尚得到了金质为人民服务劳动模范奖章;瘦和尚得到了突出创新贡献奖,而胖和尚得到了经济十佳人物奖。

而他们原先的小庙却得到了保护和重修,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而在小庙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滩和水,并修了高档游泳池,对了那里还有一水库。哦,是的,几个和尚再也不用为谁挑水而烦恼了,这里有的就是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