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锋汽车内饰(延锋成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企业)

北京延锋汽车内饰(延锋成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企业)(1)

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这将是诞生在中国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内饰企业。

12月2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延锋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延锋饰件”)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简称“江森自控”)已将双方下属涵盖17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生产(含研发)基地纳入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延锋内饰”)。“公告中提到的业务已基本整合完成。”12月11日,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战略研究师赵小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延锋饰件本身的内饰规模很大,加上江森自控全球内饰业务,据估算,延锋内饰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供应商。”

■延锋与江森在华整合全球内饰业务

从华域汽车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出,其早就与江森自控达成整合自身全球内饰业务的协议。

2014年5月18日,延锋饰件与江森自控签署汽车内饰业务全球合作框架协议,拟于2015年3月,开展全球汽车内饰业务重组。其中,延锋公司将下属的53家生产(含研发)基地及江森自控将下属的40家生产(含研发)基地分批、分步纳入新公司——延锋内饰。最终,延锋饰件和江森自控将分别持有新内饰公司70%和30%股权。

基于全球内饰业务重组需要,双方首先于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投资公司,该公司成立时名称为“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上海)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其次,延锋内饰收购了SkyFaith持有的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12.5%股权;最后,截至今年11月30日,双方下属的涵盖17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饰业务整合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采访中,赵小艳对记者说:“延锋饰件和江森自控的客户资源都比较稳定,资源整合肯定是有优势的,必然发挥1 1>2的效应。”

北京延锋汽车内饰(延锋成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企业)(2)

■有利于江森扩大在华内饰业务

“目前江森自控正在进行座椅和内饰业务的战略调整,一是与延锋饰件成立合资公司延锋内饰,把内饰业务并入新合资公司; 二是座椅业务正在组建独立的上市公司。”近日,江森自控RE-CARO汽车座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江森自控非常重视新合资公司,其董事长及部分高管都是从江森自控直接委派的。该负责人坦言,江森自控与华域汽车在座椅业务上有20多年的合作历史,双方都有意向把自身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

12月15日,现代岱摩斯中国汽车座椅销售担当江炜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江森自控与华域汽车在内饰业务上合作,无论延锋内饰这家投资公司未来如何变化,对江森自控扩大在华市场份额都很有裨益,至少能够进入上汽集团合资品牌如上汽通用的配套体系。

■华域汽车国际化纵深发展

此次全球内饰业务重组,标志着华域汽车的国际化战略“越走越强劲”。

据悉,未来延锋内饰将密切跟踪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互联发展趋势,加快智能化饰件等汽车内饰前瞻技术领域研发。在现有汽车饰件技术基础上,运用多元技术,实现汽车饰件与电子器件的完美融合,成为人-车-网互动互联的重要载体,为全球整车客户提供增强用户体验和提升乘员感知的智能化产品。

该方向与华域汽车总经理张海涛所说的“将资金、管理资源聚焦于核心自主业务和内饰、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增长前景佳、深度合作的合资业务,逐步退出部分非重点合资业务(尤其是无法实现国内市场整合及国际化发展的合资板块)”非常贴合。

更有分析人士预测,延锋内饰将使华域汽车的国际化拓展得更深、更远,预计未来几年销售收入将实现5%~10%的增长,成为华域汽车新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点评:

华域汽车的整体战略布局十分清晰,成为国际化的零部件供应商是其不懈的追求。延锋饰件与江森自控完成全球内饰业务重组后,从规模看,全球没有第二家独立汽车内饰企业能与之比肩。此次重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的增强,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树立一个榜样。

汽车零部件企业运用金融资本手段,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让自身营收及资产规模呈几何数增长,实力增强固然是好事,但也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与产品,勿忘本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