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

这些学术圈“边缘”的博士,凭什么月入百万?

来源:本文转载自青塔人才,已获得授权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人红是非多,博士也不例外。

当越来越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博士开始在网络上“抛头露面”、争相当起网红,关于他们不务正业的争议也纷至沓来。

但是,博士当网红其实有着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做科普工作时,他们利用自己专业方向的知识储备,引经据典,刨根问底,能够真正把一件事讲透讲清楚。

可以说,不是博士争相去当网红,而是博士选择网上科普后更容易红。

“清华第一段子手”

毕啸天毕导,人称“清华第一段子手”,在B站,毕导拥有460万粉丝,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数理化狂热爱好者”;在知乎,毕导拥有近200万粉丝,个人简介只有一句简单的“对世界充满好奇”

网友对他的收入更好奇。根据网友爆料,2020年,“毕导”公众号的一条推广软文报价高达37万,月入百万,只需要每月撰写三篇稿子。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1)

如果说科学本身自带“生人勿扰”的属性,那毕导的科普总是能把科学拉下神坛,他关注的往往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毕导的出圈神作《困扰10亿人的拉屎压水花问题,我给出了最科学的策略!》,科学地从屎的性质、水的条件、人的姿势三个方面分析得出拉屎压水花的最优方法:当马桶中的水粘性大、表明张力小时,我们以动态相切的姿势拉出一根锥形尖头的细短屎时,溅起的水花最小。

把这么俗的选题研究得如此清新脱俗,毕导实乃博士第一人。

还有类似“一根雪糕到底能舔几口?”“薯片掉地上到底能不能吃?”“可乐放多久会没味儿?”这种生活中一般不会关注但是看到又会很想知道的选题,毕导也能写得像论文一样,一本正经地解答。

17年,化工专业在清华读到博三的毕导休学,创业自媒体,活跃于知乎、B站、微信公众号各大平台,如今在自媒体做得小有成绩后,他选择回到清华,接着读博

毕导并不觉得自己只是个简简单单的段子手,作为科普工作者,他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格物致知,将一般人关注不到的生活琐事“科学拆解”,真正做到有“科”也有“普”。

加群,生化环材也能实现财富自由

认为科普简单,正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科普的原因

之前知乎上有个热帖:如何看待曾经的「天才神童」袁岚峰,现在也只是做简单的科普工作?这算不算是一个方仲永的悲剧?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2)

帖子中提到的袁岚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和初一的课程,14岁考入中科大化学物理系,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进行了博士后研究,题主称之为「天才神童」确实不为过。

在公众眼中,拥有“开挂”般的人生,袁岚峰理应继续搞些高精尖的研究,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到黑,发顶刊拿国际大奖,选择简单的科普工作实在是“大材小用”。

面对质疑,袁岚峰本人也亲自下场、正面回应:不少人对科普的价值和方法论一无所知,认为科普简单这种想法的存在也正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科普的原因之一。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3)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把科技创新比做“通天塔”,科学普及就是“塔基”,“塔身”自然是离不开“塔基”的。

但是在大众眼中,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极不平衡的“两翼”:“一只是雄鹰的翅膀,一只是老母鸡的翅膀。”科学普及者的社会地位远不及从事科技创新者。

袁岚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其问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不如问科普的缺乏对科学界有什么坏处。”对于当下科普中存在的两类毛病——“有科没普”(过分专业化,没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有普没科”(伪科学,胡编乱造),袁岚峰表示公众需要“既准确又生动”的科普。中国科学界在社会上得到的承认远低于应得的承认,要扭转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就得靠科普。而科普更需要专业人士来做。

2018年7月,袁岚峰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2019年1月,入选“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019年12月,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评选的科技传播优秀个人奖。2020年9月,入选“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4)

袁岚峰的微博账号“中科大胡不归”,现有粉丝280余万,他的科普视频深入浅出,累计播放量以亿计,涉及量子信息、引力波、黎曼猜想、黑洞、新冠疫情、碳基半导体、北斗等诸多领域,降低了普通人理解科学的门槛,让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生物”

在微博上凭借科普吸粉千万的《博物杂志》,皮下是一位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辰亮。上至飞鸟,下至鱼虫,无论网友提问什么奇怪的生物,甚至于传说中的“水猴子”,影视特效中的生物,他都能给你鉴定出来。

他个人抖音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开通7日,就凭借发布科普视频“鉴定网络热门生物”,吸粉100万 ,成为科普短视频方向的现象级人物。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5)

大多数的科普视频门槛高、冗长枯燥,而小亮的科普视频则通俗易懂,接地气说人话。没有华丽的分镜,不讲究剪辑,只是用手机拍拍花鸟虫鱼,配合一口“京腔”,几分钟能给你介绍数十种生物,很容易看进去。

外人说他“无所不知”,他也诚恳地说,只不过是挑自己会的问题回答。不过,无论是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他都会再三确认后再回复网友,犯了错也会第一时间出来承认错误并纠正,绝不敷衍了事。

他曾出书写到:“科学并不等于晦涩,坚持、学习、钻研也并没有那么艰难,兴趣是打开所有大门的钥匙。无穷小亮现在就要做一把钥匙,打开人们心中那扇名为‘科学’的大门。”

很多人觉得考上国内顶尖名校,如果不搞高精尖缺的研究,而是“屈尊降贵”去做常人都能做的科普工作,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但实际上,他们远远低估了科普本身的难度和价值。

好的科普需要大量的求证和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科普本身是对真相的追求,也是对谣言的打击。当越来越多高学历的科普网红受到欢迎,或许知识的春天就来了。

青塔人才(公众号:cingta-job)提供各大高校科研人才招聘启事,也长期关注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发展等内容,帮助青年学者以更高的视野和更新的思路获得更快成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6)

数字经济智库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7)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8)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博士论文含金量(轻松阅读这些学术圈)(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