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为什么要时间管理(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好时间管理,就能享受工作和学习,能掌握每一天,就能掌握一生时间管理作为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科学运用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管理者为什么要时间管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者为什么要时间管理(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管理者为什么要时间管理

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好时间管理,就能享受工作和学习,能掌握每一天,就能掌握一生。时间管理作为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科学运用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定义一个人是不是管理者,不能看他有没有下属,而该看他除了执行命令,是不是做了影响企业经营的决策,是不是做出了贡献,是不是承担了对应的责任。

既然管理者对企业的整体经营和效益会产生影响,那么管理者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决定了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创造效益最大化。

在我们开始讨论管理者如何做好时间管理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管理者的时间都包含哪些类型。

一、了解时间管理是管理哪些时间

在职场中,管理者的时间通常包含以下四个类型:

第一类:领导占用的时间,用来完成上级指示的工作;

第二类:组织占用的时间,平级伙伴需要支援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类:自己占用的时间,管理者原本要做的事情;第四类:外界占用的时间,用来满足顾客、客户、供应商、主管部门的需求;

第一和第二类时间是作为组织成员不得不服从和执行的时间,第四类时间是企业为了生存、经营不得不满足的时间,如果不满足,那企业可以关门大吉了。那么第三类就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也是可以来进行规划的时间。

二、诊断时间

清楚自己的可规划时间后,开始着手对时间进行诊断,看看自己一天的时间都是怎么消耗掉的。

01记录时间

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在什么时候记录呢,就在你做事情的当下立即进行时间消耗的记录,而不是在事后凭借记忆进行补充记录。

时间 事件

9:00-9:10 当日工作计划

9:10-9:20 解答部门人员的问题

9:20-9:45 撰写报告

9:45-9:55 处理手机消息

9:55-10:00 接电话

10:00-10:10 休息

10:10-11:00 项目沟通

(示例)

一份时间记录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就在于管理者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时间记录进行自身迭代和调整。通过这种「记录-反思-调整」的方式,让管理者的时间管理逐渐变得有效。这种闭环必须持续稳定做下去,不然管理者最终依旧会回到无效时间的状态。

02分析时间

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那么作为管理者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管理职责并同时创造最大价值。

在记录的时间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时间处理的是不属于你管理职责的内容,或者说没有产生管理价值、价值较小或者价值该由其他人来创造的。那么这些没有创造太大价值的时间或者该由别人创造价值的时间就是需要去调整的,下次面对同样的情况需要果断的拒绝或者停止。

在时间分析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去发现自己在哪个时间段的工作效率最高,那么就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去完成。同时可以根据管理者自己或者工作伙伴的情况去统一调整工作的安排,将同类型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处理,而不是分时分段的处理。

三、提升管理者时间价值的方法

01 搞清楚猴子到底属于谁的!

“猴子理论”是由威廉•安肯在《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中提出的,该理论把责任或者任务比作猴子,管理者要明确清晰的分辨出“猴子”的所属者是谁。

在我们分辨出猴子之前首先要熟悉自己的职责,自己在什么角色下需要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都属于管理者要在“自己占用的时间”范围内去完成的。定位清楚自己的事情之后就可以结合时间记录得出,管理者在自己占用的时间里,花了多少时间去处理原本应该属于下属或者其他人的任务。

工作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场景:

当下属向你请示的时候,如果你的回答是“我想一想,一会儿再告诉你”

不久之后,下属就会又跑来问:“领导,这个问题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本来这个问题是需要他解决的,你应该去检查他完成得如何,可现在变成了什么呢?现在是他来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是他在检查你!于是,猴子就跳到你的身上来了,而你也成为了下属的下属。

当管理者非常忙碌,员工却很闲的时候,管理者就需要反省了,你是不是背了下属的猴子。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员工能力不足,还是标准流程制定不到位,还是辅导培训不到位,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02 学会分配及授权

很多人喜欢把工作全都压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自己擅长和熟悉的。一是觉得自己经验更丰富做得更好,二是觉得教下属太慢,还不如自己做效率高。但这样只会限制组织的人才培养和提升,同时也会陷入管理者越来越忙,下属闲、成长慢的恶性循环,所以要合理的因人制宜的分配任务。

再者就是授权,任何一位管理者都不能独自将整个部门或者整个项目的所有工作完成,也不可能独自对所有的事情做出科学的决策,所以需要找到适当的人来进行授权,让他人对工作进行分担。授权是因为完成工作目标需要,并且一直伴随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