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池岩的鬼畜的声音(尖叫之后的空白)

昆池岩的鬼畜的声音(尖叫之后的空白)(1)

导演:郑凡植 类型:惊悚

嘘,请噤声。

胆大的,跟我来。

昆池岩,一个废弃已久的精神病院。据当地居民传说,因昆池岩里面的病患陆续离奇死亡,这座精神病院在20世纪90年代时被迫关闭,而昆池岩的院长和医师疑似曾对病患疯狂施虐……昆池岩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线。相反,废弃的昆池岩似乎拥有无限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追求刺激探险的人。关于昆池岩,有的人透露曾拍到过鬼影,有的人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有的人完好无损的活着出来了,有的人却在里面离奇失踪。一群年轻人出现,进入昆池岩一探究竟。他们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向观众直播昆池岩里面的一切。

不得不说,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让人身临其境。观影时自己仿佛就是直播团队中的一员,亲身感受房间的每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使用了Go Pro摄像头,一个拍摄环境,一个记录演员的表情,让探险的真实体验感极强。

前半部分气氛的渲染很成功,昆池岩的神秘感和探索者的欣喜若狂有力地锁住了整个剧情。

后半部分,当主人公看到鬼的时候,一般的电影都会安排尖叫,但是昆池岩的演员却极力屏住呼吸,用压抑的、变形的面部表情来宣泄恐惧和绝望的情绪。

尤其是女生三次用手电照射鬼的镜头,运用了美国黑色电影的布光方法,让人和鬼陷于一片黑暗,只有手电的光线所照之处能够视物。女生疯狂手颤抖的手摸索着身后门栓,眼睛却紧盯着不远处的鬼不敢移开,急促的大喘气把恐惧推向了极致。

昆池岩的鬼畜的声音(尖叫之后的空白)(2)

但是,画面的过于仿真也许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就如电影里不下三次使用卡顿,也许是想表达直播时遇到了非自然现象导致网络的卡顿,但是过多的卡顿或者说完全卡住的画面就会像摁下了暂停键一样,显得分拖沓。如果画面制作成画面和声音不完全卡住或者做成拖卡的效果,也许会更加真实。

另外,影片的情节设置上出现了好几处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

在整部剧的转折部分,最有经验的女生夏洛特的崩溃仿佛拿走了整个团队的理智,并推动情节走向鬼片老套路。

空柜子抓人手、轮椅自动滑动、人被不明生物拖走和鬼打墙、附身等等老掉牙的传统套路之中,让原本紧凑的节奏变得凌乱无趣。这群探险者表现出的既不相信鬼,又要招魂、想拍到鬼的心理是非常矛盾的。

第二

为了利益难道真的连命都不要了?但那群男生分明就十分胆小,很难说清他们当时继续探险的想法。

队长的那句“继续探险,不然小心我弄死你”最终也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团队之间的利益关系模糊不清。

再者,在昆池岩外的队长明明看到视频里的队友出了事,自己还要进去继续拍。能够作出这种行为的,要么就是不怕死只爱钱,要么就是看到这些超自然现象而渐渐变得神智不清、神经质,最后强制性冲进了昆池岩拍摄。但显然,进入到昆池岩的队长和其他人一样感到害怕,所以这一点很不符合逻辑。

第三

一直支撑我看完整部影片的其实是关于昆池岩背后的真相和历史。

一直想去的402室到底发生过什么?校长和那些病患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乒乓球声音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但是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没有看到这些疑惑的答案。全员死亡之后影片就立马结束了,对影片前一部分制造的悬念一分一毫也没有解释。

昆池岩的鬼畜的声音(尖叫之后的空白)(3)

院长、职员和精神病患者们的合照

然而对于关键情节置之不顾的手法并非成功的留白。制造悬念之后就一直悬着了,导致情节彻底断层,对昆池岩的塑造最后也只能是简单的“鬼屋”二字,一开始那个极具悬念的精神病院直到最后仍然极具悬念。那么,探险的意义在哪里?最后也没能揭开昆池岩的神秘面纱。

鬼不一定要突然出现才能吓人,其实那些看不见的,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恐惧的来由。

鬼不一定要披头散发穿白衣,我们也不一定要把鬼赋予某一个可怖的、畸形的、传统的模样,它们完全可以和人一个样。就如昆池岩里面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或许曾遭受过非人般的虐待和迫害,我相信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畸形和仇恨一定比鬼的形象的塑造更加有戏剧性。

《昆池岩》最终还是败给了传统,它称不上亚洲鬼片的突破,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叙述一个鬼屋探险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历史依托,没有故事内核。可以说,它写的不仅可以是昆池岩,它还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栋传言闹鬼的屋子。

或许真实的画面给予了《昆池岩》的“爆米花雨”的效应,但是尖叫之后,一切又归于沉寂。看完影片,会有一些难以言说的空虚感,那是《昆池岩》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巨大的空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