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

(头图源自《长沙年鉴1987》)

文/胡国平

乘着春日的阳光,欧阳老头总喜欢到河边上,独自在景色如画的风光带上走走。习惯了,这河边头,有他挥之不去太多太多的情结。

每次坐车到轮渡码头下,公交车都会报站,欧阳老头总会有点小小兴奋,下车后总要再看看这站牌。是啊,若不是这公交公司的站牌,谁会记得这马路对面,曾是人头攒动的长沙港客运码头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

摄影/胡国平

横过马路,沿台阶穿过林荫,江边花岗岩护栏旁,他总是不自觉地俯首看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哎,曾经的辉煌鼎盛,曾经的人流如织,早已是灰飞烟灭,留下这绿草茵茵,透着斑驳阳光的小道,修长,孤零零地,一直伸到视线的尽头。欧阳老头有点伤感,一屁股坐在石凳上。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3)

河边头呷茶纳凉的光景

他是“老码头”了,见证了七二年湘江大桥落成之后,长沙轮船客运码头从小西门迁往湘江大桥以北的全过程。那时,沿江风光带还没修好,就在他坐的石凳子这一线沿江林荫土坡道上……

丛林杂草中生长着几棵参差不齐的樟树,靠江岸边河堤上有米把高的麻石护栏。护栏外,河床下边裸露的坑坑洼洼泥淖中,排排柳树倒是蛮高大,高过这河堤上的麻石护栏。河岸倒挂如伞的柳枝随风轻舞,樟树上的小鸟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向远方飞去。

八十年代初,尽管风光带还没修好,但这河边头早已是附近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每到夜晚,这里就特别热闹。沿江大道靠东马路边,基本上都是住着长沙港的职工。

盛夏夜晚,有些闲来无聊的家属,就弄几张靠椅,或竹子的,或塑料的,或红或蓝,摆在灯光摇曳的树影下,供人们休闲纳凉。还配杯热茶,每个人收个三五角钱。怕就怕那些谈情说爱的,出了这三五角钱,把这靠椅搬到那喵黑的地方,嘻嘻哈哈打情骂俏去了,把靠椅折腾得都烂得快些。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4)

如今的湘江岸边依然是市民纳凉休闲好去处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5)

水厂初建之迷

欧阳老头站起来沿着林荫小路向北前行,一路上,以前的单位建筑都拆了,只有眼前这自来水公司的水塔岿然不动……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6)

摄影/胡国平

他记得,1984年左右,每次船泊进港,站在驾驶台的他,远远地看见水厂那施工现场用红砖砌了个几米直径的大围墙,上面还有一道近五十厘米宽的钢筋水泥穿梁箍着。

可待他下几个航次回来,这大围墙又不见了,欧阳老头真纳闷了,搞不懂了。过了几个航次,这红砖围墙在现地方又砌起了,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复始……哦,这原来是沉井施工法。

这水厂截去了风光带的一段,为保证市内用水安全,这里还围起了栅栏,栅栏里栽了许多花草,环境蛮安静。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7)

渐行渐远的轮渡公司

绕过这水厂,原来这里是市属轮渡公司,有栋四层办公大楼。实际上,它的一线生产均在中山西路口,如今万达广场对面河边上。那时桥没建好,过河办事都是靠轮渡,从市内到溁湾镇广大地区及裕湘纱厂、造纸厂、长沙酒厂,均在此候轮上船。票价记得是一角钱,很多人为了省几分钱,买个五分的票,坐船到水陆洲(即橘子洲)。

那时水陆洲西向小河里,有座水泥钢筋结构的小桥,非常简单,连护栏都没有。但搭船过河的人们,就可顺着这小桥走到溁湾镇大堤上。只是每年涨水季,水陆洲就淹了,洲上的居民、企业停工停产,全力以赴抗洪抢险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8)

1968年建成的湘江便桥, 摄影/余志雄

轮渡公司还有几条烧煤的简易客轮,大都只跑跑短途,即到丁字湾、铜官、靖港、乔口这类地方,票价四角到八角不等。这周边十里八乡的农民兄弟,挑着箩筐,提着麻袋,或者是到长沙走亲访友的,无不起早贪黑赶来搭船。那时只有水路,所以轮渡公司业务特别繁忙。

考虑到有汽车要过河,轮渡公司还有一艘顶推轮,顶一艘比四百吨风节驳还小一点的钢铁平板船。这平板两边有护栏,为防滑,铁甲板上横向焊上了许多六码丝。那平板船不大,小车一次顶格也只载得上十辆,要是解放牌汽车装得四五辆就不得了了。所以,那时候这中山西路口码头不仅有人候轮,还有许多汽车在排队候轮。

轮渡公司是市属国企,1972年10月,湘江大桥一通车,它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当年轮渡公司不归长沙港务局管,八十年代初它们曾想与安乡相关单位联营,经营长沙至安乡线,但轮渡公司无跑长途的经营权。于是在市政府,省航运局协调下,轮渡公司所有经营场所划归长沙港务局。而轮渡公司的员工全部并入了长沙公共事业局,有的就归到了公交公司,连那汽车渡口,后来成了长沙客运站一个旅游码头了。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9)

1979年11月27日,长沙港 图源/湖南日报、湖南水运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0)

安乡大佬的挑战

谁也没想到,各水系跨河大桥的通车,完全颠覆了航运人的生存之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水运已不是长沙港的垄断优势,以至于八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初,几年之内航运局这老牌国企,同国内许多大型国企一样,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阵痛。

原来经营尚可的航线客源骤减,曾经在湘江河里呼风唤雨的各色客轮,在改革开放后,纷纷败下阵来,沦落为剩余产能,有些航线被迫叫停。由于柴油价格随市场起伏不定,加上失去了计划经济的保护伞,所有的优势就都化为乌有。然而,雄心勃勃的安乡大佬,却敢于挑战在水上经营了几十年的长沙港,成立了一个“拾比佰公司”,意思似乎是“我拾个人比你一佰个人”。

拾比佰公司建造了两艘三层先进客轮,在长沙至安乡的水上航道上与长沙港叫板。仓促应战的长沙港,立马将现有客轮简单的木长椅改成单个靠背沙发椅,舒适度进步了许多。为保客源不流失,还从常德港租借了天子山号和桃花园号两条客轮与之竞争。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1)

供图/何建华

接下来,为了拓宽水运市场,也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长沙港成立了云帆旅行社,不仅在港区内搞起了湘江夜游,而且还开启了旅游航线,什么岳阳游、君山游,甚至还有昭山一日游,等等。总之,市场已将客运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职工也面临着改制下岗的危机,在办公室三楼进门处,醒目的标语这样写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2)

气派一流的客运站

一恍又是几十年了,人都散了,欧阳老头抚摸着江岸边整洁的大理石护栏,边走边思,仍是满怀深情……

他不觉来到了长沙轮船客运码头旧址。在欧阳老头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熟悉的雄伟壮观似展翅飞翔的海燕楼,还有广场上四棵近十米高,常年青翠的松柏树,它们南北向一字排开,显得特别大气磅礴。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3)

长沙轮船客运站是我国内河第一流新型客运站,它的主体建筑设计成一只振翅欲飞的海燕。图源/天下湖湘的博客

桥一修好,路也快速通车,客流量急剧减少,企业收入入不敷出。在这压力下,当年客运码头领导班子还是有魄力的,在靠北向紧贴着候轮厅搞了个酒家,即湘粤酒家

崭露头角的湘粤酒家,吸取了沿海城市众多的营销理念,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这一尝试,在长沙国有企业中,率先开启了多种经营的模式,以至于许多老长沙至今还念念不忘。

欧阳老头站在护栏旁,踩着这片热土有点伤感,当年的敬业,当年的努力,如同眼前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他喝了一口茶,随自己的思绪走进了那宽敞明亮的候轮厅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4)

进门左手边是售票处和小件存放处,右手边是旅行服务社,小小的超市样,里面旅途所需物品还蛮齐全。举头望去,九米高的空间,一排排日光灯把候轮厅照得通明透亮。靠西向的内墙顶高处,一幅风景画特别显眼。那画十米长,近两米高,着重表现了风景秀丽的橘子洲头。

记得这客运站投产运行是1984年1月,据说它的规模及现代化程度,是当时国内内河客运码头中最先进的。它占地面积就有1.75万平方米,分别有南、中、北三栋建筑群,两个候轮大厅可同时容纳四千旅客候轮。

两厅之间有个两百平米的露天花园,对着花园这面墙均是落地玻璃,当时特显气派。花园有专人照看打理。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坐在这宽敞明亮的候轮厅,望着这窗外四季如春的花草莹莹,疲惫、焦燥的候轮心理也舒畅了许多。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5)

趸船上,悠然自乐的钓鱼人

欧阳老头顺着麻石台级往下走着,如同走到了他非常熟悉的码头上,只是原来这码头上的长亭、阶梯已毫无踪迹,但当年上船下船时的人潮涌动的景象仍历历在目。还有,怀揣期待心情的垂钓人。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6)

想到钓鱼,欧阳老头就想起自己留守趸船的日子。

那时,就在他视线范围内,长沙客运码头四艘四十五米长的趸船,三艘水泥的,一艘木制的,沿江从南往北一字排开。上游四座海军锚,从四个方向扎进河床,拇指粗的铁环,一环套一环,形成几十百多米长的锚链,锁在锚杆圆柱孔里,也从四个方向汇集到各趸船绞关上。

靠里岸各趸船横侧都有大锚链牵到岸基护坡预埋的铁环上,再加上与二趸船、三趸船活扣相连制约,可上下自由调配的近十米长的钢铁行人跳板,构成的高度安全设施。水涨水落,收缩自如的锚链,与能人工操作的大型钢铁跳板,牢牢锁定了趸船与岸基的高度与跨距,在国内内河码头中首屈一指。

十月间钓鱼的特别多。其实趸船上是不准钓鱼的,但谁也管不住,也只能睁只眼睛闭只眼晴。早上八点多钟,几个青年哥哥身旁摆放的红、蓝桶子里面装了好多七八两以上的鳊鱼,活蹦乱跳的,实是招人喜欢。十月间,近岸的麻石缝里每年都有许多鳊鱼来觅食,垂钓者投其所好,专门弄了菜叶上的小虫挂在鱼钩上,上当受骗的鳊鱼特多。

钓鱼的人都认识欧阳老头,异口同声喊他选两条大的回去下酒。他笑笑说:“你们坐在河边守一通晚,实是不容易,我还好意思呷无功满啵。”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7)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十月的阳光特别温暖,欧阳老头顺着这十多米长的钢铁跳板往趸船上走去,视野扫去,看到跳茷子上、趸船上,趸船相连的过道上,三三两两,坐的坐,站的站,尽是钓鱼人,基本上是六十多岁的退休老人。

渔具也是休闲的搞法,配个一米见方的沉子,随意站在哪里就在哪里沉鱼,钓到或者没钓到都兴趣盎然。喉咙不晓得好粗一个,隔起好远吹点牛皮、打点乱港(讲),也许是打发时间。

欧阳老头印象最深的是肖大伯,他红光满面,几许白发梳得蛮整齐,讲话带北方口音,听说在朝鲜战场上放过几枪。

肖大伯俩婆婆老倌天天来,渔具经常换,有时是钓杆,有时是沉子,欧阳老头就是没看见他们钓到鱼过。快到中午时,老夫妻就收拾行头回家,肖大伯背着渔具,婆婆子在后拿着两张折叠小椅,一步一步沿着码头的台级向上走着,崇敬之情在心底升起。

至今,每每看到钓鱼的老者,他就会想到夕阳下,那老俩口相互照应的身影。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8)

争先恐后的装卸工人

那时,客运码头不仅是人员流动的驿站,也还是小件货物流通的转运站。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客轮人货混装亦成常态。客轮卸了客,洗过船之后就摆单,停靠在北向四趸船那里。那陡坡上有个大坪,有几间较大的简易仓库,从长沙运往益阳、安乡、沅江、茅草街、草尾等地的小件日用货物都聚在这里。

这里的装卸工,欧阳老头大部分都认识。八十年代以来,内河里运行的木驳,风节驳急剧减少,劳动力过剩,分流是肯定的。而那些在洞庭湖深处漂泊多年,又谈爱不到的青年哥哥们,只想离开那孤独、寂寞、无聊的木驳。他们想方设法往这里调,宁愿到这干苦力,再苦再累也无怨言。毕竟每天可回家,可见到人间烟火。

船到后,码头装卸人员就会根据调令,将货物装在轨道滑动平板车上,启动电动闸。这前高后低的平板车就轰隆隆地,从长长的陡坡上放下至趸船边,搬运工人会立马抢时间,抓进度,将货物送到客轮后舱。这争先恐后的劳动景象现在真看不到了。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19)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0)

堂客们帮猪打扇

开放的市场确实迎来了无限商机。记得有一年六月间子涨水,水涨船高,趸船上全员值班,不是这里要绞锚,就是那里要提升跳板。

下午五点多,坪塘班下客,从洞庭湖区安乡来了许多喂猪的堂客们,搭船到坪塘买猪崽。这船一靠码头,只见她们将买回的猪崽,一袋一袋往趸船上拖,一个麻袋内装两头猪,十几二十几斤一头,捆在麻布袋里。七八袋猪崽,弄到趸船上后到处乱滚,特别是那凄惨的嚎叫声,让人心惊胆战。那堂客们还不能松懈,想方设法费力地将它们堤到一陀陀子,生怕它们滚到河里去。

涨水季,又热又口干,这些堂客们真霸得蛮,在船上借个吊桶在河里打点水上来,喝几口之后,将头上汗湿的毛巾往桶里一浸,大庭广众之下抹脸抹身子。猪崽的嚎叫声此起彼伏,她们却全然不顾。也许这烦人的嚎叫声,在不经意中告诉她们:这猪崽好健康。更有甚者,她们不顾自己热得阂汗水流,还围着那几头猪,用大蒲扇帮它们扇风。

这是欧阳老头第一次看见帮猪打扇的事。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1)

最后的时光

几年下来,这企业危如累卵,工资东拼西凑,人心涣散。想到此,欧阳老头不无伤感。

记得2005年春运来临,长沙站还吆喝喧天开什么春运动员大会,这纪律、那注意,陈词滥调一顿吹了。不是注重数据讲话吗,欧阳老头清楚的记得,春运第一天,汇总的客流量数字才两百多人,与汽车、火车、飞机对比,他们可全是上万的数字。

只不过,春节临近,在外务工返乡的人多了,各大专院校又陆续放寒假,住湖区各地的游子们、学子们赶回来过年,各航线客流量稍许有点增加,去安乡方向甚至一票难求了。于是安乡方向增开了快速班,船是新购置的俄罗斯快艇。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2)

客舱内

那阵子,欧阳老头蠢得死,从来不惦记自己,只怕工作中出差错,一当班就是十几个小时。

工作中,欧阳老头也琢磨出了人的不同。

有天下午,湘阴班两点开,安乡快速班三点启航。欧阳老头手提扩音喇叭,站在二趸船上疏散旅客。讲起好笑,提皮箱的、拖旅行箱的,基本上是坐快速班的,如有人主动打招呼,就前去验一下票,听到他们一声声谢谢,再辛苦也无所谓。倒是提蛇皮袋,拿箩筐扁担的旅客,从来就不知用“请问”二字,“喂,湘阴班在几趸船”,你告诉他后,一溜烟就过去了,百分之九十几,没有一个吐出“谢谢”二字的。这不是狗眼看人,而真是素质问题。

有天晚上,欧阳老头值班,去安乡方向的旅客已上完,三趸船那边灯火通明,柴油发动机发出刺耳的突突突的噪声,他站在长廊石级护栏边,望着下面漆黑的河岸。突然,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从水厂那边翻过铁丝网,往这边走来,随着他的步子,欧阳老头也赶到了跳板上。

那人上跳板后,欧阳老头就与他面对面。他是一个学生,背着双肩包,他告诉欧阳老头,他没买到票,长沙又无落脚之处,身上又没有什么钱,住宿花费太大,只好铤而走险。这青年人边说边在双肩包外面口袋里,翻出五十块钱绿票子,欧阳老头有放他一码的恻隐之心,但还是按规章制度帮他补了票。

每每想起这学生伢子,他那被迫铤而走险的忐忑心理,那诚惶诚恐的无奈样子,欧阳老头总觉得当年做错了什么,假如当年做个顺水人情,也许那学生伢子至今还会念你。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3)

驾驶舱

沉浸在过往思绪中的欧阳老头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循声望去,一客运站老职工不远处笑着打招呼,很熟,但不知姓名了。“跑到这里干什么”,他问。欧阳老头笑笑说:“没事走走,看还能找到点客运码头的蛛丝马迹不。”

“找鬼呢,我们站的地方就是中山路码头,客运湘江夜游在这里上演了最后的热闹。零六年拆站区,办公都搬到了趸船上。”老同事大大咧咧地说,原来欧阳老头已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山西路口码头原址上。

他接过话说道:“是的,客运公司气数已尽,残喘到零八年年厎清盘,留下几人搬到马路对面卫国街,那破旧的长沙港务局招待所上班留守。”

长沙地铁旅游线路图(那些斑驳的时光)(24)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欧阳老头还在操空心 ,“这客运码头八四年投产,到零八年退出水上客运市场,区区只有二十四年,这企业赚了钱吗,前期投入收回了吗……”

*感谢为本文创作提供资料的老同事:易小平、何建华及林发祥同志。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胡国平。编辑| 明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