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

几乎每个人都曾拥有“从军梦”

并非所有人都有参军的机会。

曾经的梦想变得愈加模糊和遥远,

蛰伏在往事里

成为人生旅程中不易察觉的一丝遗憾

让孩子意识到,从事军事行业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一件完全可能的事情。众里寻他千百度,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蓦然回首,米莱童书的新书《新武器驾到》正在灯火阑珊处……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

这是一套由米莱童书和《兵器知识》杂志社联合出品的硬核漫画军事武器科技百科全书,也是米莱童书继

《新科技驾到》和

《经济学驾到》

之后出品的“驾到”系列的第三套图书,珠玉在前,但这套书也延续了“驾到”系列一贯的优秀品质。

简单来说,这是一套以漫画形式讲述现代武器的少儿科普丛书,共8册,每册围绕一种武器展开,分别为导弹、航母、潜艇、装甲车、战斗机、枪械、坦克和单兵装备,从武器性能、发展历程、应用原理、实战演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让小读者不仅知道这些武器的强悍之处,并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强悍之处背后的化学、物理、仿生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套围绕武器展开的的综合性科技知识科普丛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2)

趣味至上

对于孩子们来说,武器知识是有难度的,甚至是晦涩的,所以策划阶段就在讲述方式上花了大心思,最后选取了“趣味至上”的原则,通过精彩的故事和好玩的漫画来吸引孩子阅读下去。每册书都包含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是这样的: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3)

不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还是对这套书的分册逻辑进行了一个梳理。我仔细通读了全套书,发现这8册书其实总共可以归为2种讲解逻辑:一种是武器“进化”史,一种是“恋爱”式讲解。

武器“进化”史

《武装到牙》《空天战队》《最强的盾》《陆战之王》这四册的讲解方式可以概括为武器的“进化”史,或者说武器进阶史,讲述方式是从基础到高端,从简陋到先进,还原每一种武器的进阶过程,比如战斗机,从一开始破旧的木头飞机,一步步升级为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4)

上面是我整理出的《空天战队》中主角的“进化”历程,分别为:飞不起来的飞机→更换有坡度的机翼后,可以飞起来了→升级副翼后飞得更平稳了→更换合金蒙皮和流线型整流罩后,美观度和坚固度都获得极大提升→更换喷气式战斗机后飞行速度大增→整体朝着流线型升级后,成为合格的现代喷气式战斗机!

更加详细的过程,比如尾翼的更换、机翼的变形等,当然了,每一步升级都意味着新技术和新知识点的加入,像尾翼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结构,实则在保持飞机平稳和飞行方向上起着大作用!对于这些,书里在每一步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5)

这样有理有据的讲解和一步步升级的内容结构,让孩子读起来毫无压力,在尽情获取知识的同时,甚至有一种类似打游戏“升级打怪”的爽感。

“恋爱”式学习

《迅雷不及》《移动的岛》《千里之外》《暗夜无声》这四册的讲解方式我用“恋爱”式学习来概括。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介绍两个人谈恋爱,首先得让双方认识一下,认识过后再慢慢深入了解,最后才能判断是否适合彼此——这也正是这四册书的讲述逻辑。在面对我们日常生活难以近距离接触的事物时,一股脑地展现全部内容不仅不会让人有所获得,反而会让人望而却步,尤其像武器这类高精尖的内容,孩子们是需要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 的,这套书在这方面就做的很不错。以《移动的岛》为例,提到航母,我们大家脑海里的第一个字是什么?是不是“大”?甚至因为航母的全称是航空母舰,使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能飞的武器。作者干脆就抱着“辟谣”的态度,从大家最熟悉的角度入手,带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航母到底是什么。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6)

首先给大家辟谣,航母其实不会飞,其次再接着解释,航母为什么不会飞,进而延伸到它的体积大和重量重的特点上去。那大家可能又要问了,不会飞为什么叫航空母舰?于是作者接下来提到了,航空指的其实是舰载机,这也是这册讲述航母的书却以舰载机为主角的原因。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7)

从普通人感兴趣的点入手,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让读者随着作者的引导,一步步进入武器的高科技世界,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一册书已经读完了。至于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航母上到底都有什么,航母编队的组成是怎样的,航母的动力从哪儿来,舰载机如何起飞降落等问题,我们只要乖乖接受作者的引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了解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一气呵成

一口气看完8册。倒不是说书的内容简单,事实上,这套书涉及的学科知识还蛮难的,有很多属于高端物理知识,比如空气动力学,还有孩子们日常不会学到的材料工程学等。合上书之后,我好好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这套书能让我一口气读完,可以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最后我看到封底专家老师们写的推荐语,突然明白了!

☆这是一套国内外都少见的军事启蒙读物。

对比了下,这套书和市面上所有的军事启蒙读物都不一样,它打破了一些东西。

传统的军事启蒙读物大多采用“参观”式讲法,最常见的是用直给的形式,直接在大图、剖面图、高清照片等图片上一一标注对应的部件名称、用途等,少数会要求读者扮演新兵来“航母一日游”,或者观看一些军事演练过程,但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浅尝辄止,一方面因为武器的部件繁多,内容量大,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进入内部、追问原理的契机。这就导致孩子们看完书之后,一下子接受的信息太多,导致好像懂了一大堆又好像什么都没懂,最后能记住的寥寥数语也只限于对武器的外部认识,效率太低。

首先,这套书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团队首先给我们做了取舍,他们从专业的角度筛选出了适合当下儿童学习且真正能学懂的武器知识进行讲解。还是以《移动的岛》为例,通篇对于航母的构造其实是一笔带过的,不是说不重要,而是在现阶段,认识构造并非最重要、最优先的,对于完全不了解武器的孩子来说,先对航母有个更综合、更宏观、更系统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一册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孩子看完之后,会自然明白至少几个点:1、航母不会飞,“航空”指的是舰载机 2、航母很大很重,内部设备特别齐全,就像一座会移动的岛 3、航母作为新式武器,如何在海上发现敌人、克敌制胜 4、这么大的航母,长时间漂在海上,是如何保证能源供应的 5、未来航母的发展方向

高效率的学习从来都是靠理解,而非背诵。这套书因为内容详略得到,且体系完整,孩子阅读过程中的逻辑十分通畅,不用像记单词一样去死记硬背细节结构,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理解航母系统整体了。对比下来,这样的收获更立体,印象也更深刻,有些孩子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推测出其他类似的武器所采用的系统方案。

其次,这套书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团队不满足于浅尝辄止,他们希望孩子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无一例外都进行了深入到理论层面的讲解。以《最强的盾》为例,作为装甲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装甲”,作者团队花了大量篇幅对各类装甲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每种装甲为什么好用,在什么情况下不好用等。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8)

在以《千里之外》为例,导弹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制导,那么“导弹是如何制导的”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除了涉及基础物理、地理等知识外,还涉及更高阶的角动量守恒等知识,但作者团队抱着“死磕”的精神,硬生生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从目录里我都能感受到作者一定要讲清楚制导原理的那股劲儿。

☆提升孩子的数理化素养。

因为要讲到大量的“所以然”,这套书带来了很多“干货”知识。再加上武器本身往往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体,所以这是一套众多学科荟萃的“大武器”,一套军事科技百科全书。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9)

如此全面的内容,怪不得专家会说能“提升孩子的数理化素养”。

当然了,对于懵懂的孩子们来说,讲得多只能算锦上添花,讲清楚、讲到位才是真正能被吸收的内容。这一点,作者团队比我们想得更周到。为了把知识点彻底讲明白,这套书“对症下药”,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采用了不同的讲解方法。

① 直观展示,分步骤解析。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0)

扣动扳机之后,枪械内部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枪械采用了自动化?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什么比直接一步步画出来更能让人明白的呢?原来我们虽然只扣动了一下扳机,但枪械内部其实走了一系列“流程”——这也正是枪械的自动化所在。

② 实验验证,科学思维。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1)

只用语言描述角动量守恒,孩子不仅可能不懂,甚至可能不信,那还说什么呢?不如自己动手做实验看看吧!事实胜于雄辩,用简单的实验验证难懂的科学理论,既能观察结果,得出理论知识,还能顺便培养孩子用实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思维。

③ 从生活趣闻入手,随时随地科普武器知识。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2)

你知道吗?我们随处可见的燕子其实和战斗机的外形有很大关系,因为它们都是流线型!什么是流线型?流线型有哪些优势?——类似的对话也许在一次野营中就能发生,让孩子轻松获取武器知识。

你有没有注意到,电视里的防毒面罩都有长长的“鼻子”?是不是和小猪有些相似?其实猪拥有天然的防化面具!——从猪到防化面具,这中间发生了什么?立刻就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④ 用孩子熟悉的事物类比,让武器不再“高冷”。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3)

导弹有不同的制导方式,这些制导方式是什么?看似复杂的问题,用几个类比就解决了:把波束雷达比喻成类似奥特曼发射光波,把遥控制导比喻成孩子喜欢的游戏手柄操控导弹,简单方便,指哪儿打哪儿!

☆它从孩子的天性出发。

我们买给孩子的书,当然要考虑孩子喜欢什么,能不能看懂,能不能看进去。现在看懂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能不能看进去呢?这套书也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对好玩的东西感兴趣,那么,怎么在把知识讲清楚、讲到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知识讲好玩呢?除了每个分册都有独立的故事线、用趣味讲解知识点之外,“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还体现在画面上。

① 不一样的漫画,打造沉浸阅读。

与市面上的传统漫画不同,这套书的页面中有大量的留白、不规则画框、破框、连框等处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画面更有呼吸感,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有喘息的空间,读起来更轻松;另一方面打造了很多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仿佛武器就要从书中飞出来,读起来更沉浸;最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对于一些难以用漫画讲清的页面,灵活安排大图,读起来更直观。

飞机从第一格冲出来飞到页面下方,读起来非常连贯,而且更加生动。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4)

看不清瞄准镜里的密位?没关系,作者直接让密位来见你!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5)

不理解航母上的阻拦索到底怎么帮助飞机降落?换个角度就交代得明明白白。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6)

异性画框和透视,把孩子带进书本,沉浸其中。

② 幽默表情,搞笑剧情,让武器变身“颜艺大师”。

这套书充分利用了漫画的优势,一边让剧情和画面打配合“搞事情”,一边把角色的憨萌可爱跃然纸上,有的页面,武器的神态实在是太好玩了,让我看的时候都笑出了声,甚至想把这些角色做成表情包。

飞弹袭来,我们的小坦克“常平”吓得都快灵魂出窍了,眼睛大瞪着,直勾勾盯着飞弹,身子却朝着前方奋力逃命,实在是太生动了!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7)

战斗机“小飞”装了新翅膀,激动地试飞,隔着书本我都感觉到他真的很爽!可爱的装甲车“维尔科”得知自己无法装履带之后备受打击,在墙角缩成一团,旁边的工程师只好来安慰他……

☆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女孩子的飒爽之梦。

这本书最让人感动的,是书中透露的人文关怀。在每一册的结尾部分,作者或是设置了有关未来武器形态的畅想,或是邀请孩子们将来帮忙解决当前武器的一些问题……处处彰显着对孩子的期待。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8)

引导孩子畅想航母在未来的更多形态

引导孩子未来解决鱼雷面临的科技难题

也难怪开头提到的毛明老师在看完全书后对孩子们寄予厚望: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19)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质量有保证。

除了前文提到的三位重量级专家之外,这套书的脚本作者本身也都大有来头。每一册对应的脚本作者是不同的,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机械、军事相关的从业经历,有的还经常创作科普内容,也难怪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专业性,才能掌握帮孩子取舍的“度”。

杨夏飞(导弹、航母、枪械、单兵分册)

从事光电通信、嵌入式移动平台及数字化网络工作多年。现为某军工集团高级工程师,从事科普及信息化有关工作。常年活跃在网络撰写科普文章,多次组织军事夏令营、消防队参观及工业实践课程。

徐雨来(潜艇分册)

从事柔性辐射屏蔽复合材料工作多年,曾深入潜艇一线部队进行配套工作支撑。现任某特种材料科技公司研发部总经理,致力于推广医疗、核工业、核应急及军事辐射安全防护活动。从事核应急辐射防护、核工业场环境防护研发多年。

潘志立(装甲车、坦克分册)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国内多家SNS社区科普运营工作,深耕科普作品。长期与中科院、兵器集团辖属科研与科普机构合作,撰写武器装备多个领域的科普内容,有丰富的主持科普活动的经验。

李暘(战机分册)

家级工学应用期刊编审,现任某智能机器人公司产品研发

除此之外,《兵器知识》杂志社的层层审核为内容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米莱童书的原创力量则让童书呈现出最符合我们心中所想的样子。我在这里也特别感谢国内能有这么一群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来创作一套这么高难度的作品,给孩子们带来更过中国原创游戏作品!

武器大科普技巧(新武器驾到来袭)(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