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造成失联(小时连线青海山洪已致16死36失联)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刘俏言 潘璐

据央视新闻,记者18日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获悉,从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经过进一步搜救核实,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之前通报的死亡4人、失联27人,经搜救确认,救出2人,新增死亡12人,新增失联23人)。

目前,已成立前方指挥部,组织武警、公安、应急、卫生等部门和乡村干部共计2000余人、车辆160余辆,发动周边群众,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救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后续情况待报。

今日早些,根据现场态势,综合研判,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决定,2022年8月18日7时10分,针对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Ⅱ应急响应。

西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在18日早上发布了关于启动西宁市防汛IV级响应的通知。通知称,气象部门已陆续发布西宁市区、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等19个乡镇、湟中上五庄镇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大通县部分乡镇因强降雨导致群众被困出现险情。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造成失联(小时连线青海山洪已致16死36失联)(1)

山洪来袭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造成失联(小时连线青海山洪已致16死36失联)(2)

不少牛羊也被卷走了

在大通县青山乡东山村经营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拉先生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最近二十多天,大通县一直有陆陆续续地降雨,“房子瓦缝里面都开始漏雨,每次一到雨季都这样。”

拉先生表示,今年的雨季不仅时间长、而且雨量也很大,对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牛在山里面,下雨就下雨了,羊是请了人放的,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拉先生说,昨天晚上下了两个多小时的暴雨。暴雨导致的泥石流把山下的路堵住了,目前救援人员已经把洼地处堆积的石头挪开了。“现在雨停了,我们这还能出去,但附近有的山区很严重。”

在北接青山乡的大通县城关镇里,一家青海特产专业合作社工作的职员叶女士也经历了胆战心惊的一晚。“昨天晚上11点半开始下雨,一直下到今天凌晨2点左右,电闪雷鸣。”叶女士说,暴雨夹杂着刺耳的雷声持续不断,她和家人们都很害怕,直到凌晨2点过后才上床睡觉。“在大通那么多年,第一次碰到这么大的雨。之前的雨季也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厉害的天气。”

叶女士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城关镇上面全是山区,“听说青林那边山里受灾比较严重,洪水都冲下来了。”凌晨时分,叶女士看到窗外的积水已经很深了,白天淌走了一些,“现在路面积水有半个轱辘深,大通县里面都有积水。”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造成失联(小时连线青海山洪已致16死36失联)(3)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连线此次受山洪灾害影响的泉口镇,该镇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昨晚7点左右开始下暴雨,各地陆续发布雷电红色预警,雨一直下到凌晨两三点才停。

“据我所知,目前泉口镇受损比较严重的乡有五六个,部分村民的牛羊被洪水冲走,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该负责人说。

在泉口镇窑洞庄村一位村民的镜头里,巨大的洪水裹挟着泥浆从山路快速流过,淹没了部分道路,还有一些路面被洪水冲到断裂。另外的疑似受灾视频显示,山洪导致了汽车的半个车身被淹,居民的房屋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现在的泉口镇,天已经放晴了。泉口镇办公室负责人说,他们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村民属于牧民,长期居住在山里。暴雨和山洪导致进山的路被阻断,目前这十几户牧民被困在山里,镇上组织了村镇干部、民兵、党员以及群众,形成应急管理队,近50人已经进山救援。“目前泉口镇没有人员死亡或失踪。”负责人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17日下午5时19分,青海省水利厅与青海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受降雨影响,预计8月17日20时至8月18日20时,西宁市郊区、大通县、湟中县、海北州门源县、海东市、黄南州同仁市、尖扎县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请上述地区加强防范,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其他地区也可能因短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请予以关注。

17日18时13分,大通县水利局与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受降雨影响,预计17日20时至18日20时,大通地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请上述地区加强防范,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新闻

5天前,青海刚经历入汛以来最大暴雨

气象专家:青海讯情属于“七下八上”

暴雨带来山洪,给大通县的居民们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小时新闻记者查阅青海气象局官方网站发现,在灾害发生的前5日,青海省东部地区就曾遭遇过一次强降雨,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已经超过了历史极值。

通过对气象局官方网站的专家采访梳理,小时新闻记者发现,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是青海省汛情的高发期,在2012年的8月11日,青海大同山曾山体滑坡,导致4名民工死亡,1人失踪。

八月属于青海汛期

省内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

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青海省气象部门防汛的重点时期,又被称作“七下八上”,这一时期青海省内灾害性天气发生较为频繁。

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延华介绍,青海省汛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降雨量比较大,单次降雨量或者整体的降雨过程量值也比较大,这样就易形成较多的阴雨天气。同时,局地强降水也比较多,降水强度比较大,极易造成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并伴有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总的来说,“七下八上”时期,青海省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冰雹、雷电和高温。暴雨持续时间较短,局地性强,东部的湟中、大通、互助、西宁等地以及青南高原东南部的久治、河南等地都是暴雨多发的地区;冰雹多出现在晴朗的午后,青南高原、青海湖周围的大阪山、拉脊山等都是冰雹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雷电天气一般都会出现在晴朗的午后或者傍晚,6至8月最为常见。

而青海省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月至9月,主要出现在以民和为中心的河湟谷地和以小灶火为中心的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局地常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甚至出现连续3天以上的30度高温热旱。

为何高原地区气候难预测?

据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王永光介绍,不同地区气候可预报性不同。有些地区直接受厄尔尼诺/拉尼娜影响,例如南美西海岸的秘鲁,海温升高,这个沿岸国家的对流明显增强,极易发生洪水,与此同时,东南亚一带干旱特征明显;有些地区则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受间接影响,如我国,如此一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发生的快慢和强度不同,间接影响差异就很大,预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

我国西南有全球最高的高原,东边有最大的海洋,季风气候显著。但它又不同于印度这样受热带季风影响的国家。印度夏季降水主要是由于西南气流爬升所致,而我国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为主,暖湿气流要配合北方的冷空气才能形成降水。而所有的气候模式对中高纬度冷空气的预测都是一大难点。综合所致,我国气候可预报性相对更低,汛期气候预测难度很大。

青海前不久刚经历过一次强降雨天气

8月13日至15日,副高东退西伸明显,北部短波槽缓慢东移,青海省自西向东将出现明显强降水天气过程。青海省水利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省气象局调整暴雨Ⅳ级应急响应为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命令。

据气象监测资料显示,8月13日08时至14日08时,青海全省有70个测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

当时气象局曾预报,预计14白天到夜间,西宁、海东、海南、黄南及海西东部地区降水仍将持续,较强降水主要集中在14日午后至前半夜,累计降水量10至30毫米,局地可达40毫米以上,其中就包括此次受灾的大通县,有大到暴雨,降水将于15日上午结束。

当下,极端气候频发,南方高温,北方暴雨,这跟全球变暖不无关系。如何能够在极端天气下保护好自己,如何预防未来或许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到来,或许需要更多探索。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