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1)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142期)

【要闻】

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2)

精彩试读>>>

田野上来了年轻人——南京新农人调查(上)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是乡村。南京人口近千万、GDP过万亿,需要与其发展程度相匹配的农村和农业。

南京有上百万乡村人口、四五千平方公里的乡村面积,广阔的田野需要人才,需要年轻人。《南京观察》今起推出“南京新农人调查”系列报道,通过走访调研农业农村和农民,寻找“他们为什么回到乡村”“乡村用什么留住年轻人”的现实答案。

春争日,夏争时。

凌晨五点,年轻人踏过露水行走在田野间开始劳作。晚上八九点,都市同龄人刷着手机加着班或进入夜生活的狂欢,他们已早早上床入睡。

高淳的东坝、溧水的和凤、六合的竹镇,南京的乡村近年新增近300名扎根“三农”的青年大学生农民,放眼全市200多万亩粮食生产面积、20余万名农业从业者、9000多家家庭农场,这些90后新农人寥若晨星,但他们的加盟为南京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聚焦】

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3)

精彩试读>>>

泰山街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家门口的“热闹”又回来了

“来看车的客户多了,我们着实松了一口气。”广汽丰田南京瑞越4S店销售经理丁兆祥感慨。4月22日—5月22日,泰山街道为期一个月的“携企抗疫同行·共促汽车消费”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门店客流多了起来,丁兆祥的手机也恢复了往日“滴滴滴”的忙碌,这位老牌销售的信心又回来了。

近期,泰山街道严格落实省市、新区关于助企纾困政策部署,一方面紧盯防疫重点任务不松懈,另一方面持续发力为辖区企业经营发展“输血”,泰山居民家门口的“热闹”又回来了。

【纵深】

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4)

精彩试读>>>

“学研产城”融合发展,南京高职园建设加快推进——南京南,一座职教新城正崛起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高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签署校会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学术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与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8家龙头企业共同签订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协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政校企行共话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及人才现状,深化产教融合……5月13日,高淳区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论坛暨高淳区产学研合作签约活动现场“干货满满”,解码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决胜锦囊。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简称“南京高职园”)自2019年规划建设以来,围绕“学、研、产、城”四位一体定位,实施集聚高校、打造平台、引入产业“三步走”战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为南京市、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关注】

南京江北大学城建设规划(田野上来了年轻人)(5)

精彩试读>>>

雨花经开区创一流环境塑“顶流”板块——金角银边,“人居森林”跻身网红地

北望鱼嘴湿地,西眺江中绿洲,置身山水城林间,喜看江豚逐浪花。这个“五一”假期,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江豚广场迅速走红、“吸粉”无数,跻身居民周末休闲的热门地。这一板块正以枕山襟水之势,不负“人居森林”之名,凸显“金角银边”的价值,成为人流、资金流密集留驻的热土。

“网红”诞生的背后,是雨花经开区产城融合的强势布局,是渐次生长的城市功能品质和公共配套服务,凝聚爆发出的魅力。“独特魅力就是发展‘向心力’,锚定引人才、聚资本、优环境,雨花经开区正长出一片宜居宜业‘人居森林’,努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志康说。

编辑: 管鹏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