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

从小就学习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还是有些分不清,特别是春晚舞台上五十六种民族服饰让人目不暇接,分不清。

这两天看到了一些手绘图,真的非常漂亮,正好捋一下。

汉族

汉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族群,其他五十五个可以称之为少数民族。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古代的汉族服饰和现代的区别很大,当然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 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回族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女性服饰跟中东很相似。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

回回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

苗族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世界其他地方同样有苗族人的身影。据说,仅美国有将近20万的苗族人。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3)

从图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苗族的服饰真的很复杂,精美。苗族的服饰特点是素以服饰艳丽、银饰精美繁杂而著称,在《后汉书•蛮夷传》中就有苗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的记载。 苗族服装大多是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考究。

傣族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提到傣族,就要提到泼水节这个傣族最盛大的节日。而且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节日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4)

花腰傣族特有鸡枞帽

傣族服饰通常是筒裙 挽髻,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傣家少女的服饰更是婀娜多姿。需要说的是傣族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分支——花腰傣,她们筒裙颜色鲜艳,头上戴着形似鸡枞的“鸡枞帽”,腰上围了一圈彩色纹绣腰带

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民族服饰分为黑傈僳,白傈僳和花傈僳三种。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5)

花傈僳族女性服饰

傈僳族分布广泛,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傈僳族服饰亦各有特点。但他们大都喜欢红、黑、白、绿等几种颜色,并以此为基色来配色,缝制衣服。妇女的服装式样,不同地区区别较大,怒江地区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头上佩以珊瑚等饰物,年轻女子则用缀着小白贝的红线系发辫。妇女们还喜欢在胸前佩玛瑙、海贝或银币串,傈僳族称为拉白里底。而居住在泸水一带的妇女则不穿长裙,喜穿长裤,上衣右衽,腰系一小围裙,十分精神。永胜、德宏的傈僳族妇女(如图),服饰色彩极为鲜艳,衣服右衽,裙长及地,衣裙的边角饰有花边,长裙后块以各色布拼成图形,胸和腰都饰有银坠,美观大方。

藏族

藏族是一个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他们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雍仲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使用转经筒等。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6)

藏族服饰的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服饰的另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构图上。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

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7)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居住于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吉林,黑龙江,辽宁。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8)

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朝鲜族传统服饰以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为主,呈现出素净淡雅的风格,朝鲜族因此而有“白衣民族”之称。

高山族

主要分布在台湾和福建等地。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9)

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

纳西族

纳西族也是云南的特有少数民族,比较著名的节日是火把节。

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以“披星戴月”为典范。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0)

布朗族

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1)

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未婚女子留长发盘辫,穿白、蓝色对襟银扣上衣,黑、蓝色长裤。系绣花飘带黑布裙。已婚妇女梳发髻,包黑布包头,下着长筒裙,系黑布围裙。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2)

怒族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

怒族男女均喜欢穿用麻布织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砍刀,肩背弓弩及兽皮箭包。福贡一带怒族已婚妇女喜欢在衣裙加上许多花边,在头部和胸部佩带珊瑚、玛瑙、贝壳,珠料等装饰品,耳带铜环,贡山的怒族则只佩胸饰。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3)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鄂温克族衣服的特点是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4)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鄂伦春族均着宽肥大袍。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常用云纹、鹿角纹等。戴犴皮帽,女帽顶用毡子,上缝各种装饰和彩穗;姑娘戴缀有珠子、贝壳、扣子等装饰的头带。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5)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鱼皮衣饰,多是妇女穿用。赫哲族妇女穿着的上衣样式,相似于满族人的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领边、袖口、衣边都饰有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6)

门巴族

“门巴”意思是“生活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氇氆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帽边镶桔黄色,前边留一个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脚穿筒靴,靴筒用红、黑两色氇氆缝制,靴底为牛皮软底。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7)

白族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崇尚白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8)

保安族

保安族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的“回回”说的就是保安族。

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19)

布依族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0)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女性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1)

德昂族

德昂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 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男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2)

东乡族

东乡族是个主要聚集于甘肃的少数民族。

妇女多穿圆领、大襟、宽袖的绣花上装。下穿套裤,裤筒后面开小衩,裤筒、裤脚有镶或绣的花边。喜庆节日则穿绣花裙,绣花鞋。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头发的丝绸盖头。少女和新婚者戴绿色,婚后及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妇女戴白色。妇女的首饰以银制耳环及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3)

侗族

侗族是我国第二大民族。侗族世居地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黔湘桂鄂四省交汇区域。

侗族女子的头饰是飘逸的长发用红头绳扎住,盘在头上,再包上黑纱帕,在脑后再别上银簪、银梳等银饰,再装饰上银盘花、银头冠等头饰。根据侗族女子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4)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省人数最少的民族。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前垂齐眉,后披齐肩,左右盖耳,剪发系用两把刀相截。过去男女衣着均为麻布,穿时由左肩掖下抄向胸前,里右胸,露右臂,用草绳或竹针拴结,披落自如。通常都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5)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主要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

女性多穿领口带褶的粗麻布衬衫,外罩无袖长袍“萨拉凡”,或穿一种家织的毛织裙。夏季多穿连衣裙。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6)

哈尼族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他们信仰多神和祖先。哈尼族人多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作衣料。妇女着无领右襟上衣,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胸前和裤脚皆镶彩色花边。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7)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至今还保留着崇拜月亮的宗教习俗。像许多古代民族一样,哈萨克族也崇拜火,祈求灯火,将火称为“火母”来崇拜。

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8)

基诺族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信仰太阳。

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穿宽裤和无领对襟白外衣。女子上着绣有各色图案的白色背心,外罩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身背大麻布袋。基诺族崇拜太阳,日月花饰就是基诺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29)

京族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妇女喜穿青色或浅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穿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其裤的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乍一看就似飘动的长裙。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30)

景颇族

1875年的“马嘉理案件”,景颇人把英间谍马嘉理处死。1898年,景颇人破坏了英国人多占领土的阴谋。抗战时期,景颇人为保卫国家立下不朽功绩。

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手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31)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吉尔吉斯斯坦总人口的69.2%。

服装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羊皮或黑、蓝色棉布无领长“袷袢”,也有用驼毛织成的,袖口黑布沿边。系皮腰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女穿对襟上衣,宽大无领,长不过膝,缀银中,多褶的长裙下端镶皮毛。也有穿连衣裙者,裙子下端带雏裥,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

56个民族服饰欣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