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1)

出塞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边塞诗。王昌龄先用互文见义的修饰手法暗示了边关战事从不间断。然而戍边将士们一旦参加战斗,就很难回来了。只要有龙城飞将在,外面的胡人们就入侵不了边疆。这首诗写得很好,不过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龙城飞将究竟指的是谁?历来也是争议不断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李广

李广的说法是最流行的,也是一代一代口口传颂的说法。关于李广说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个证据。

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2)

李广

证据一:李广的外号是‘飞将军’,但是龙城飞将在的飞将刚刚好吻合了飞将军,所以历来都认为这是李广无疑。尽管被称为飞将军的还有吕布、李克用等人,但是诗句开篇秦时明月汉时关做了佐证,可以派出其他的人。

证据二:文人墨客对李广的赞誉很多,不仅仅是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还有卢纶《塞下曲》的将军夜引弓,刘克庄的《李广》的飞将无时命,王勃《滕王阁序》的李广难封,甚至于司马迁写李广的时候,也大篇幅的写了李广屡败屡战的永不放弃精神。所以说文人墨客们对李广还是非常喜爱的,并且李广的难以封侯似乎是文人墨客自己的缩影,同情李广的同时也在照应自己。

证据三:小时候读书时,课本上就有这篇《出塞》,里面还有特别的解释,飞将就是指李广,等于是官方确定的事实,这是很难有争议的。

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3)

课文佐证

证据四:李广在边塞守边境几十年,任劳任怨,几乎在汉朝北边的所有地方都驻守过了,并且也是在阴山附近,这样一位善守的将领,是能够抵御住北边的胡人。所以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也是合情合理的。

以上四个证据能够说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就是李广!

说法二:卫青

卫青的说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主要有以下的证据:

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4)

卫青

证据一:飞将前面有一个词叫龙城。在《史记》和《汉书》中记载了打到龙城的将军就是卫青。并且卫青打龙城速度极快,可以说是奇袭,将匈奴打得措手不及!很符合飞将的说法。

证据二:卫青和李广有着显著的不同,一个是屡战屡胜,一个是屡战屡败。如果是找一个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人物,在卫青和李广两个人选择的话,首选卫青。李广就是因为没有打过漂亮的胜仗并且常常大败仗,所以才没有封侯,而卫青一战就封侯了。

证据三:文人墨客对卫青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也有些人写过诗词歌颂过卫青。王维《老将行》中卫青不败由天幸,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中卫青谩作大将军,李绅《到宣武三十韵》卫青终保志。

证据四:卫青在历史的评价很高,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几乎是一个没有污点的将军。这样一个将军非常适合龙城飞将这个称呼。

飞将指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5)

汉匈之战

以上四个证据能够说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就是卫青!

说法三:李广和卫青

这个说法就是将说法一和说法二结合起来。龙城飞将不仅仅指的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龙城指的是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也持这个说法,雨露均沾。

我的看法:我觉得‘但使龙城飞将’在表面值得是卫青或者李广,或者他们两个人,实际上王昌龄所指的应该是像卫青和李广的一类人,他们守护着国家的边境,让国家避免胡人的蹂躏。王昌龄想表达的应该是要卫青李广这一类人学习,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唐诗三百首》《史记》《汉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