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独居的老夫妇(驮山的鳏夫)

山中独居的老夫妇(驮山的鳏夫)(1)

引子:

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南黄海潮汛涌沙积累,扶海洲慢慢形成。至东晋时已与大陆相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淮南道广陵郡被划为全国十道之一,即淮南煎盐场亭。宋代时期把扶海洲东端划为掘港。建立掘港盐场,客籍商贾闻讯纷沓,掘港成了盐、棉、米、茧“四白”集散中心。经过五代十国的发展繁荣,逐渐成市,美誉“小扬州”。繁衍生息,绵延至今。请看一方水土些许人情世故!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长江三角洲大平原个普通家庭。

(一)

潘国安出生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妈妈怀着他时,兵荒马乱,正逢乱世。一家人盼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孩子降临,遂取名为国安。老潘家几代一脉单传,人丁不旺,第一胎生的又是赔钱货,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儿媳诞下了男丁。这下老潘家以后香火有继了!祖宗保佑,谢天谢地,谢谢送子观音,阿弥陀佛!爷爷奶奶又是烧香又是叩拜的,乐疯了!难怪啊,根深蒂固的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谁家养了儿子谁家屋檐马上高了三尺三呢!

国安的姐姐国平很小就被家里送人家当了童养媳。爷爷奶奶拉着孙儿走进私塾,安儿啊,你是我们老潘家的希望,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光宗耀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国安有口无心的跟着私塾先生念。见先生转身便偷偷伸长脖子朝窗外看。一些麻雀时而一跳一跳地在闲庭啄食沙粒,时而飞到树上叽叽喳喳。咦,那棵树,那棵树上有个鸟窝,里面一定有鸟蛋。弹弓,我要是带着弹弓多好......

放学背着书包回到家,妈妈看见这孩子一直把手藏在背后,觉得有些奇怪,拉着问个究竟。国安委屈地伸出被先生戒尺打过的又红又肿的手掌。

这,这是怎么了? 先生打的!呜呜呜!安儿不想去读书了!

奶奶忙过来把孙儿心疼地揽在怀里,安儿乖乖,好的,我们明天不去读书了,我们不读了啊!

什么话,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不读书?不读书扁担长的一字不识,哪来的出息?爷爷一听就火了。推得奶奶一个踉跄,一把拉过孙子:安儿你老实告诉爷爷是不是因为不听先生的话,不好好念书才挨了戒尺?

嗯!是,是,是先生让安儿背书,我没......

爷爷摇摇头一声叹息:唉,安儿,你要懂事才好啊,你是男儿,男儿的肩膀以后要挑得起担子的,你是以后是要挑起老潘家族大梁的人啊!唉.....

不好好念书,看我不打死你个没出息的东西,爹爹手里拿着牛鞭子赶过来了,妈妈连忙护住儿子......

可惜的是念过两年私塾的潘国安后来一直没有“出息”过。三十好几好不容易讨来一个媳妇,帮他生了一儿一女,待儿女长大各自成家后就又跟了邻居老光棍右文醍。可怜潘国安有负传承振兴潘姓家族的使命,儿孙又不孝,落得独居草庐,对影成双。自从老婆明着偷人养汉,让他更加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做人,老是觉得一座山压在背上,久而久之,变成了驼背罗锅。因从来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阳亏肾虚,干不动农活,只能每天钓钓龙虾,放放鲳鱼篓子,牵引算命瞎子过活。自从白发人送走黑发人,为短命的儿送终后,更是凄苦伶仃,后来终于一病不起。此际略点,欲知详情且听下回慢慢分解。

(二)

掘港东郊二环十字路东有人修建了一座土地庙,庙里供奉着香火,经多方打听才知道修建土地庙的人叫栾兰——潘国安前妻。自称精通阴阳玄术,成天装神弄鬼的,引来四乡八镇的人前来跪拜土地祈求平安富贵。路西林麻子汽修厂原是潘国安的土坯草舍,潘国安因为老婆改嫁,儿子先他而去,孙子与儿媳不愿意赡养,气得一病不起,不得己寄居女儿家,最后的最后,也是由女儿为他送终。所以岳父死后女婿理直气壮的拆了岳父的老房子改建装潢成林麻子汽修厂。由于地段好,自然是生意兴隆,财源不断。谁还能记得潘国安这个糟老头呢?

当有人偶尔问起潘老头最后经历的那些事,潘家女儿是不会告诉他们,爹爹瘫痪后,在她家饱一顿饿一顿,女婿基本不管他死活,让岳父备受病痛煎熬,生不如死的情况的。他们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她很怕找不到孝顺儿媳。怕社会舆论。怕被人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便在逢年过节偷偷给爹爹烧点纸钱:爹爹啊,在这个家里女儿做不了主,请爹爹体谅女儿,别怪女儿不孝啊。

林麻子也有自己的理:在农村从来就是儿子养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子死了不是还有儿媳还有孙子吗,凭啥让女儿来照顾啊?天天给岳父脸色看,说些剐心窝子的话给他听,与其这样遭罪不如绝食,死了就万事太平了,也许你前世做了孽吧?可不现世报来了......

爹爹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拉得床上到处都是,女儿无奈,只好开始动手帮老爹换洗,女婿嫌臭,甩脸子砸东西,请人抬了潘国安送到他儿子家。儿媳忙从里面把门锁上,把公爹晾在外面场地上。死活就是不开门!引得旁边邻居来看热闹:啊呀!哪个人不会老啊,这是干嘛啊?遭罪啊,作孽啊,就不怕雷劈啊!一些邻居拿来旧被子旧衣服盖在潘老爹的身上,有人拿来吃的,潘老爹干瘪的骷颅似的,死鱼眼里滚下一颗浑浊的老泪,流到耳根边,气息奄奄的吐出两个字:谢......谢!

(三)

先把人抬我家去吧 !大家正在眼泪鼻涕的唏嘘 ,人群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大家回头一看,是潘国安前妻 栾兰。她走近前附在前夫耳边轻轻说了几句,潘国安用十分无奈的眼神回答她:好吧!

迫于舆论的压力,潘家女儿又把老爹接回去了,可是从此不再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每天三餐都是栾兰在家做好送过来一口一口喂前夫,由栾兰为他洗脸擦身换洗衣服。右文醍也来看他,一脸愧疚的拉着老潘头鸡爪似的手连说对不起,潘哥,对不起,是我害了你啊!看见栾兰在流泪,就转过头来轻轻安慰她:唉,人都这样子了,你就安心好好照顾他吧,毕竟你们曾养育了一对儿女,一日夫妻百日恩啊!

(四)

几十里方圆都说老潘家的寡妇儿媳如此对待公爹十分没道理,其实她也有自己的理由的:早些年婆婆抛弃公爹移情别恋,改嫁邻居,他们小夫妻曾跳出来坚决反对,如此做法你自己不要脸我们还嫌丢人呢!自己都这么大年纪了,那光棍邻居也没有儿女,你今天敢走出这个门从此你就不再是我妈妈,我也不再是你儿子。以后一切与我们无关!是妹妹出来打圆场,别说狠话啊,妈妈总归是我们的妈妈,怎么好不认呢?再说了没有儿子还有女儿呢!好,你说的,以后有事别找我!我一口吐沫一个钉说到做到!从此潘家儿子真的到病逝都再也没有喊过一声妈。那天潘国安看着儿子快不行了赶快抱起儿子放到正厅的草席上*,哽咽着轻轻在儿子耳边说,儿啊,你等——等,我——去喊你妈妈,你等等啊——等——等——啊——啊!栾兰闻声赶来抱着儿子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我十月怀胎亲生的——乖乖儿啊,我喊不应的乖乖肉——啊,妈妈来看你了啊,啊,啊,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养大了你啊——你怎么忍心啊——让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见此情景来凭吊的亲戚邻居无不落泪!唯有潘家新寡妇顾不上悲伤,领着儿子里里外外忙着料理丈夫的后事。吹吹呢,吹吹请了吗?贤贤,你快点拿着你爸爸的身份证去派出所办一个死亡证明!建建,你帮忙快些去请一个师傅来帮你姑父理发洗澡,哎,亮亮你......

(五)

新寡妇叫甄薇囡,小名薇薇,娘家四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大哥与小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一个被人发现死在人家外面的草堆里,一个偷偷投了如泰大运河!寡母年事已高,所幸她二嫂跟她情同姐妹,帮她一起把丈夫的后事料理得有条不紊。

其实呢,记性好的都知道,新寡妇正是因为一次投河寻死被潘家儿子舍命相救才死心塌地跟定他的。

那是一个傍晚,帮人家装潢贴墙面砖的潘家儿子收工过桥回家,突然看见水里有一个女子在乱扑腾挣扎,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把人救了。原来女子因为家里逼婚,逼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人,才有这一出的。看到有人肯为了自己拼命,她就知道,自己终于找到终身想托付的人了。他就是现在躺在水晶棺里皱着眉头如同孩子般睡着了的男人。小夫妻吃尽苦头好不容易盖好小楼,装潢好一个温馨的家,可这个时候那该死不要脸的婆婆改嫁了,刺激得自己的男人在病床上躺了七八年,现在她儿子死了,怎么有脸上门嚎什么丧?哼哼!不是看着人多嘴杂,我早就拿笤帚把这个老东西赶走了!

潘国安与潘国安的儿子两代潘家男人都曾经驮着山大的压力,压得他们自始至终没能挺起腰杆做人,如今他们都不在了,黄泉之路越走越远。 至于潘家再后来的情况!听说新寡妇又做了新娘!右文醍也在两年前病故了。寡妇的儿子跟着妈妈不认姑姑一家,老死不相往来!

只有那一幕生离死别的画面如同昨天:潘国安咽气时栾兰拉住他的手哽咽着对他说:安哥,你一路走好!过奈何桥时不许喝下那碗孟婆汤,别忘了栾兰,栾兰下辈子再下辈子一定好好做你的女人!

.............................................................................................................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

作者 柔月轻歌

责编 林晓

————————————————————————

山中独居的老夫妇(驮山的鳏夫)(2)

用心推荐的优秀作品,关注我,每天就来读一读,中国文学网欢迊您投稿。

http://www.zgwxbbs.org/

◎◎(中国文学网推荐)

山中独居的老夫妇(驮山的鳏夫)(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