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最新任命公示袁继湘(宜宾人物郑启友)

  • 原宜宾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 宜宾学院客座教授
  • 宜宾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四川省作协会员
  • 四川省民俗学会会员
  • 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宜宾市最新任命公示袁继湘(宜宾人物郑启友)(1)

#宜宾人物#​他是一名优秀的人大工作者。在他的建议和奔波之下,柏溪五友路小学建成,彻底解决了二二四片区3000多名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连接横江镇和向家坝镇的横楼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沿河两岸群众依靠传统轮渡的历史,促进了川滇两省的交通对接和经济联系。

他是一名执着的民间文化研究者。用十余年时间翻山越岭、搜集整理横江古镇的珍贵史料,编著成书,为横江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付出了艰辛努力,更为横江古镇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叫郑启友,他还有一个身份:横江山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执着:探源文化不知倦

叙州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郑启友,就没有横江古镇。”郑启友与横江古镇的情缘,自童年便已结下。1964年,他出生在毗邻横江古镇的双龙镇。自幼,他便听着与横江有关的传奇故事长大,横江镇上也留下了他赶集、玩耍、读书的足迹。

2001年,郑启友任横江镇人大副主席。古镇在历史变迁中日益没落,该镇土壤贫瘠,常受干旱灾害,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作为人大干部,郑启友时常思考,如何为横江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郑启友想起他幼时听过的横江传奇故事。横江古镇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于是,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四处走访,发现关于横江的历史传奇大都是老辈人口口相传,相关历史典籍记载甚少。这促使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收集整理挖掘横江的历史文化,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人。

此后十余年间,郑启友利用工作之余,翻山越岭走遍了古镇及周边乡村的每一寸土地,拜访了数百位当地老人,用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将横江古镇的风貌、轶事记录下来。岁月风霜刻在了他的脸上,而他的初心依然火热如炬。

宜宾市最新任命公示袁继湘(宜宾人物郑启友)(2)

其后,郑启友呕心沥血,将这些珍贵史料编著成书。其中,《横江古镇灯戏》一书,填补了四川古镇车灯词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空白,入围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宜宾市第十四届阳翰笙文艺奖金奖,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著名图书馆收藏;《横江古镇》一书获得宜宾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宜宾县(今叙州区)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石城山民歌》获得宜宾县(今叙州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在郑启友的推动下,横江古镇的关河号子、川南民居木作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横江眉毛酥、石城山花灯、石城山牛牛灯、石城山山歌、石城山说春成功申报市级非遗。

为了向外界推广横江古镇,郑启友多次到北京、成都等地的相关部门拜访,并邀请各级媒体来宣传报道横江。央视、省台、市台区台曾拍摄多部横江古镇的专题片,都由郑启友担任文化顾问。可以说,郑启友为横江古镇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信念:群众利益无小事

除了挖掘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郑启友还始终紧盯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履职尽责。其中,柏溪五友路小学的修建和连接川滇两省的横楼大桥的通车,都得益于他的积极建言。

2011年,郑启友调任宜宾县(今叙州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有天清晨,他在公交站看见一大群小学生争抢着挤上公交车,于是好奇地问了一下家长,得知孩子们是要赶着到几公里外的柏溪小学上学。他顿时察觉到了问题:偌大的二二四片区竟然没有一所小学,学生们上学路途较远、交通不便,过马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

为了详细了解情况,郑启友深入二二四片区,逐楼逐栋走访,挨家挨户询问学龄儿童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翔实资料。当他信心满满地拿着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找到相关部门时,却被认为是多管闲事。

可郑启友没有退缩,他不怕跑断腿,也不怕磨破嘴,领导不理解,他就天天去汇报;部门不支持,他就拿着一大堆照片、资料、可行性报告逐个单位去做工作。在他的“软磨硬泡”和不懈努力下,2018年8月五友路小学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二二四片区3000多名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

2021年8月,横楼大桥正式通车。得知这一消息,郑启友甚为振奋。因为,他曾三次在人代会上提出修建横楼大桥的建议。

横江镇与云南水富市向家坝镇隔江相望,长期以来两地间群众来往主要靠轮渡,遇到涨大水、起大雾、枯水期以及夜间,渡船都要停航,两岸群众出行极其不便。郑启友曾站在河边数过一天当中乘坐渡轮来往的人数,他意识到交通的不畅制约了横江的发展,于是提出了修建横楼大桥的建议。

横楼大桥通车后,原来从柏溪到横江开车要近一个小时,现在开车只需要20多分钟;为川滇两地20万群众架起了一座民心之桥、发展之桥、致富之桥、开放之桥。

宜宾市最新任命公示袁继湘(宜宾人物郑启友)(3)

追求:困难群众在心中

2018年,郑启友已经54岁。他身体不太好,做过心脏瓣膜手术,家中还有70好几的父母和104岁的老祖母需要人照顾。此时,他主动回到横江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担任厚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上任后,郑启友吃住都在村上,他马不停蹄地开始走访了解贫困户信息。不熟悉村上的路线,他就用笔记本将走过的路、访过的贫困户一一记下,手绘了一张“厚石村贫困户住址分布图”。偏远山村的路窄障碍多,为了摸清情况,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

驻村期间,郑启友的祖母和父亲相继因病离世。在两位长辈住院期间,他白天奔波于村社一线和田间地头,晚上又匆忙赶到医院护理老人,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两位长辈在离世前,都叮嘱他“要好好工作,不用担心”。至亲的离世,让郑启友悲痛欲绝,但他没有被击垮,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

在郑启友写的厚厚的笔记上,记录着他的各项工作:邀请宜宾剧团到村上演出春晚,这是宜宾剧团唯一一次到村一级演出;邀请农技专家到村上讲解甘蔗病虫害防治;举办葡萄节,打开农产品销路;走访贫困户,调研“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落实……

郑启友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辛勤工作透支了自己的健康。2019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在睡梦中吐了大量的血,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他也只是略做治疗,病情稍见好转就立即要求出院回到村上继续工作。

2020年,在郑启友的努力下,厚石村修通了村道,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任第一书记已满两年,按照政策可以申请回机关工作。但在这一年的11月份,厚石村将迎来脱贫攻坚国检验收。作为第一书记,郑启友对全村的情况烂熟于心,他不想走,更不能走;在群众利益和个人安危之间,他永远选择群众利益。

最终,厚石村顺利脱贫摘帽,并获得“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等多项荣誉,郑启友也获评全区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记三等功1次。这时,他终于能放心入院治疗,医生说:“你再拖下去,怕是命都保不住了。”他住了17天院,体重从108公斤降到90公斤。

如今,郑启友身患尿毒症,每周透析三次。虽然他的身体病了,但是精神没垮,他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郑启友把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作为人生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诺言,也在用自己的真诚和奉献向党和政府、向广大群众递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新三江周刊:您为什么会成为横江山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郑启友:我的奶奶和父亲都会唱山歌,而且唱得很好,我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拜访了很多会唱山歌的老人,久而久之就学会了。

新三江周刊:有人认为您很“傻”,您怎么看?

郑启友:我只是坚持了自己的内心,我对自己做的事无怨无悔。

本刊记者:段叙兰

来源:新三江周刊-宜宾传媒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