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

1945年美国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之后,人类就拥有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后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投降,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瞬间造成几十万人伤亡,也让人类第一次领略到这种武器的巨大威力,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人类不仅拥有了数量更多的原子弹,而且还在原子弹的基础上制造出威力更大的氢弹,氢弹的威力要比原子弹的威力要大上好几十倍,一般的氢弹爆炸威力相当于百万吨TNT当量,超级氢弹的威力更是达到千万吨级,人类历史上制造出威力最大的氢弹当属于前苏联的“大伊迈”氢弹,这颗氢弹的威力达到5800万吨TNT当量,据说当年前苏联在试爆完这颗氢弹之后,亚欧大陆向南移动了9毫米,由此可见这颗氢弹的威力有多大。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1)

氢弹爆炸

目前人类拥有1.3万枚核武器,不过这些核武器大多掌握在美俄两个国家手里,其中美国拥有美国6185枚、俄罗斯6500枚,这两个国家拥有全球核武器数量的97%以上,而且美俄两国拥有的核武器并非传闻的原子弹,而是威力更大的氢弹,比如美国的W88、W76、B61、B63,清一色都是氢弹,俄罗斯也应该差不多,有人说美俄拥有如此多的核武器,如果把这些核武器全部投放在地球上,可以毁灭地球好几次,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换句话说,如果要炸毁地球需要多少颗氢弹?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2)

世界威力最大氢弹大伊迈氢弹,拥有5800万吨TNT当量

要想炸毁地球,那么就需要调用地球的引力结合能,只有摧毁地球的引力结合能才能够把地球彻底摧毁, 所谓引力结合能就是把组成地球的岩石、海水、大气等物质,朝着无限远的方向移去让这些物质不能再形成地球的样子,然后计算做功的总和。目前科学家计算出地球的引力结合能是2.45×10^32焦耳(J),然后我们把摧毁地球引力势能需要的2.45×10^32焦耳(J)换算成多少TNT当量,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颗氢弹了,根据计算,大约需要5.86×10^22吨TNT爆炸释放的能量才能彻底摧毁地球引力结合能,也就是炸毁地球,5.86×10^22吨TNT当量换单位的话就是586万亿亿吨,这是什么概念呢?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3)

要想摧毁地球,只有另一颗大小差不多的星球撞它才可以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木星产生的能量为40万亿吨,相当于20亿颗广岛原子弹,这次撞击不仅改变了木星大气层的成分和性质,而且还在木星表面撞出了几万个直径达几万公里、比地球还大的大气坑,而这次撞击的能量仅相当于586万亿亿吨的14亿分之一;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10公里长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包括恐龙在内90%以上的生物灭绝,而这次撞击产生的能量仅为4万亿吨TNT当量,相当于586万亿亿吨的140亿分之一,由此可见要想炸毁地球需要多大的能量,那么极限条件下,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呢?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4)

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也无法摧毁地球

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人类拥有的核武器是不可能炸毁地球的,现在人类拥有1.3万枚核弹头,即使美苏冷战巅峰时期也就只有3万枚,按照平均每枚核弹头的TNT当量为100万吨来计算,那么这些核弹全部爆炸产生的能量为3X10^10吨TNT当量,这个能量有多大呢?3X10^10吨换单位的话相当于300亿吨,而6500万年前那颗直径为10公里撞击地球产生的能量就达到4万亿吨,全世界巅峰时期拥有的核武器实力全部爆炸产生的能量还不及一颗直径10公里撞击地球产生能量的130分之一,所以即使目前地球上的核武器数量再多100倍也不可能炸毁地球,既然人类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距离炸毁地球还有很大差距,那为什么总是流传人类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可以毁灭地球好几次呢?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5)

氢弹爆炸威力很大,是相对人类说的

其实这里所说的毁灭地球好几次,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毁灭人类好几次,人类那几万颗核武器全部发射到世界全部城市,足以毁灭全世界的城市,这样可以毁灭掉全世界80%以上的人口,再加上核爆炸产生的气候变化,人类如果发生核战争,导致毁灭的是人类而不是地球,所以说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好几次其实是指毁灭人类好几次。

多少颗氢弹可以毁灭地球(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颗氢弹的轰炸)(6)

假如月球撞地球,可以摧毁地球

那么人类如果真的想毁灭地球,需要用多少颗氢弹呢?以人类制造威力最大的大伊迈氢弹的5000万吨计算,如果要想产生586万亿亿吨TNTN当量,那么必须生产1100万亿颗这样的氢弹才可以产生那么大的能量,只有这么多的氢弹才可以完全摧毁地球的引力结合能,从而最终摧毁地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