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衔接梦想从一)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幼小衔接适应期,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东原小学一年级老师重要的教育任务。

一、兵马未动,“衔接”先行 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年级老师们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通过学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知道了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怎么“接”。

学校出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衔接梦想从一)(1)

老师们牢固树立衔接意识,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入学适应教育写入教育教学计划,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各种小奖品、小奖章、学生名单、家长联系电话、医药箱等,一一提前准备到位。

二、美好启航,从“心”衔接

因疫情影响,九月初的新生报到改为线上报名。一年级每个班主任和每一位分到班级的孩子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点对点发放了《入学须知》,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效协同沟通。新生进校前一天晚上召开线上家长会,引导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并及时交流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完善家校共育机制。

新生进校前渗透入学适应教育,入学后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孩子入校前,各班美化教室,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进校第一天不仅有了满满的仪式感,还最大程度消除了儿童面对新环境的紧张、害怕和不适应。

学校出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衔接梦想从一)(2)

组织家长带领孩子布置教室,为每个孩子拍摄美照,记录成长瞬间,这些活动让孩子更亲近老师了,家校生关系更融洽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兴趣,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到新的生活。

三、常规训练,播种好习惯

自新生入学以来,一年级老师们就把常规训练渗透到学生在校的每一天每一处,主要训练如下:

1.找座位,认识新同学,明确作息时间,教会学生坐、站、行、写字、举手等正确姿势。

2.认识学校,知道自己所在班级、任课老师、老师的办公室等。

3.按顺序集合整队,记住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学校,认识各种体育设施及玩法;知道厕所位置,文明如厕;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活动,哪些地方危险,坚决不能去。

4.进行各种安全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安全。

5.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热爱学校、爱护学校财产的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6.教育新生爱惜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学会有序整理书包。

7.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上学、放学路上戴口罩,在校不大声喧哗,不奔跑追逐,不窜楼层。

8.规范课前准备,认识同学名字,学习收发本子。

9.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迟到要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再进教室;上课要专注,会倾听,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老师发出下课指令才下课。

学校出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衔接梦想从一)(3)

四、研读新课标,落实学习衔接

2022年国家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一年级老师坚持零起点教学,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借助绘本降低难度,用各种办法激励儿童学习。现在,新生已懂得专注听讲,并与老师积极互动,整个课堂有静有动、有情有趣。

幼小衔接,科学衔接,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进行下去,为东原小学一年级孩子扣好小学的第一粒扣子。(撰稿:曾丽蓉 审核:刘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