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

提起“京”字,我们便联想到京城,北京、南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都是少不了“京”的古代和现代都城。《现代汉语词典》对“京”字解释也非常简单,指的就是国家的首都。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城命名偏爱“京”呢?“京”字本义是“国家首都”之意吗?

《说文解字》:“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丨像高形。凡京之属皆从京。举卿切。”

这里许慎认为“京”是人工所筑的高大的台子,这种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力所作者为京,地体自然者为邱。”由此可知,“京”当为人力所为,但所筑建起来的并不只是一个高台,而是还要在高台之上建造房屋楼阁,这个房屋或楼阁连同高台才可以称作“京”。我们看一下“京”字的古文字字形:

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1)

甲骨文”京“

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2)

金文”京“

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3)

篆文”京“

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可以看出,“京”为象形字,下为高台,上似亭台阁楼,就像一幅亭台阁楼图。中间的楼阁特别形象逼真,当为眺望、巡守的观望台。至篆书“京”字更加简化,为书写之便,直接把中间的楼阁写作了“口”形,我们很难再看出楼阁或台上建筑之形。

及至楷书,“京”字还有个异体字二字下面的三笔勾勒出来的高台则全然不见,最后竟然变成“小”字。可以说,这一简化直接把人们对“京”的理解带入了歧途。或许我们说,这是“京”字简化的一个非常欠妥之处,可以说下面的“小”字让“京”字丢掉了灵魂。

我们之所说“京”字简化有欠妥之处,因为“京”字最初含有“高大”之意。郭沫若先生就认为“像宫观厜㕒之形,在古素朴之世非王者所居莫属。王者所居高大,故京有大义,有高义。”从古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京”字高大义的佐证。如: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文选·张衡<西京赋>》:“燎京薪,駴擂鼓。”薛综注:“积高为京。”

又因为“京”之高大宏伟,建造京所需的材料必然巨大,后来古人又以“京”来表示最大的数词。如:

《书术记遗》:“十兆曰京。”《孙子算经》曰:“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

由此可知,“京”字表示的数字已经达到了最大极限。后来,表示巨大的鱼我们称之为“鲸鱼”,给心理极大反差或者恐吓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惊”,表示强有力,称之为“倞”。这些后产生的汉字都说明“京”字有巨大、高大之意

“京”为高台上的建筑,居高临下而又威严雄伟,当然这种最高的“京”当为皇帝所独有。因此,后来就有清朝的明文规定,京城的所有建筑都不得高于皇宫,否则就无法彰显皇帝的至高无上、俯瞰一切的权威。现在我们从故宫的宫殿亦能看出这种高大威严。

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4)

高大的故宫

既然皇帝所居或办公之所皆为高大威严之“京”,那么不少朝代便皆称之为“京城”,因此才有都城之名北京、南京、东京、西京、镐京、汴京等。

另外,古代除了皇帝居住之“京”,还有为储存粮食而建造的“京”,“京”筑于高台便于防水防潮,当然是存放粮食的最佳选择。关于“京”作为储粮仓,有不少文献记载:

《广雅·释宫》:“京,仓也。”《集解》引徐广曰:“京者,仓廪之属也。”《管子·轻重丁》:“有新成囷京者二家。”

以上皆指粮仓,但不能因此说“京”本义为粮仓,存粮只是“京”的另一个功能。下面我们再梳理一下“京”的字形发展路径,看下图:

京字图文解析(从象形京到)(5)

“京”字造字及发展(注1)

通过以上分析,“京”字的意义发展也已经清晰可见了:

“京”——(1)建在高台上的建筑、楼阁——(2)高大、数量大之意——(3)皇帝居住之地在“京”——(4)引申为“京城”之说——(5)各朝代偏好以“x京”命名。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的最大鼓励!期待与您交流国学,非常感谢!

参考文献:图片编辑来源:任犀然主编 《画说汉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6.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