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2)

手表指在下午1时17分。我总共在世界屋脊上停留了不到5分钟。当我将相机对准正在接近山顶的两个人时,我才注意到一个一直被攀登者忽视的变化。在南边,几小时前还清澈的天空中,毛毡似的云彩此时正遮掩了环绕着珠穆朗玛峰的较小山峰。后来,找到了6具尸体,寻找另两人的努力被迫放弃;队友贝克·韦瑟斯坏死的右臂被医生切除。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3)

1996年5月10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正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们,最终夺去了包括两名登山队队长在内8人的生命。1996年全年,一共有15人命丧珠峰,使得那年成为2014年珠峰雪崩事故以及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前攀登珠峰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

5月那场著名山难的幸存者《户外》杂志记者乔恩·克拉考尔,事后根据亲身经历著成《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紧接着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4)

电影《挑战巅峰》(又名: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播出时间:7月31日 12:00

影片以克制、冷峻的纪实风格记录了山难发生的前因后果。最令人震惊与痛惜的是,这场悲剧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人类能够正视自身,敬畏生命与自然。

8848米 地球之巅

8848米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又名“圣母峰”)坐落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世纪50年代以前,人类多次探索珠峰,却折戟沉沙。据统计,仅在1922-1952年30年期间,就有133人在登峰途中遇难。直到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首次登上珠峰。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5)

随后,探险家和登山爱好者对珠峰魂牵梦绕,络绎不绝地来到这处圣地,以登顶珠峰来证明自己的攀登能力。

没有高山攀登经验似乎不再是硬性要求,有钱有闲就能雇佣专业向导带领自己登顶,因此极大地促进了珠峰商业登山产业的发展。到上世纪90代,商业性攀登珠峰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大众探险活动。

1996年4月下旬,珠峰南坡尼泊尔一侧的大本营聚集了十多支登山队,包括登山者、向导、医生、营地管理员、夏尔巴人在内将近150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两支商业登山队,分别是新西兰人罗伯特·霍尔担任队长的“探险顾问”登山队和由美国人史考特·费希尔带领的“疯狂山脉”登山队,两队均由3名向导、8位客户和若干后勤人员组成。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6)

▲探险顾问登山队队长罗伯特·霍尔,曾五次成功登顶珠峰,是当时非夏尔巴人中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7)

▲疯狂山脉登山队老板兼领队史考特·费希尔

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悲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登山界也不例外。表面达成合作共识的“探险顾问”登山队与“疯狂山脉”登山队之间的竞争关系一直存在。

作为攀登珠峰的老前辈,霍尔曾在1990年到1994年间成功将39名客户送上珠峰,却在1995年零客户登顶。客户道格·汉森就是1994年在距离顶峰只有300米的地方因为超出既定折返时间被霍尔劝回。而费希尔虽然帮助客户成功登上过8000米的山峰,但是组织攀登珠峰还是头一次。

为了提高知名度,双方都在想方设法增加传媒曝光率。费希尔希望邀请到美国《户外》杂志特约记者乔恩·克拉考尔随队报道,为今后的业务拓展打响名头。但是由于霍尔提供的价格更加优惠,克拉考尔最终加入了“探险顾问”霍尔的队伍。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8)

▲1996年罗伯特·霍尔的“探险顾问”登山队

克拉考尔事后反思自己可能是导致向来理智、谨慎的霍尔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因素之一。

为了减轻上一年汉森未能登顶的遗憾,更为了公司的形象和前景,霍尔违背了自己定下的两点前折返的规矩,特别是当费希尔的队员还在向顶峰进发时。也许是传媒与对手的双重压力让他选择超时两小时后继续陪着汉森登顶,在汉森丧失行动能力后也不愿独自下山,结果酿成悲剧。

费希尔则邀请来了另一位“死神”——纽约社交名媛、NBC电视台的特约记者桑迪·皮特曼来实时报道这次登山活动。

费希尔的夏尔巴向导洛桑不仅要把皮特曼带来的卫星电话等设备扛上山,还得用短绳将虚弱的她绑在自己身上前进,浪费人力的同时也耽误了最重要的事——与霍尔团队的夏尔巴向导多杰一起提前固定好希拉里台阶的绳索,直接导致大量时间被耽误,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

商业登山队虽然能够提供相对专业的向导、设备和服务,但同时商业化也意味着在短暂的登山季,将有更多人被拥堵在险峻逼仄、高耸入云的山脊,增加各种意外的风险。

5月10那天,除了霍尔和费希尔的团队,还有台湾与印度共4支队伍同时攻顶。结果在接近原定下山时间下午两点时,3支队伍仍挤在通往珠峰峰顶一块几近垂直的岩石山壁——希拉里台阶,排队等候用绳索攀登。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9)

▲攀登珠峰的最后一关“希拉里台阶”

在8790米缺氧又极寒的的死亡地带,高山症很容易令人做出疯狂的判断和举动。霍尔团队的向导安迪·哈里斯就由于神志丧失误以为提前放置在南峰的氧气瓶是空的(实际是满的)而向霍尔传递了错误的信息,间接导致霍尔因氧气耗尽错过了自救的黄金期。

如果看过纪录片《攀登梅鲁峰》就会明白,高山攀登不仅需要攀登者具备强健的身心素质、高超的攀登技巧和充足的装备资源,团队的凝聚力,队友之间的互相信任、协作与支持也许就是险恶征途的一线生机。

而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者,背景各异,互不相识,无法在短期内形成默契与深厚的革命友情。在自身难保的危急时刻,岂有余力考虑他人的安危?幸存者克拉考尔曾一度自责在安迪神志不清时没有及时拉他一把。

在难波康子躺在南坳垂死之际,自己却在距离只有320米的帐篷里无视她的苦苦挣扎。内疚与自责让他再也无法回到珠峰,只能继续负重攀登。

明知有危险,为什么还要攀登?

“因为山就在那里!(Because it is there!)”

当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一次全美巡回演讲中被一位缠人的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他的回答成为激励无数登山者追寻梦想的至理名言。

1924年,乔治·马洛里参与了英国对珠峰的第三次探险。在进行了数次登顶尝试失败后,6月8日一大早,马洛里选择安德鲁·欧文为搭档做最后一次冲顶尝试。然而,两人却消失在皑皑冰雪中再也没有回来。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0)

▲乔治·马洛里

75年后的1999年,美国登山家康纳德·安柯(《攀登梅鲁峰》主演之一)在珠峰北坡发现马洛里尸体的消息震撼了全球。由于冰雪的冷冻作用,部分遗体仍保存完好,依然保持着当时从高处跌落的姿势。但是由于至今找不到两人携带的相机,缺乏真凭实据,他们是不是世界上首登珠峰峰顶的登山者仍是未解之谜。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1)

▲乔治·马洛里长眠于珠峰的遗体

登顶珠峰,对于已经登顶世界六大峰的难波康子而言是为了齐集七座山峰;对于贝克·威瑟斯来说是在迷惘期做出无果挣扎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于打三份工也要攒钱回来的道格·汉森则意味着平凡人也可以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钢筋水泥和互联网构建的世界里,有些人沉沦于世事的琐碎与无奈,有些人在情感的纠缠与撕扯中窒息。在抬头看不见星辰的楼宇之间,在玻璃与人海交织映射的投影下,生命轻盈得像一粒尘埃,仿佛不曾来过这个世界。

但当我来到山脚下,从零出发,用双手感受千百万年时光与生命雕刻的岩壁,用双脚丈量蓝色星球随着地壳变迁沧海桑田的痕迹。攀登的过程或许是痛苦而孤独的,但当翻越崇山峻岭,跨过千山万水时,当与月亮星辰共舞,拥抱黎明的曙光时,当拼尽全力,磨得手脚流血时,那长满刺的硬壳早就被新生的血肉顶去。

不再沉湎过去,不再纠结未来,会当凌绝顶的风光,只有攀登者才能看到。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2)

只不过,有些人在向上的征途中忘记了攀登的意义。

迄今为止,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数早已超过6000人。为了征服自然,人类不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创纪录的人数也令珠峰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山上堆积大量垃圾、氧气瓶、食物、绳索和帐篷等物资,几乎沦为垃圾场。

据报道,仅在2018年春季登山季期间,西藏自治区组织就从核心区收集了垃圾和排泄物等共8.4吨,核心区以下约有335吨。因此官方计划2019年的攀登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且仅限春季登山。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3)

▲登山客丢下大量垃圾在雪山上(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登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技与追逐,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与角力,不是彰显功名利禄与闪耀经历的名片,更不是为了征服自然。对于自然,应该永存敬畏之心,因为人类唯一需要征服的,是我们自己。

敢于选择,勇于放下,成于坚持

在得知队友出事后,战斗民族俄罗斯向导安纳托利·波克里夫独自跑回暴风雪中连续救回三人。他在片头就向费希尔表明了态度:“告诉他们,想爬珠峰,就得自己想办法。”虽然对于向导来说有点儿态度不端正,毕竟帮助客户登顶是他们的工作。但是如果自身不具备独立的登山能力还来登顶,才是对生命、对珠峰的亵渎。即使被绑着绳子拉上了世界之巅,也失去了攀登本身的意义。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4)

攀登是对体能、勇气、毅力与智慧的终极挑战。登山者必须了解自己的极限,具备极强的把控风险的能力。虽然攀登珠峰是欲望战胜理智的结果,但是面对比珠峰攀登难度更大的梅鲁峰鲨鱼鳍时,世界最顶级的三位登山家却在距离顶峰100米处停下了。夜晚将至,物资耗尽,他们遍体鳞伤。如果扔掉帐篷冲顶,意味着要在没有任何庇护的山顶上过夜,这无疑等于送死。于是,他们遗憾地下山了。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5)

▲纪录片《攀登梅鲁峰》

当你离成功只有100米的时候,放弃永远比坚持更难!但真正的勇士,是敢于选择,勇于放下,成于坚持的人。在三个人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后,他们最终决定重回梅鲁峰,完成未竟的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有的人选择了平坦安稳的路线,有的人行走于惊涛骇浪间。没有路线的好与坏,只有选择的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愿遵循命运既定的轨迹,他们追随内心的渴望,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他们游走在生死边缘却从不越界,放荡不羁地生活却对生命充满敬重。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6)

▲三人天团成功登顶梅鲁峰

人生也有低谷与高峰,即使山穷水复、迷惘彷徨,一旦站在山顶,向下俯瞰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当初以为重要的,都已经不重要了。原来真正的勇气是用来追求那些简单的幸福。

在2015年版本《绝命海拔》最后的画面中,被冰雪掩埋的贝克,在接近天堂的珠峰看到妻子和儿女才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梦。于是,他奇迹般地从雪地里挣脱,涅槃重生。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7)

▲现实中的贝克·韦瑟斯冻掉了双手和鼻子

而被困在希拉里台阶的霍尔,只能听着妻子的啜泣声渐渐沉睡。他也许后悔自己的选择,遗憾不能陪着女儿出生、慢慢长大。但我相信他在那接近天堂的地方也看见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梦。

虽然肉体已死,这些攀登者的灵魂却永远留在了珠峰顶端。

影 片 预 告

电影 挑战巅峰

时间 7月31日 12:00

因为山就在那里!

参考来源:

书籍《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qkshu/book/zjkqxbdd/

电影《绝命海拔》(2015)

qsptv/show-2917.html

纪录片《攀登梅鲁峰》

bilibili/video/av18175641/

1996年珠峰山难纪录片合辑

bilibili/video/av3015241/

人生四大阶段去四大名山(史上最惨痛山难)(18)

文:福尔魔歌

编辑:福尔魔歌、晓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