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

“闲”之一字,自古以来就倍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诗人说“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个“闲”它所表达的意境难以言喻,大概只有特定的时候才能感同身受。古人说“偷得浮生半日闲”,古人也觉得人世纷扰,能得半日清闲是妙不可言之事。

至于妙在何处,千百年来,各代迁客骚人各有理解,大抵分为两种,一是被贬壮志未酬,自嘲“闲”人一个,二是“闲”里偷得人间至味,风景属闲人,颇有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意思。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对“闲”深得其意,在他的诗歌里体现了“闲”的极致美学。

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人生历程主要由避难江南、初入仕途、志在兼济、江州之贬、出刺苏杭、退居洛阳等阶段,纵观其一生,可谓是命运坎坷。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将“闲”的美学表达的淋漓尽致呢?在我的观点里,白居易体现文人“闲”两个方面都有,颠沛一生,清闲至极。世人评白居易是雅能阳春白雪,俗能下里巴人。

起初,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闲”为自嘲。在浔阳江边送客时遇到曾经“妆成每被秋娘妒,曲罢曾教善才服”的歌妓,如今年老被弃,命运同其被贬有几分相似,所以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若说闲,一个江州司马竟然与一个红颜老去的妇人彻夜长谈,并且为其写下洋洋洒洒上千字的《琵琶行》,也确实闲。这就是先前说到的第一个“闲”,满怀壮志,却清闲无事。若说美,美在何处?“老大”被妒是人美,琵琶声起客忘归是曲美,东船西舫悄无言是艺美,同是天涯沦落人是人世悲观感同身受的美。

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2)

后来,在被贬的常态里,白居易从“闲人”渐渐变成“闲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冬雪初起,也许雪已经落满长安的街道,可是与我何关,闲着没事,身前置一个小火炉,就着百姓给的小菜喝些绿蚂酒暖暖胃,何其惬意,又何必管他京城那些劳心事。

天色渐晚,似乎这里也要下雪了,我可真是清闲。在京城的那些大官们,此刻大概还在忙着如何应付北方雪灾,也不知道这些人穷极一生所追寻的名利到底有何意义,也许下一刻君威难测,便成了无权无势的小民。

哪有我这般惬意,闲时赏花观雪,来年入春,田间纸鸢嬉闹,夏日流萤纷飞,秋日阡陌稻花正盛,四季无趣时,便提上一壶绿蚁酒独倚高楼,诗酒还需趁着年华。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长安官员,终日惶恐,若一步错这一生便是大梦一场,醒来问黄粱。我这人生虽闲,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来浔阳有段时间,什么时候去看看令李白也心向往之的庐山风景。

时间久了,大概是闲“出问题”了,白居易开始研究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在电影《猫妖传》中,白居易是一个极度崇拜李白的诗人,为了李白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可以不顾一切的去寻找贵妃与玄宗之间的爱恨情仇。

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3)

虽然电影仅有参考意义,却也从侧面表达了《长恨歌》的由来,从玄宗重色到杨家有女初长成,再到清君侧集万千宠爱一身,前半部分表达玄宗与贵妃的伉俪情深以及奢靡的生活,到了中间部分,却是红颜薄命,马嵬坡魂断红颜,而后玄宗凄苦半生。

后半部分,白居易却以李白的浪漫手法,希望玄宗与贵妃在天上相遇,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知是表达二人情深,地老天荒也无悔,还是恨意至海枯石烂。

白居易仕途坎坷,从入仕以来,经历多次被贬再提再贬,他的心路历程一般人无法感同身受。也造就了他人生之“闲”,可以“闲”到与乡村妇人谈家长里短,也可以“闲”到与达官显贵丝竹绕耳,更可以“闲”到田间观看农家刈麦。

其一生,虽然都是为官,却与田间劳作之人一般,诗词写的多的是反应劳动人民的疾苦。更像是个闲人一样,无事便观看民间劳作,偶尔感慨便写下一首诗为其歌咏或者感叹。细细想来,这样的闲人做出的“闲事”,却处处体现生活的美丽,反应当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个平凡而美丽的故事。

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4)

而他的《琵琶行》与《长恨歌》,这两首长篇诗歌被传唱千年,都创作于他被贬时期,想来是生命中最“闲”的一段时光,却成为了千古绝唱。歌女凄苦的一生在那个时代本该是处处都在发生的事,而玄宗与贵妃的爱情却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

对于白居易而言,生活随处可见的故事是美,这样的美可以是指歌女的美,可一生却过于凄凉,也许正是以此一文反应了当下歌女的命运。玄宗与贵妃是美,却不是唯美,而是凄美,《长恨歌》全诗字里行间体现的都是情爱却缺少凄凉,而马嵬一役,杨贵妃的命运让人感慨万千,大概是白居易也只想留住美,减少凄凉,却取名《长恨歌》而非赞美二人爱情。

白居易伤感诗的特点(白居易诗歌关于)(5)

在白居易的诗歌里,除了几首长篇诗歌,多是体现百姓忙碌从而映衬自身清闲,不知道其是在为被贬而感到无法展现一身抱负,还是偷得人间至味,享受生命中遇到的各种风景。在我的观点里,历代壮志难酬的文人都会抑郁而终,白居易晚年安稳,所以他是看透官场后,喜欢上人生百态,纷扰的人世间,不为利来利往,用诗歌记录生命的伟大与美丽,这样的一生,称得上美。

参考文献:

《长恨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