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刘勰的思维方式(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巨著)

文心雕龙的刘勰的思维方式(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巨著)(1)

01

我叫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

我在小时候很早就成了孤儿,我从小便是一个人活在这偌大的京口。不过还好,这儿人傻钱多,我倒也能勉强存活。本以为我就会这样吊儿郎当的过完这辈子,却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

京口作为南朝重镇,人文荟萃之地,所以经常有著名经济学家,史学家开坛讲学,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起先去听,是因为他们提供免费的瓜果茶点,儒家学派的干果最棒,道家学派的糕点也不错。至于他们讲什么都无所谓,填饱肚子最重要。

去的时间久了,慢慢的,我就对他们讲的内容有了一点点的理解,这就像在白纸上滴上了一点黑墨,在这种蹭吃蹭喝还蹭学习的生活方式下,这个墨点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了。直到我二十六岁那年,他们讲的我已经完全懂了,并且比他们理解还要透彻。

我决定出去走走,去少林寺去看看,改善下生活,顺便学学新的知识。主要是,已经身无分文了,讲学提供的糕点我也吃腻了,想尝尝别的东西。

呵,到底是因为吃腻了糕点还是渴望吸收新的知识。我也没弄明白自己真实的想法。

文心雕龙的刘勰的思维方式(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巨著)(2)

02

听说定林寺中的主持是个德高望重的大法师,门徒多达万人,不光有平民,还有达官贵人。或许我也可以去拜个师,学学佛家经法的同时,还可以顺便解决下我的三餐问题。

来到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定林寺中,如愿投靠了主持方丈。说明了来意,主持笑笑,留下了我,却并未收我为徒,而是让我帮他整理经文。

这一住就是十年。

十年里,我一直研读经书修身养性,期望着有人慧眼识英雄,将我这颗明珠挖掘出来,可惜,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伯乐。

或许,是因为我出身寒微吧,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相谈。每次,他们都只会问我,方丈在否?

还好,这十年我也不是一直干坐着消耗时间,我深刻研究了写文章会遇到的问题,并花费五六年的时间,将文章问题如何改进和怎么样完善等,完整的写了出来,一共写了50篇,为什么选50这个数字,因为道家有云:大道五十,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虽然在写书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熏陶,但是书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文心雕龙》。寓意为对文章如同雕刻龙纹一样用心。

文心雕龙的刘勰的思维方式(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巨著)(3)

03

虽然《文心雕龙》已经写完,可能是因为我毫无名声,导致这本书没人看,我知道它很好,可是,别人不知道啊,他们还不愿意看。不行,我得想想办法。

于是,有一天,我装作货郎,将书献给了沈约,沈约读了以后,觉得这本书很不错!深通文理,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随即便放在案头,时常阅读。

沈约,那是谁?文坛领袖,文人学习潮流的风向标,能被他放在书案上经常阅读的书籍,自然而然成为别人也追求的书籍。

一时间,我的《文心雕龙》大火,可是,书火了,我人却没火,愁死个人了。

后来改朝换代,萧衍成为梁武帝,为了缓解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主张“唯才是务”,再加上沈约的推荐,我当上了奉朝请。终于,我终于踏上了仕途。

虽然这不是官职,可是,这对我意义重大,我终于由一介贫民,迈入了仕官的门槛。

随后,我的官职一步步提升,还担任过太末县县令。因为政绩不错,升任东宫舍人,由此认识了另外一位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的礼待,我很满足。

再后来,梁武帝要派人去定林寺整理佛经,我一想,这我熟啊,正好回去看看老方丈,就接下来这个差事。

整理好佛经后,打算回朝复命时,看着宁静的寺庙,默诵经文的僧侣。

心有所感,我心愿已了,官做过了,名也有了,为何还要在朝廷这个大泥潭里面苦苦挣扎?

于是我上书请求出家,改名慧地。

在定林寺度过了我人生最后的时光。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绯夜盗香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