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鱼肠剑杀王僚(刺王僚的专诸竟是)

中国古时候称妻子为内人,所以人们便把丈夫惧怕妻子称为惧内。古来近来惧内的人不在少数,诸如定鼎东南的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出将入相的大隋靠山杨素(关于杨素,请见由[甜心即可]撰写的《他才是大隋的靠山!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一文),扫倭荡寇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等人,但如果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那么史上惧内的第一人,非手持鱼肠刺杀吴王僚的专诸莫属。

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专诸被后人称为“四大刺客”之一,勇猛非凡,雷霆一击,用鱼肠剑刺死吴王僚,怎么也会是惧内之人呢?还有作为一介刺客的专诸为何被后世所颂扬呢?

用鱼肠剑杀王僚(刺王僚的专诸竟是)(1)

据文献记载,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堂邑人,生年不详,屠户出身。说专诸,必须提到另外一个人——伍子胥。公元前522年在楚国为官的伍子胥一家因得罪楚王,父兄被杀,孤身一人逃到吴国,见到了吴王僚,提出希望吴国出兵讨伐楚国。而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杀害,劝大王讨伐楚国是为了报私仇,此时攻打楚国未必能成功。”

公元前518年吴楚边境的两个女子因为采桑叶发生争执,竟然引发了两国的战争。此后吴、楚两国战争不断。公元前515年楚平王病死,吴王僚决定趁机讨伐楚国,于是他派遣自己的同母兄弟掩余、烛庸出兵伐楚,派遣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的动静。然而楚军却截断吴军归路,此时吴王僚的亲信在外,朝中无人,时机终于到了。

伍子胥马上面见公子光说明形势,“今吴王伐楚,二弟将兵,未知吉凶,专诸之事于斯急矣。时不再来,不可失矣!”公子光也非常同意伍子胥的看法,便对专诸讲了这件事,专诸毫不犹豫,慨然请行,说道:“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後。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称谢:“光之身,子之身也。”

当年4月公子光在府中密室安排甲士,大摆酒宴邀请吴王僚赴宴。吴王僚也有些担心,便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劝他不可不防,于是吴王僚身穿三层软甲,派兵陈列于道旁,从王宫大门到公子光家门,台阶、坐席旁,都布满吴王僚的亲信,卫兵手持长戟的夹道护持。

吴王僚到后,双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酒酣之际,公子光借口足疾,需要裹足,于是趁机退入重兵保卫的密室之中。而专诸依计将鱼肠剑放进烤好的鱼的腹中并送了上去。当走到将吴王僚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肚,迅速拿出鱼肠剑刺向吴王僚。鱼肠剑穿透三层护甲,“贯甲达背”,吴王僚当场毙命。此时吴王的侍卫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杀死了专诸。而趁吴王僚的部下混乱之机,公子光的甲士杀出将对方一网打尽。

此后公子光继承吴国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也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吴的辅助下,大败楚国,称霸一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另一种说法的春秋五霸)。当上吴王的公子光没有忘记专诸,他下令将专诸的儿子专毅封为上卿。

至于当初专诸为何会因妻子的呼喊而归,还存在着一种说法。说专诸妻子手里拿着他母亲的拐杖,而专诸为人十分孝顺,见到拐杖如同见到母亲,所以才乖乖跟着妻子回家。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这是这些刺客们用生命实践的人生信条,也是现代人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很难看到的一幕,所以人们今天对专诸这类人的行为很难彻底理解。司马迁曾这样评价专诸等人“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关注【纵横五千年】,作者是我,“甜心即可”,微信公共号:纵横五千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