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

关注儿童教育的妈妈会经常听到儿童发育的敏感期,捕捉住敏感期能让教育事半功倍。错过敏感期,能力发展会变慢。妈妈们会好奇究竟什么是敏感期,也着急怎样才能捕捉到自家宝贝的敏感期?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1)

什么是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才能让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的概念是蒙台梭利提出,这是她对人类教育最伟大的贡献之一。蒙台梭利通过多年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的观察后发现: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且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置若罔闻。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出现时,孩子会主动的有意识的重复一个活动,并乐此不疲。在这个时期,我们引导孩子全方位进行探索,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孩子接受学习的能力会很强,心智发育迅速提升。但这个时期不会特别长,很快就会消失,并且不会再重复出现对这个事情同样强烈的兴趣。因此,捕捉住敏感期,在敏感期进行引导教育是每一位妈妈梦寐以求的事情。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2)

什么是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才能让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根据对敏感期的研究,蒙台梭利提出了九大敏感期,它们分别是: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5岁)、感官敏感期(0-3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 。

那如何来捕捉这些敏感期呢?

我们不是的教育专家,没太多的专业知识,不能一下分辨出敏感期,那如何才能知道这些敏感期具体哪一天出现呢?

我们有了敏感期的概念,知道敏感期的大致时间,还要做的事情就是:如蒙如梭利一般细致、耐心的观察。用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就一定能够从中发现端倪。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3)

语言敏感期应该多和孩子说话

语言敏感期:当我们对着婴儿说话逗玩时,婴儿开始注视我们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这个时期,多和孩子说话。比如吃东西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洗澡时一边洗一边讲,洗洗小脸、小手、小肚子,推着婴儿车到外面时讲讲所见所闻,通常和宝宝说得越多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开口说话的时间也会比较早,口齿也比较清楚。学习一门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很困难事情,但孩子却能快速学会母语,正是因为婴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4)

秩序敏感期:我们发现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而哭闹,玩具放的位置改变而生气,苹果不是一个完整的而发脾气,这正是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的缘故。在这个时候,妈妈不必惊慌,首先我们先满足孩子的秩序感要求。第二,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感受不同环境不同家庭的事物,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自己的秩序,别人有别人秩序,来增加孩子的灵活性。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5)

细微事物敏感期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忙碌的我们经常忽略的细小事物和变化,孩子却经常能够发现。比如会从地上捡一根头发丢垃圾桶,发现身边人的细微改变,如经常戴的手表、项链今天没有戴。这个时候多引导孩子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6)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最动作敏感期最好的练习

动作敏感期(0-6岁):刚学走路的孩子特别想走路,突然要求洗碗,打扫,要自己去取东西这都是孩子动作敏感期的表现,我们尽量不要阻止,给到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多跑跑跳跳,穿衣吃饭,取拿物品,总之,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助孩子做,让他自己动起来,这样能够让孩子的肢体动作更加熟悉灵活,还能促进大脑均衡发展。

怎么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样抓住敏感期)(7)

阅读敏感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再说到阅读敏感期(4.5-5.5岁):我们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家里每个房间都有放着书,且孩子能够够得着。家长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都会影响和促进阅读敏感期的到来。当孩子要求我们一起阅读,我们可以陪伴,孩子自己独立阅读,哪怕他不认识字,没关系,给他安静的环境和合适的光线。一个喜爱阅读的孩子,专注力和学习能力都会不错。

上面说到9大敏感期,其实远远不止。日常生活中,我们多留意就能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当孩子对某件事情表现出兴趣时,我们就顺着他的兴趣来引导,最有效的学习一定是以兴趣的支撑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