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

他是清王朝的盛世之主,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清圣祖——康熙。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1)

1. 英雄出少年

康熙生于1654年三月十八日,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

由于顺治专宠爱董鄂妃,因此康熙的生母佟佳氏是被冷落的。子以母贵,所以,幼年的康熙也没有得到顺治的关注和喜爱。

庆幸的是,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对这个孙子格外喜爱。

顺治病危时,在商讨继承人的问题上,孝庄皇太后极力推荐康熙为继承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也说,康熙聪慧过人,且已出过天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2)

天花,是康熙幼年时期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康熙也得过,且幸运地痊愈了,这成了他登上皇位的重要砝码。

公元1661年正月初九,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即皇帝位。

康熙继位之初,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顾命大臣代理朝政。

后来,朝政大权逐渐被鳌拜一人掌控,他大肆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滥杀无辜,甚至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

康熙亲政后,决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鳌拜。

14岁的康熙,此时虽然还是一位少年,但从小学习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经验,使他具备了超乎常人的成熟和睿智。

表面上,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纨绔少年,不理朝政,还对鳌拜封赏不断。暗地里,他培养武士,为除鳌拜做各种准备。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3)

两年后,见时机成熟,康熙果断下令擒获鳌拜,并迅速剪除了他的党羽。

16岁的康熙,初露锋芒,就展现出了超高的政治天赋。

2. 平定三藩

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是顺治年间清廷的三大军事势力集团。

他们各自为政,不受朝廷约束,清廷每年还要花大笔经费养活他们。

随着三藩势力的不断扩大,康熙有了裁撤三藩的意图,这激起了吴三桂的反叛之心。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4)

公元1673年,吴三桂正式起兵反清。

面对来势汹汹的反叛大军,康熙临危不乱,冷静分析了局势,决定集中力量剿灭吴三桂。其他两个藩王,他采取以收抚为主的怀柔政策。

经过8年的斗智斗勇,三藩叛乱被康熙彻底平息。

20岁的康熙,在平灭三藩的长久战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此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收复了台湾,又赶走了沙俄侵略者,与俄国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我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国际边界条约。

从1690年至1697年,他三次亲征葛尔丹,平定了葛尔丹叛乱。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5)

除了军事上的辉煌业绩,在其他领域康熙也建树颇丰。

康熙一生崇尚节俭,对贪官污吏更是深恶痛绝。他大力提拔清廉官员,于成龙就是康熙朝有名的廉吏。如于成龙等,一些清廉的官员都得到康熙的提拔和重用。于成龙死后,康熙授予他“天下廉吏第一”的美誉。

3.多才皇帝

治理黄河 兴修水利

由于频繁的战争,使黄河常年失修。

黄河经常决口,河水泛滥,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治理水患,康熙选拔优秀的治河人才,开始对黄河大规模治理。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6)

康熙多次视察黄河治理情况,分析河道淤堵的原因,提出疏浚河身,蓄水冲沙的方案,还亲自使用水平仪检测河水水位。

经过数10年的治理,黄河变水害为水利,成为了重要的运输航道。

注重发展文化

康熙从小受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教诲,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他系统地学习了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知识。他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信手拈来。文人擅长的琴、棋、书、画他都有涉猎。

除此之外,他还认真系统地学习了西洋的天文学、数学、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治理黄河中,运算出“河道闸口流水”的流量,对黄河等水域的治理起到关键作用。

康熙还主持编修了很多书籍,《康熙字典》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7)

《康熙字典》是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方修著的字典,是汉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明史》也是康熙命人修著的明代的史学著作。明史的修著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但主要工作是在康熙朝、由康熙亲自主持完成的。

康熙对中医学也有很大的兴趣,能用所掌握的中医学知识判案,还给大臣过药方。

后来康熙又接触到了西医,服用过一种叫“金鸡纳”的西药,治好了他的疟疾。

康熙对农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亲自耕种、培育稻苗,成功推广了双季稻。

4.多子未必多福

多子未必多福,这句话用在康熙身上是贴切的。

康熙妃嫔众多,一生共给他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帝王之家子嗣众多,难免会产生争权夺位的争斗。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8)

他早年曾立二皇子胤礽为太子。后来发现胤礽性格暴虐冷酷无情,就把胤礽废掉了。

废太子之后,各皇子之间争斗愈演愈烈,为了打消其他皇子的野心,他再次立胤礽为太子。怎奈他发现,胤礽实在不堪重任,就再次废掉了胤礽,并永久囚禁了他。

诸多皇子中,皇四子胤禛隐藏得最深。他不表现自己,也不攻击其他兄弟,始终保持友好中立的态度。对康熙恭敬孝顺,赢得了康熙的好感。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9)

康熙晚年,为立储问题大伤脑筋,耗费了很大的心力。

公元1722年11月13日,康熙病逝,终年69岁。

清朝皇帝怎么评论康熙(清朝十二帝之康熙)(10)

“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