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景剧经典获奖(学生视角学生表达)

儿童情景剧经典获奖(学生视角学生表达)(1)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19年12月10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张玲)名著阅读、学生演绎,主角是孩子们。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8个作品日前在“第十届名著新编短剧大赛”决赛舞台上演,最终龙岗区坂田小学的作品《新两小儿辩日》获得小学组特等奖、育才二中的作品《带上她的眼睛》获得初中组特等奖、深圳高级中学的作品《安妮日记》获得高中组特等奖;个人单项奖方面,福田区园岭小学《邓世昌新编》中饰演邓世昌的刘宸铄同学和福田区荔园小学通新岭校区《太阳溪农场的丽贝卡》中饰演丽贝卡的陈玥同同学分获小学组的最佳男女主角奖,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戏说空城计》的编剧董邦杰同学获得了初中组最佳编剧奖。

为了向少年儿童传播经典名著,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于2010年策划并发起了名著新编短剧大赛,在每年深圳读书月期间开展,一直推动着中小学的经典阅读和戏剧普及。今年第十届短剧大赛,也是“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全市重点主题活动之一。

儿童情景剧经典获奖(学生视角学生表达)(2)

名著新编短剧《安妮日记》表演现场。

大赛8月启动,经过报名、名著演绎工作坊、初赛、决赛训练营等环节之后,12月7日、8日在深圳戏院举行了决赛。本届也和往届一般涌现出不少“学生视角”、“学生表达”,孩子们借这个舞台不仅说出了他们对经典名著的理解,更说出了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这种走心的深度品质阅读让经典的名著也焕发新生。今年被孩子们改编的既有国学经典《列子》,耳熟能详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经典话剧《茶馆》,儿童文学《不是我的错》、《一百条裙子》、《太阳溪农场的丽贝卡》,取材于历史故事的《花木兰》《邓世昌》,经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我的叔叔于勒》《安妮日记》,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局外人》,当代作品《白鹿原》《带上她的眼睛》《风声》,以及在名著新编短剧大赛舞台上首次出现的形式——音乐剧《猫》。

有意思的是,今年三个组别都出现了不少反串角色并且表现相当不错,所以今年特别评出了最佳反串角色奖,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套中人》中饰演别里科夫的杨惠涓同学就获得了高中组的最佳反串角色奖。

决赛评委,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对名著新编短剧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它在推动经典阅读、综合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方面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儿童情景剧经典获奖(学生视角学生表达)(3)

决赛现场。

对00后、10后新生代孩子们来说,生动有趣的阅读能让他们和书更亲近,更能自发、自觉、自愿地阅读经典名著;而一个鼓励表达的秀场更是让他们雀跃。名著新编短剧大赛促使孩子们去读经典、透彻理解经典,还要去思考、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才能做到对经典名著进行改编和再创作。例如决赛训练营时,名著演绎导师从细节处着手,通过动作、眼神、语气等方面的调整,让《安妮日记》团队的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残酷和惶恐。好学的同学们当即练习,不多时就带来了更为真实、感人的表演。

不少往届参赛学生和老师也都作为嘉宾被请到了现场。如首届参赛的《雷雨》剧组,毕业于南头中学的徐莹、徐玉欣、周裕东、邱冠杰、林开心、郑薇等同学和他们的老师李林。第二届参赛的《今天,我给你讲个故事》剧组,毕业于文锦中学的符文琪、周蝶、章周易、高佳伦等同学和他们的老师崔冰。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和老师欢聚一堂,现场播放着未能来到现场的往届参赛者发来的视频,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浓浓的师生情,感染了在场观众。来源:深圳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