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农村结婚习俗(陕南独特的结婚习俗)

陕南受传统文化影响,存在着大量以“六礼”为中心的婚姻风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陕南农村结婚习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陕南农村结婚习俗(陕南独特的结婚习俗)

陕南农村结婚习俗

陕南受传统文化影响,存在着大量以“六礼”为中心的婚姻风俗。


习俗一:接亲

陕南人接亲分大接、小接两种。大接仪礼隆重,接亲备两乘轿,新郎坐一乘迎接新娘,名为“官轿”。另外一乘是新娘坐的花轿,轿顶上铺有红布,上面有用红绸扎的四朵喜花,两侧轿窗上贴有红纸剪的双喜字,前有一对大宫灯引路,后有彩旗四面,并有鼓乐队和放炮手,此种形式多为富户人家所采用。小接仪礼简单,备有小轿一乘,上有交叉的红纹两道,中间扎红绣球花一朵,有鼓乐手,但无宫灯彩旗,新郎一般不迎亲,此种形式多为平民所采用。


习俗二:婚礼酒席

男方的婚礼酒席一般为三天,婚前一天叫“支客”。席上明确各类帮忙人的职责,一边吃席,一边由执客司用押韵的四言八句把每个帮忙人的工作交代清楚,这天的酒席主要是招待众多帮忙的人。第二天是娶亲的正日子,主要是招待娘家的客人,每桌只安排两个上亲,为的是让娘家人都坐上席,同时还要根据上亲的身份地位安排相应的陪客。宾客入席后,新郎向客人敬酒,行鞠躬礼,执客司代表主家向来宾致礼,也要根据席面场景、酒菜说个四言八句,名为“表席”。婚后第三天的酒席叫“圆饭”,主要招待送礼的亲友和酬谢帮忙的乡邻。

新娘家的婚宴一般也是三天,婚礼前的一天招待前来“暖婚”“添箱”的三亲六戚。正日子招待婆家迎亲客人,谓之“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第三天招待回门女婿。这三天,新娘就要中断普通饮食,每天只吃四个鸡蛋,滴水不喝,为的是控制大小便。婚礼前一天,新娘沐浴、“择脸”。“择脸”文叫“开脸”,就是用嘴和手将一条坚韧的线折中成交叉的三端,在新娘脸上捻搓滚动,以拔去脸上和颈部的汗毛,然后梳成长辫或盘髻头。择脸要请父母双全、夫妻团圆、有儿有女的“全命人”担任,以图吉利。


习俗三:迎亲

迎亲的这天,抬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轿子里坐个小男孩“压轿”。迎亲队伍由“押礼先生”一人、迎亲女傧二至三人组成,另有放炮手一人,提灯笼的小男孩二人和抬食盒的数人。新郎身穿蓝缎长袍,头戴红顶瓜皮帽或礼帽,上插两只金花,从肩至腰斜挂一道红绞,在媒人的陪同下,乘轿前往女家。一路哨呐长鸣,锣鼓喧天。所带的迎亲礼品是七斤重的大肉一方,八斤重的猪肘一个(俗称“七方八肘”),猪头一个,名为“碰门猪”,离娘布两匹,酒数瓶,以及给新娘送的衣物等。另备十二个红礼封(红纸包着钱钞),名为“梳头礼,,“催妆礼,,“背轿礼”“谢厨礼”“铺毡礼”“把轿礼”“参神礼”“鼓乐礼”“打杂礼”等。所有礼物都用食盒抬或装入彩筐里,上面盖着红纸剪的双喜字。快到女方家门口时,炮手装上火药,鸣炮三声(现在由鞭炮代替),称“迎亲礼炮”,乐队敲起紧三慢四的锣鼓,告知女方家迎亲的到了。女方亲属出门迎接,行至大门口,岳父递给新郎一杯酒,名为“饮下马酒”。新郎进人正厅,先参拜女方祖神,再参拜岳父母,然后岳父给女婿身上加红(斜披一道红绞),帽上插花(亦有不行此礼者)。吃罢酒席,迎亲女傧给新娘换装,换装时要给新娘红礼封,名为“换装礼”。

此日新娘不穿娘家一件衣服,内外新衣及新鞋、新袜全由婆家带来。新娘的装束是头戴花冠,身穿红衣红裤,裤外还要罩上绣花长裙,脚穿红绣花鞋,头顶红绸绣花盖头。有的女方拖延很久不发亲,吹鼓手就对着闺房吹几遍哨呐或长号,名为“畏门”。新娘装束停当,堂屋红毡铺地,新娘跪拜,辞别祖宗,叩别父母,接着便放声大哭,在哭嫁声中,新娘的哥哥将新娘背人轿中。轿内有新娘的小弟弟压轿,起轿前,娘家要给轿夫红礼封,意思是让轿夫把轿抬得平稳些,不要在路上摇晃颠簸姑娘。花轿抬起,转三转,在鞭炮声和哨呐声中上路。前有两名提红灯的男孩开路接着便是新郎、鼓乐队和迎亲队伍,中间是新娘的花轿,轿两侧有新娘的兄弟扶轿,轿后是送亲的队伍和抬嫁妆的。送亲队伍除新娘的父母和未嫁的妹妹,其他亲属都可参加(但安康却有舅母和姐夫不能送亲的风俗)。花轿在中途不能停留,要一直抬到新郎家。路上经过村镇,都要吹奏哨呐、鸣锣击鼓,吸引人们夹道观看。婚娶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旧时称“小誉一料”,途中遇到再大的官,也得为迎亲的队伍让路。两家结婚的队伍在途中相遇时,两位新娘要互相交换手帕或礼花,然后让道而行。经过寺庙门口,要用红毡挡住庙门,待花轿过去再取掉。途中遇到出殡的,并不回避,反认为是吉兆,谓之“白头到老”。


习俗四:拜堂

“开喜门,迎新娘啰。”赞祝词一落音,伴嫁娘和迎亲女俱才簇拥着新娘进入堂屋,接着便举行拜堂典礼。神盒上点燃香烛,摆着供品,新郎新娘男左女右,并排站在神盒前铺的红毡上,此时鼓乐、鞭炮齐鸣,门里门外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司仪又高声唱道:“对对红烛,对对金花;龙凤呈祥,飞黄腾达;先拜天地,永放光华;再拜爹妈,和睦全家;新人交拜,偕老白发。拜!……”

新人随着司仪的喊声,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这天,四眼人、单边人(孕妇和寡妇)以及属相与新娘有冲犯的人都要回避。如果这天新娘正在月经期,则认为于家不利,为了破解,要用七星灯(灯盏点七根灯草)放在筛子里,置于门外,或在门槛上置一马鞍,让新娘从上面跨过去,谓之“进门平安”,认为这样做便可逢凶化吉。


习俗五:入洞房

拜堂仪式结束,新郎用一红绸牵着新娘进人洞房,男左女右坐在床沿上,谓之“压床”。揭盖头是新郎的专利,任何人不得越俎代庖。揭完盖头后,夫妻喝“交杯酒”,吃“添丁饭”。然后小姑子端来一盆热洗脸水,新娘递过红封表示感谢。接着新娘洗脸,由男方请的“全命”妇女替新娘把头发梳三遍,盘在脑后,结成“纂头”。

“纂头”,谓之“上头”,标志着少女生活从此结束。上头完毕就要举行“撒帐礼”,撒帐就是铺床、挂账子和在床上撒糖果。由男方挑选的两位“全命”妇女担任。此项活动只许妇女和小孩参加。

在丹凤县一带,婚后次日早晨,新娘要洗手进厨房切面,先由别人把面揪薄折好,新娘只切两三刀,但讲究刀刀要切断,而婆家妹子或嫂子要耍笑新娘,故意在里面加些麻丝或在折好的面里夹根薄竹片,新娘切不断,急得脸通红,围观者又是嬉笑,又是鼓掌叫好,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习俗六:闹洞房

闹新房又称“耍新娘”,是陕南各地婚礼中少不了的节目。从新娘进门开始,一直闹到深更半夜。有的地方要一连闹三夜,前两夜由男人们闹房,最后一夜由女人们闹。俗话说“三天以内没大小,太公太婆都可吵”。虽说除了父母、孕妇、寡妇和未婚女子,谁都可以闹房,但主要还是平辈和晚辈,尤以男青年为多。

闹房有个规矩,凡众口同声提出的节目,新郎新娘必须照行,题目难度再大,新人都不得恼怒。但闹房者不能打坏新房中的杯、盘、碗、碟等物件,否则视为不吉利,要遭到众人的指责。洞房早就摆好了招待客人的酒菜、烟、茶、糖果、瓜子,闹房者却故意围着新娘要糖要烟,说些俏皮话,不时逗得人们哄堂大笑。

有的地方不仅戏耍新郎新娘,也要戏耍公公婆婆。新婚之日,村里人把新郎的父母抹成大花脸,让他们穿上红裙子,头上插着鸡翎或鸟翎等饰物,倒骑一头毛驴或耕牛,由众多的乡邻簇拥拥着“游街”,围观者尽情欢呼呐喊,这叫“打喜”,新郎的父母不得恼怒。但有些闹房者的语言、行为下流粗野,就会使新郎新娘及其家人的自尊心、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