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

“充绒量”、“含绒量”、“绒子含量”……相似的几个字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刚接触羽绒制品的消费者在面对它们时如坠云雾,不甚清楚,尤其是“含绒量”与“绒子含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最近,又出现一个新术语“净绒含量”,接下来就一同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1)

(图片来源服装谍报)

1

充绒量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2)

“充绒量”,是羽绒制品中填充的羽绒总重量(克,g)。

如下图:为一件常规羽绒服充绒表: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3)

2

含绒量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4)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5)

以上为国家标准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中的定义。

“含绒量”,是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在以往,若一条羽绒制品上标示“含绒量90%”,若不考虑允许偏差的话,那就表明其中羽绒(绒子和绒丝)含量为90%,其他成分占10%。其中绒子包括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绒丝指的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3

绒子含量

绒子含量:绒子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

绒子:包括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6)

以上为国家标准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中的羽绒羽毛的术语和定义。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7)

朵绒:一个绒核放射出许多绒丝并形成朵状者。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8)

未成熟绒:未长全的绒,呈伞状。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9)

类似绒:毛型带茎,其茎细而较柔软,梢端呈丝状而零乱。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10)

损伤绒:从一个绒核放射出两根及以上绒丝者。

受利益驱使,部分不法商贩会在“含绒量”上做文章,在羽绒填充料中加入大量绒丝,虽然表面看上去含绒量很高,但是细小的绒丝占较大比重,与大颗的绒朵相比,绒丝的保暖性能差很多,同时存在易钻绒的现象,也造成消费者花高价钱买到低质量产品的乱象,需要严厉打击和制止!

为了杜绝此现象,近些年来,羽绒制品的“含绒量”逐渐已经被替换成“绒子含量”,“绒子含量”不包含绒丝,这样的标注更加纯粹、直接、透明,也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少了很多误解。

4

净绒含量

针对市场以次充好、投机取巧的造假行为,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提出并由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了TB/T CFDIA 002-2018《羽绒净绒含量及绒朵数的检验方法》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在GB/T 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净绒含量”和“0.1克绒朵数”的概念及检验方法:

“净绒”是指不含绒丝羽丝的“绒子”,反映羽绒的真实成分含量和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实验室间的结果误差;

“净绒含量”是指羽绒羽毛中净绒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0.1克绒朵数”体现的是绒朵的大小。羽绒越成熟,“0.1克绒朵数”越少,蓬松度越高,保暖性和舒适性则越好。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11)

(来自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相信该标准的出台,对于市场氛围的改善,市场秩序的维护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团体标准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予以公开,为其点赞。

含绒量跟绒子含量的区别(含绒量充绒量绒子含量)(12)

(来自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官网)

“含绒量”即将下岗

据悉,GB/T 14272《羽绒服装》标准正在修订中,其中,“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以及新的成衣防钻绒性测试方法是本次修订的关注热点。含绒量和绒子含量均是评价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为顺应国际市场趋势,统一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