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十五十六回摘抄赏析(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词句摘抄及赏析)

一、好词摘抄1.战战兢兢: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儒林外史十五十六回摘抄赏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儒林外史十五十六回摘抄赏析(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词句摘抄及赏析)

儒林外史十五十六回摘抄赏析

一、好词摘抄。

1.战战兢兢: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2.攀藤附葛: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3.明晃晃:光亮闪烁的样子。

4.四海一家:指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5.封妻荫子:表示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

6.青史留名: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7.拨云见日:拨开乌云,看见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8.闭口无言: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

9.魂惊胆落:形容惊恐万分。

10.不战自乱:没有受到攻击,自己已经乱了。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手起弹子落,把麻雀打死了一个坠下去。(P237页)

赏析:细节描写,写出了少年打弹子的本领高强。

2.老和尚此时尚未等他劈下来,那魂灵已在顶门里冒去了。(P237页)

赏析:“那魂灵已在顶门里冒去了”写出了老和尚的恐惧、紧张和害怕。

3.恶和尚比定中心,知道是脑子的所在,一劈开了,恰好脑浆迸出,赶热好吃。(P237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恶和尚的凶残、歹毒、冷酷无情。

4.不想刀口未曾落老和尚头上,只听得门外飕的一声,一个弹子飞了进来,飞到恶和尚左眼上。(P237页)

赏析:连用两个“飞”字,突出了子弹来得非常突然、迅猛。表现了那个少年打弹子的本领非常高超。

5.那少年道:“起来!我背着你走。”便把老和尚扯起来,驮在身上,急急出了庵门,一口气跑了四十里。(P238页)

赏析: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那少年的英勇和强壮有力。

6.那少年看那人时,头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脚下芒鞋,形容悲戚,眼下许多泪痕。(P238页)

赏析: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先坐在店里的那个人生活非常穷困,神情非常悲伤、痛苦。

7.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未护救,都被他杀伤了,又将青枫城一座强占了去。(P239页)

赏析:介绍了番子的情况,突出了番子的凶残、傲慢、野蛮,难以剿灭。

8.听那一位都督道:“前日总镇马大老爷出兵,竟被青枫城的番子用计挖了陷坑,连人和马都跌在陷坑里。马大老爷受了重伤,过了两天,伤发身死。现今尸首并不曾找着。(P240页)

赏析:语言描写,通过这位都督的叙述,从侧面写出了青枫城的番子非常狡猾、奸诈,很难对付。

9.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P240页)

赏析: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作将萧云仙杀敌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表现了萧云仙的勇猛、善战、武艺高强。

10.那番子见势头勇猛,正要逃走,二百人卷地齐来,犹如暴风疾雨。(P240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百士兵卷地齐来比作暴风疾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士兵们的勇猛,气势非常浩大。

11.番子正在魂惊胆落,又见山后那二百人摇旗呐喊飞杀上来,只道大军已经得了青枫城,乱纷纷各自逃命。(P241页)

赏析:场面描写,写出了番子狼狈不堪、各自乱逃的情形。

12.萧云仙将五百人合在一处,喊声大震,把那几百个番子,犹如砍瓜切菜,尽数都砍死了。(P241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萧云仙砍杀番子比作砍瓜切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萧云仙英勇、果敢、武艺高强的特点。

13.两位议道:“像这等险恶所在,他们必有埋伏,我们尽力放些大炮,放的他们不敢出来,也就可以报捷了。”(P241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这两位都督的胆小怕事、偷奸耍滑、畏手畏脚。

14.这城外中军已到,与前军先锋合为一处,将一座青枫城围的铁桶般相似。(P241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围的青枫城比作铁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枫城已经被军队们团团围住,暗示着大军们已经取得了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