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长孙皇后(古代两位著名的贤后)

说起唐太宗, 人们必定联系著称中外的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为唐王朝的强盛繁荣奠定了基础,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政治安定时期。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是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们注意总结历史教训、 励精图治的结果, 同时也跟唐太宗有个贤内助——长孙皇后有很大的关系 。

历史上真正的长孙皇后(古代两位著名的贤后)(1)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河南洛阳人, 说起来她还是少数民族呢! 她出身于鲜卑族贵族世家, 从小就喜欢读书, 常用历史上的普恶故事鞭策自己。她当了皇后以后,十分注意俭朴,从不对服饰用具等过分追求, 而且对子女也能严格要求。 有一次东宫太子的乳母前来请求准许东宫添置一些摆设器皿,遭到长孙皇后的拒绝, 她严厉地说:“现在太子缺的是优良的品德与好的名声, 要那么多的摆设和器物有什么用!”宫廷内有人犯罪,她请求唐太宗一定要严加追究,但在处理的过程中,她总是帮助唐太宗细致调査案情,请求皇帝从宽处理, 不冤枉一人。 唐太宗对她的作法十分赞赏, 就和她商讨朝廷大事, 不喜欢弄权仗势的长孙皇后立即推辞地说:“这不是自己应该干预的事情 。”她平时常以历史上因皇后掌权而导致外戚专权、政治腐败的一些事例为戒,提醒自己,不蹈历史的覆做,反对重用私亲。她的哥哥长孙无忌很有才能,年轻时是唐太宗的至交, 曾经帮助唐太宗取得帝位,参与唐律的制订,经常出入于宫廷内院,唐太宗准各委以高官,掌握朝政。长孙皇后知道这个消息后,表示反对,上奏给太宗思切地说:“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她还暗中嘱咐长孙无忌不要接受任命。

马皇后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 史称明太祖。 明太祖在朝中处理完政务后, 有时回到后宫时还怒气不止, 这时马皇后总是从旁规劝 。参军郭景祥率军守卫在和州, 有人向明太祖报告说, 郭景祥的儿子要杀他的父亲, 明太祖听了以后非常生气, 就要下令将郭的儿子处死。 马皇后知道后连忙提醒明太祖:“郭景祥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 别人所汇报的恐怕失实, 应当进一步了解一下” 。明太祖派人做了进一步地调査, 郭的儿子果然冤枉。 又有个叫杨宪的人向明太祖报告说: 严州守将李文忠图谋不轨。明太祖就要下令将李召还问罪 。此事也被马皇后制止。 她说:“严州正处在前线, 轻易撤换主将是不相宜的 。 而且我知道李文忠平时是个贤良的人,杨宪说的纯属诬告。”明太祖听了以后, 不再深究此案, 后来李文忠也立了大功。

有一次明太祖视察了太学, 回来后马皇后问他:“太学生有多少?”明太祖说:“有几千人 。”马皇后接着说:“人才是不少啊!这些太学生自己现在都有了吃穿, 不知道他们的妻子儿女的口粮够不够吃?”在她的建议下, 明政府专门设立仓库贮粮,以赏赐太学生的家属。在推翻元朝的统治后,一些将士将元大都城中收藏的珍宝玉石运回都城应天 (今南京) 。马皇后指着这些财宝说:“元朝虽有这么多的财宝, 可是竟然守不住。 那么皇帝的最主要的财宝应该是什么?”明太祖听了以后接着说:“我知道皇后所指的贤才才是真正的宝贝 。”马皇后起身拜谢说:“恒恐骄纵生于奢侈, 危亡起于细微, 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马皇后后来生了重病, 临终前对明太祖说:“愿陛下求贤纳谋,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马皇后死时51岁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