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令有司编撰前朝史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唐朝贞观年间编撰的史书有八部(有两部为私修),在“二十四史”中占比最高。贞观十年(636年),贞观修史的重点项目《隋书》编撰完毕。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1)

《隋书》在贞观时期编撰的史书中最受后世好评,被称为“一书成则百代益”,其整体质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隋书》的知名度好像远比不上《史记》和《三国志》。那么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二十四史”中名列前茅呢?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2)

本鬼个人认为《隋书》“二十四史”中名列前茅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学术水平较高。《隋书》编撰工作的主持人就是贞观名相魏征,而参加编撰的长孙无忌、颜师古、孔颖达、于志宁、李淳风都是学术大家。南宋学者评价《隋书》是“极有伦理,而本末兼明,可以无憾”。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3)

更难得的是,《隋书》的编撰者对隋朝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有很清晰的认识。因此《隋书》不仅记载了隋朝的历史,还梳理和总结东汉末年至南北朝的历史。很多南北朝的历史反而都是《隋书》记录下来的,比如祖冲之发明圆周率的详细数据就是《隋书·律历志》记载的。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4)

第二,时间距离隋朝很近。除了《史记》之外,“二十四史”都是“为前朝修史”。“为前朝修史”的优点是立场较为公正,能对历史进行总结性的评价;缺点是距离所记载的历史的时间较远,第一手史料较少。比如清朝完成《明史》的时候距离明朝灭亡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5)

而《隋书》开始编撰的贞观三年(629年)距离隋朝灭亡的义宁二年(618)不过十一年,距离《隋书》完成的贞观十年(636年)也不过十八年。因此隋朝的很多原始记录和亲历者在《隋书》编撰时都还在,比如参与《隋书》编撰者之一的许敬宗就亲身经历了“江都宫变”。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6)

第三,《隋书》编撰主持者的修史态度。魏征以直谏名留青史,在修史时尽可能秉笔直书。因此《隋书》记载的历史很多都牵涉到了贞观时期的高官显贵,但几乎没有隐晦。比如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是贞观宰相兼凌烟阁功臣,但《隋书》记载虞世基的恶行时丝毫不加掩饰。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7)

《隋书》甚至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都有所暗讽,比如《隋书》就通过《王仁恭传》暗讽了李渊身为隋朝太原留守时的作战不力。更为难的是,《隋书》对于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过度丑化,特别是《隋书》写明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皇帝和朝廷无道,责任不在百姓。

隋书有何史学成就(唐太宗下令编撰的隋书为何在)(8)

正因如此,《隋书》的质量在“二十四史”中可谓坐二望一,掺杂作者过多个人情感的《史记》都要略逊一筹。当然《隋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问题和缺点肯定是有的。但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条件下,《隋书》算是做到的当时人所能做的极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