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

说到母亲节,作为儿女的脑海里顿时想到的是发一条短信,或者到隔壁的花店买一束康乃馨,或者在下班或放学过后进门给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的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她的耳边轻轻的呢喃一句:“妈妈,你辛苦了!母亲节快乐!”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1)

母亲节快乐

相信此时,有的妈妈可能会露出微笑,赶紧帮你卸下背上的书包,并对你说:“今天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赶紧洗洗手吃吧!”

当然,也有的妈妈会转过身来,被你这突如其来的热情给惊讶到,她惊叹于这么多年经常和她唱反调、耍脾气的儿子或女儿也会有这么温情的一面;

还有的妈妈,会默默的走进自己的房间,抬起头看上天花板,忍着不让自己高兴的泪水溢出眼眶,在她心里,似乎多年来照顾你的苦和累被你的一声“妈妈”给驱赶的烟消云散。

是的,有时候想想,继母虽不是生母。但养恩大于生恩,继母的快乐也许就是那一声“妈妈”二字,这简单的“妈妈”二字却足以让她为你付出一生也心甘情愿。

似乎,大多数人对于继母都有刻板印象。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对于继母的描述也大多以阴险恶毒为主要特点,比较经典的便是《灰姑娘》中的继母的形象了。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2)

灰姑娘卡通剧照

但是,今天这部剧,足以让所有人为继母正名!

它就是《春天后母心》,相信有很多人都看过这部剧,光从这部剧的名字来讲,就可以看出后母的心就如同春天一样,给人温暖,带来希望。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3)

《春天后母心》剧照

这是一部充满眼泪与凄情、坚韧与奋斗却趣味横生的故事,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关于命运苍凉而又令人振奋的书写,是一部弥漫着中国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传统美德的力作。

琇娥,是本剧的中心,前夫出海打鱼因病暴死海上,被大伯骗嫁给丧妻的屠夫张德堡。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4)

张德堡大婚

张德堡带着两个小孩和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以杀猪为生。

琇娥带着两个孩子和张德堡结婚后,善良的张德堡又在街上捡回一个流浪的小叫花子大龙。这个组合的家庭在从矛盾中刚刚开始融合、和谐的时候,张德堡抱病不治而亡。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5)

琇娥饱受非议

个性坚强又不失面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的琇娥,一人独自承担一个特殊家庭的重担。

这个家中有来自不同血缘关系的孩子,还有患老年痴呆如同小孩的公公。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6)

剧中的三个孩子

一个坚强的母亲在这个兵荒马乱的的年代独自教养这群孩子们,当中饱含着欢笑血泪。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7)

《春天后母心》剧照

在剧中,琇娥通过自己一个人抚养了一整个家庭,遭受了无尽的苦难。作为后母,对待每个孩子都很上心,特别是对于捡来的孩子大龙也不偏心,也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刘雪华饰演的琇娥将整体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她脸上表现出了失去两个丈夫的苦楚,但更表现出了面对生活和照顾孩子不怕吃苦的坚毅。

而通过这个角色塑造,我们更能够省思女性对家庭、社会关系的建构,而作一番彻底的解剖与告白。

那些年跟着妈妈追过的毁三观的剧(我要为那些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继母正名)(8)

琇娥的一家

剧中这位思想创新又固守美德的女性,通过她,歌颂母性的伟大,用这个角色紧扣观众的心,让观众随着剧情起伏,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看了,这部剧。我要为所有被人所误解、所偏见的继母们正名!

其实,作为后母的她们有时也很彷徨,有时也不知所措。生怕说错一句话,任何一个小举动可能都会加深孩子对她的厌恶。

在她们内心当中,真真切切的想要被孩子认可,想要融入这一个大家庭,为这个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尽管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诸多后母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男方家的情况,但归根结底身为一个母亲其实也在努力去做好一个继母,只不过需要时间与孩子的沟通。

在这个母亲节,我们是不是也要向那些努力做好一个妈妈的继母说一声母亲节快乐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