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1)

大家好!我是语文老师元帅,今天咱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一些趣闻。

在中国,一年之中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而中秋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

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和曰夕岳等一些别的名字。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在晚上夜饮赏月的习俗,还有媳妇归省到这一天必定还家的俗归,并且以圆月为象征,所以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传说唐朝的唐明皇在这一天晚上出游月宫,于是就称中秋为月夕。

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中秋节呢?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呢?当前,已经没有确切的记载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人们大致有这样几种看法: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2)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一种说法,中秋节与“秋社”有关。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重要的事件和季节往往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获季节,也祭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的情况,以此来答谢神祗的护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神,中秋节很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下来的风俗,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渐渐地盛大起来了。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3)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系。中秋节的起源呢,可能与古代对月亮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在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已经有了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拜月亮的场所,从一些唐诗写中秋节的诗歌当中,从唐朝诗文写中秋的一些诗篇中,已经能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

到了宋朝,节日活动越来越多,规模也很盛大。南宋时期,杭州因为中秋赏月,人流络绎不绝,夜市的经营活动能一直持续到五鼓。在宋元明清时期,虽然有八月十五祭祀土地神的风俗,但是呢,它只是某一地区的风俗,很难说它在全国具有普遍性,而祭土地神与中秋节的风俗关系也并不是那么紧密。

然而,古代时的七月风俗与后来八月十,在《周礼》《礼记》《国语》中,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古时候,天子认为上天是父母,大地是母亲,太阳是兄长,月亮是姊妹。所以,祭天地有显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显示悌的意义,因此用祭天和祭月来教化民众,这说明祭月的目的是给百姓做个示范。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4)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中秋节是太阳经过秋分点时,与其最接近的一个满月日,秋高气爽,与天青云淡,月光皎洁。民间呢?把秋分日祭月改到了八月十五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另外呢,朝廷祭月的目的在于教化民众,因而将此这个祭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也是极有可能的。

实际上,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祭月的风俗以外,还有游赏的风俗。在汉晋时期,古人就有八月十五观江潮,或者是泛舟游江的风俗了。中秋祭月风俗与中秋上游的风俗交会一起,就形成了中秋的节日风俗。虽然我们还不能准确的考证出中秋节起源的确切年代,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在盛唐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过中秋了,也出现了大量的吟咏中秋的诗歌。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5)

编辑搜图

在祭拜的神灵与神物,人们最早祭拜是玉兔。当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中秋之夜,民间也有祭拜月姑的风俗,这在山海经和吕氏春秋等都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在唐朝的李商隐《寄远》诗中说: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这样看来,在民间祭拜月姑、嫦娥与祭拜月兔的旨趣是差不多的,目的都是祈求长寿。

哪个是中秋节的别称(中秋节别称起源和习俗你知道多少)(6)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古人祭拜月亮,还要张挂木刻版印刷的月光纸,上面印有月光遍照菩萨坐莲花的画像。月光菩萨是佛教中的菩萨,原来是大国王,后来成为菩萨是药师如来的下属,说起药师如来,全称叫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国的教主曾经发出大誓愿,要拔除众生的病苦,救众生,这样看来药师如来的助手,月光遍照菩萨,也是以救众生的病苦为宗旨的。原来,民间祭祀月光遍照菩萨的目的,也跟祭拜月兔月姑一样,也是祈求长寿去病消灾。中国的月亮神与印度的月亮神,尽管外观形态样貌性别有所不同,职责却都是治病救人,千年前业已“撞衫”,并且同属一个集团公司啊。

这就是元帅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的来历,下一篇,咱们讲一讲中秋节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习俗。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速与我联系,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