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西北植柳的简易故事 盘点左宗棠与柳树的3则故事

说起柳树,你会想起什么?

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是“客舍青青柳色新”还是“吹面不含杨柳风”。

是“羌笛何须怨杨柳”还是“满城春色宫墙柳”。

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柳树是离情是别意,所以古时在朋友前往远方时往往会折柳相赠。

然而左宗棠不是一般的文人,他虽教过书,当过渌江书院的院长,写过“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诗句,但这只是其没有建功立业前谋生的手段,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铁骨铮铮的军人。

军人笔下的柳树与文人笔下的柳树的不同,在于多了几分忧国忧民的胸怀、多了几分保境安民的责任和担当。

一、湘阴柳庄

左宗棠他向往的是戎马生涯,保四方稳定,护九州平安。

他喜欢柳树,是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左宗棠也不会在结束自己赘婿生涯后,筹建自己的农庄时栽满柳树,并将其命名为“湘阴柳庄”。

在湘阴柳庄,他虽生活在“树木葱郁,翠柳依依,鸟语花香,蛙声唱晚”的恬静氛围中,但他的心中早已汹涌澎湃、雄心壮志呼之欲出,奈何时机未到,不得不蛰居于此,如同诸葛孔明未出山前躬耕于南阳。

左宗棠西北植柳的简易故事 盘点左宗棠与柳树的3则故事(1)

二、细柳营

说起细柳营则不得不提周亚夫的故事。

周亚夫有平叛诸吕之功,深受汉文帝器重。汉文帝即位后匈奴兵犯大汉,为了保卫大汉疆土守护长安,汉文帝命3位将军带兵驻扎在长安附近,其中周亚夫驻军细柳营,并带领将士在军营周围广植柳树。

一次汉文帝前往视察慰问将士,将士军纪严明,即使天子驾到也是严格值守,“军中只听将军军令”汉文帝视察后夸赞到“周亚夫才是真将军啊”。自此细柳营因周亚夫治军严明而闻名于世。

左宗棠西北植柳的简易故事 盘点左宗棠与柳树的3则故事(2)

左宗棠从小喜读兵书,尤其是对那些会治军能打仗的将领由衷地佩服,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其中一位。左宗棠爱屋及乌,对柳树又多了一份敬重。

左宗棠在年少时,特别热衷于兵法,即使在其任职渌江书院期间,给学生上课也是多教实用之学,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利用地形夺取战略要地。所以他教出的学生,均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实用之人。

三、左公柳

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效仿周亚夫当年在细柳营做的做法,在沿途广种柳树,使得西北荒芜之地多了几分生机。

杨昌濬因受左宗棠推荐被朝廷重新起用,前往西北边疆,帮助陕甘总督左宗棠主持后路军政事务。杨昌濬到了西北后看到秦陇道路两旁柳树成荫,不但为寂寥荒凉的大西北带来了盎然生机,又给人心中平添几分清凉。于是询问当地人,两旁柳树为何人种植,得知是左宗棠后杨昌濬感慨之余,挥毫写下一首七绝《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左宗棠西北植柳的简易故事 盘点左宗棠与柳树的3则故事(3)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名垂千古,随同流芳百世的不但有左公的威名还有那世世代代郁郁葱葱的左公柳。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每当人民看到左公柳时,不免会想起左公“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那忧国忧民的胸怀,不免会想起左公抬棺出征的决绝之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