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跟苏南话(南京话中脏话多)

随着南京城市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客观说,如今讲南京话的人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了,然而有个十分牵强的理由,说是“南京话中脏话多”,所以便不受待见,这点实在让人不敢苟同。哪里方言无脏字?据我所知,用人类生殖器官来开涮,好像还是国际惯例呢。更何况,眼下一些不雅语言,多为“十年浩劫”所谓“造反派脾气”,还有批孔孟之道滋生和蔓延开来的,不分青红皂白,把污水一股脑泼在南京话身上,实在站不住脚。

南京话跟苏南话(南京话中脏话多)(1)

记得小时候,老师反复教导我们,不要说粗话、脏话,家中父母也一再告诫好孩子不作兴讲脏话。长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南京人,口中本不说脏话。就拿近年比较盛行的还屡登大雅之堂的,什么“小炮子子”、“小杆子”等近似粗话的词语,老南京中也鲜有人说,在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中是不会使用的,至少我的师长,我的长辈在他们嘴角,是绝然不会蹦出这样字眼的。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老南京讲话十分文雅,例如:大家相互见了面,总是很恭敬地尊称对方为“X思儿”(X先生的意思,是英语外来语SIR);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招呼,“阿吃过啦”,回答通常是“偏(音)过了”,听起来尤其谦恭;表示方便一下呢,老南京多用“出恭”来替代,真正文雅之极。

南京话跟苏南话(南京话中脏话多)(2)

母语南京话深邃,幽默且委婉,当然也非真空。仔细回想,形容那些“市骂”,南京话也有相应同义词,比如:“呆X”,南京人通常说拙(ZHUAI)尸、拙里拙呵;“一XX糟”,南京话言一塌糊涂、一乌尽糟、一塌带一抹;至于说到那个“活X丑”,人们则往往用刷色一词来形容。

南京话跟苏南话(南京话中脏话多)(3)

珍爱母语,保护方言,窃以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市民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的自豪感,尤其注重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素养,净化语言环境和氛围,破除对南京话的种种不实之词和误区,理直气壮地传承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华大地有着巨大影响的南京方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