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

作为一个正宗的贵州人

不仅要懂贵州的方言

还要熟悉贵州各个地方好吃的、好玩儿的

但是有些地方,就算你作为一个贵州人

也没弄清楚

那就是地名,贵州的地名千奇百怪

从头桥到三桥,从一堡到八堡

你以为就完了吗

还有些地名,可能你读错了好几十年

下面一起来和小新哥看看吧

桐梓(zǐ)县遵义市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

作为没去过桐梓的小新哥来说,曾经一直把(zǐ)读成(xīn)。

桐梓县地名可追溯到宋朝。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改废播州城为播川县,即今县地。宝祐六年改宣和时所置的播川县为鼎山县,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以鼎山县仍属播州,十六年正月复名播川县。明洪武六年以播川县地置播川、桐梓、松坎三驿,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四月改桐梓驿为桐梓县。

曾经小新哥一直认不清绥字,对于认字认半边的中国人,还以为是(tuǒ)。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绥阳县,属明阳郡,为绥阳县名称首见史籍之开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绥养县,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复称绥阳县,此后沿用至今未改。绥阳县地丘陵和盆地均有,是云贵高原上高山地区的典型坝子,在这里野岭横空,峦山满目,梯田从沟谷直至山顶鳞次层叠,有地饶之利,有风光之美,是人们生存繁衍的好地方,所以得绥阳、绥养之名。

三穗(suì)县黔东南州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2)

相信有些人也是读成(huì),其实人家是(suì)。

三穗原名邛水,因民国16年(1927)县境内多处地方出现一株水稻生三穗,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改名三穗。今三穗在宋大观元年(1107)时置邛水县。宣和四年(1122)废邛水县为堡。绍兴二年(1132)复置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分置团罗、得民、晓隘、披带、邛水五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五年并四司设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清雍正十年(1732)置邛水县丞,属镇运县。民国2年(1913)置邛水县;15年易名灵山县;17年更名三穗县。1950年三穗解放,隶属镇远专区,1956年7月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9年1月并入镇远县,1962年恢复三穗县建置至今。

大磏(qiān)镇道真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3)

这个字还真不可以认半边了,大磏镇位于道真自治县境西部,距离县城27公里,全镇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居住着汉、仡佬、苗等二万三千多各族人民。是黔渝两省市的结合部,道真的北大门,是“面向重庆长江”的一个重要窗口。

涪(fú)洋镇务川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4)

看到这个字小新哥就想起一个笑话,曾经小新哥去重庆涪陵,买票的时候不知道涪字怎么读,结果读成péi,大写的尴尬啊!

涪洋镇位于务川县城西部,距县城24公里,东接都濡镇,南邻黄都镇,西交正安县班竹乡,北连泥高乡。全镇地域面积220.9km²,耕地面积44475亩涪洋地形复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当海拔1600多米的珍珠,木浪还冰柱倒挂,弥雾连天时,海拔600米的涪洋河畔已风和日丽,桃花盛开。

浞(zhuó)水镇务川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5)

浞水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部,素有务川“北大门”之称。北面与重庆市武隆县、彭水县接壤,西面与本市道真自治县相连,东面与本县茅天镇毗邻,南与本县分水、泥高乡交界。是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琊(yá)川镇凤岗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6)

琊川镇地处凤冈县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与天桥乡相毗邻,南与湄潭县相嵌,西与余庆县接壤,北临进化镇,全镇总面积127平方公里,琊川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万佛山是凤冈第二高峰,因四周群山雄奇,形如万山祝“佛”而得名,以琊川镇国营东方红林场为核心的万佛山景区被县列为自然生态保护区,目前已经升级为省级森林公园。而这里每到夏季荷花盛开也是极为漂亮的!

永燊(shēn)乡黔西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7)

永燊彝族苗族乡位于贵州省黔西县东北部,东与协和乡连接,南与谷里镇接壤,西与甘棠乡、北与定新乡、中坪镇隔河相望。境内民族风情浓郁,有隆重的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坡”、布依族“六月六”歌节等

左鸠(jiū)嘎(gǎ)乡纳雍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8)

左鸠戛彝族苗族乡位于纳雍县县城的西北面,距县城65公里,是全国抗美援朝苗族英雄刘兴文烈士生长的故乡。全乡总面积59.06平方公里,“左鸠戛”---彝语,汉语的意思是“这个地方还可以”。

迤(yǐ)那镇威宁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9)

迤那镇位于威宁自治县西北,距县城74公里。这里有木营奇石群,这里农家户户都是奇石馆,屋里屋外都摆放着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石头。

雉(zhì)街乡赫章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0)

雉街彝族苗族乡位于赫章县城南部,贵州屋脊——韭菜坪北麓的乌蒙山深处, 距县城50公里。东、西面与兴发乡、珠市乡相连,南面与水城县木果乡接壤全乡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

川硐(dòng)镇碧江区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1)

川硐镇有铜仁市“北大门”之美称,东接滑石,北邻松桃,距市区约10公里,处在一个上有机场,下有铁路,中间一条高速路”的特殊区位优势。境内土地肥沃,绿树成荫,盛夏如春,是黔东能得的避暑和旅游胜地,更是铜仁市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

蓼(liǎo)皋(gāo)镇松桃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2)

蓼皋镇位于沅江发源地,处于举世瞩目的梵净山东麓,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一(公元1733)年。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蓼皋镇有誉为松桃八景之一的云落耸翠、文笔凌云、屏山烟霭、蓼皋春眺、松江晚渡、秋螺洄澜;有历史悠久、古老神秘的西晋悬棺葬;有历史名人清代一等果勇侯杨芳故居;有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苗族绝技表演;有纯情飞扬、荡人心魄的苗族山歌,酣畅激越、剽悍自由的民族舞蹈;有朴实素雅、工艺精湛的民族服饰、银饰,涵古综今、独具特色的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无不令人神往。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3)

泥凼(dàng)镇兴义市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4)

泥凼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区南部,距市区约39公里,东部与泥凼镇经堂村相接,南与仓更镇、沧江乡接壤,西与猪场坪乡相连,北与敬南镇相邻。属珠江流域南盘江中上游达力河支流。

笃(dǔ)山镇安龙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5)

笃山镇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面,是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亚州第一、世界第二最长和最宽,保持着原生态、奇形怪状的天然石头的犀牛洞,还有笃山峰林、天坑、天门、天书、悬竹山、海尾峡谷、拉坡梯田等景观。

坌(dǔ)处镇天柱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6)

坌处镇位于天柱县城东南面,距县城40公里。镇境南接湖南省靖州县大堡子镇,西临锦屏县茅坪镇。清水江穿境而过,横贯境内17公里,水上交通便捷。坌处镇盛产黄金,金矿主矿区壕乡位于坌处、远口、社学、高酿等四个乡镇接壤地区,俗称“金三角”。

磻(pán)溪镇安龙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7)

磻溪镇位于剑河县东部,距县城100公里,与天柱、锦屏两县和南明、敏洞、南加、南寨4个乡镇接壤。总人口中侗族人口占99.4%。,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典型侗族聚居乡镇。

南皋(gāo)乡安龙县

贵州的一个小地名(在贵州有18个一读就容易错的地名)(18)

南皋乡是“中国古法造纸艺术之乡”,被誉为“活化石”的千年古法造纸术享誉全世界。位于丹寨县北部,地处清水江上游,东接雷山县,南邻本县兴仁镇,西与麻江县宣威镇隔清水江相望,北靠凯里市,乡政府驻地南皋村距丹寨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6公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